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那一天,秦鳶在十幾歲的年紀,第一次與寧行舟有了交談。
春日的百花之中,京城的閨秀賞景吟詩,好不快活。秦鳶也喜歡這些遊戲,不過自己與這些千金們並不相熟,所以就獨坐在含苞待放的石榴花旁。
石桌上有幾本書冊,秦鳶拿起來看時,發現是自己讀過的史書與兵法:
“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亨……”
再往後看,書冊上麵消散又俊逸的筆墨寫著注評。秦鳶還沒看清文字的內容,自己的身後就傳來一聲輕笑:
“我說這幾本書怎麽找不到了,原來在姑娘這裏。”
秦鳶回首,就見到殷紅熱烈的石榴花下,白衣的少年站在那裏,像是山澗清泉、天上明月。
而這個時候,秦鳶也反應過來眼前人是誰,她連忙行禮:
“小國公安好,是我失禮。”
那時的寧行舟,笑容幹淨,眼神中卻有著赤子的熱忱:
“姑娘如何失禮,是在下遺漏書籍在前、打擾姑娘在後,若要道歉,也是在下道歉才對。”
說著,他們兩個對麵而坐,一起在花下和微風中攀談。越聊下去,寧行舟越是驚喜:
“姑娘不僅精通詩書,還讀了這麽多史籍和兵法,真是令人驚歎。”
這樣的誇讚,讓當時還情竇初開的秦鳶難免紅了臉。她微微偏過頭,不去看寧行舟的眼睛:
“小國公謬讚。”
寧行舟合上了書頁,陽光透過石榴樹葉的縫隙照在他身上,看起來那樣溫暖和純淨:
“還不知道姑娘是哪位大人家的千金?”
秦鳶頷首:
“家父是東宮洗馬,秦安正。”
從那以後,梁國公府就經常舉辦女眷們會參加的宴席和踏青,次次都會把帖子遞到秦府。
而京中人也因此傳言,梁國公府這樣邀請女眷,定然是因為小梁國公馬上就要到議親的年紀,老夫人是想在京城閨秀中尋一個好媳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