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林予漁手頭上什麽工具都沒有,說要研究其實隻是一句玩笑話。
她最多也就隻能用終端上的初級檢測儀測一測這些菌菇的輻射有沒有超標而已。
打發時間是一回事,想借此活動活動、暖和暖和身體,才是主要的。
借著洞裏微弱的光芒,林予漁在地上找到了一塊有些尖銳的小石子。
用袖子擦了擦之後,便用石子輕輕地劃開其中一朵菌菇的表麵,將上麵析出的淡藍色**,滴在了檢測儀的傳感器上。
“滴!可食用!”
林予漁雙眸微微睜大:第一朵就是“可食用”的?這麽巧?
前文說過,初級檢測儀的檢測功能十分簡單粗暴,就是一刀切,所有高輻射的物品都判定為“不可食用”,所有高輻射以下的都判定為“可食用”。
哪怕這物品是塊石頭,或是個有毒的東西,它也通通播報的“可食用”,所以這個“可食用”並不代表該物真的可以食用。
不過對於一般人來說,他們也不會拿初級檢測儀去檢測石頭,或者其他不認識的東西,大多都是拿來野外采集食物的時候使用的。
所以,這儀器這麽設定對於大多數島民來說也沒什麽問題。
隻是到了林予漁這裏……
初級檢測儀顯然就不夠用了。
對於第一株發光菌菇測出的結果,林予漁內心並無多少波瀾。
隻當是個巧合而已。
隻不過,再一連又測了十幾朵,發現全是“可食用”的結果後,林予漁就不淡定了。
這未超標的概率有些太高了吧!
但是……
山洞那麽大,裏麵的菌菇那麽多,此時下結論還有些為時過早,畢竟,她才測了十幾朵而已,說不定是運氣好呢。
然而,在兩小時後,林予漁就不這麽想了。
她每一種菌菇都隨機挑了數十朵,十幾種菌菇,近千朵,竟沒有一朵是超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