孫鳴多現在還不想動兵部和戶部的人,雖然他知道徽宗治下的各級官員的貪墨現象已成常態。
但是,他現在需要兵部來為邊塞的防務進行部署和調配,也可為戶部在推行新政時保駕護航。
吏部原來也是受賄的重災區,但是在吏部尚書趙德祿的管理之下,腐敗之風要略好於別的部門。
因為孫鳴多知道,趙德祿是一個極為正直、清廉之人。況且,宋朝有製度,當一個部門的官員被查處到一定數量的時候,這個部門的主官會負有連帶責任的。
而工部和刑部則是這次整頓吏治的重點部門,宗澤在皇城司的暗中調查之下,已經掌握了很多人的情況,而首當其衝的就是方文海和陳至亮。
刑部大堂,要比別的部堂威嚴、肅穆。“明鏡高懸”的匾額之下是一幅巨大的獬豸(獨角獸)的畫像,
公堂之上,氣氛凝重得似能滴出水來。刑部尚書金博陽端坐於上座,神色冷峻,不怒自威。
其左手邊的主審,刑部郎中陳至亮正襟危坐,眼神卻偶爾閃爍。右手邊則是皇上派來監審的禦史張之臣,目光如炬,審視著堂內的一切。兩側分立著森嚴寂靜的衙役,手持雙色火棍。
堂下跪著的工部侍郎方文海,雖身著囚服,卻仍有幾分往日的官威殘留,但此時也難掩其狼狽之態。
陳至亮輕咳一聲,打破了堂內的寂靜:“金大人,張大人,可否現在開審?”
金博陽和張之臣對視了一眼,點了點頭。
“威......武”兩班衙役按慣例,令整個大堂瞬間被一股寒意籠罩。
“方文海,你可知罪?”陳至亮的聲音在大堂內回**,隱隱有幾分威懾之意。
方文海抬頭,看了陳至亮一眼,眼中有複雜的神色,卻是一閃而過,他隨後低下頭去,沉聲道:“罪臣知罪,甘願受罰。”
禦史張之臣看了眼陳至亮,微微皺眉,開口問道:“方文海,你所犯貪汙受賄之罪,數目巨大,可一一如實招來,背後可有同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