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清輕咳了一聲,聲音不大,卻足以讓眾人將目光投向他,而後他緩緩開口,聲音沉穩中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疏離:
“世子倒是有心了,朕與太後皆目睹了樓紅綾今日的英勇之舉,她護駕之功,自是不會被忽視,待回宮之後,朕自會同太後細細斟酌賞賜之事,定會給予她相稱的嘉獎。”
鄧太後坐在禦輦之中,微微掀起珠簾,目光看似不經意地在眾人身上一一掠過,最終落在了樓紅綾身上。
她看著樓紅綾那謙遜又得體的模樣,回想起方才其英勇護駕的場景,心中對她的表現確實極為滿意。
可再一瞧許清,雖麵上維持著莊重威嚴,可那偶爾看向樓紅綾與鄧楚墨的眼神中,卻藏著幾分連他自己都未曾察覺的醋意,鄧太後何等敏銳,自是將這一切盡收眼底。她心中暗自思忖,嘴角緩緩勾起一抹旁人難以察覺的陰冷笑意,猶如深不見底的幽潭,讓人捉摸不透。
眾人不知祭祀是否還要繼續,太廟周遭的氣氛仿若被一層濃稠的陰霾所籠罩,凝重得幾乎令人喘不過氣來。
大臣們麵麵相覷,眼中滿是猶疑與不安,交頭接耳的私語聲此起彼伏,卻又都不敢大聲言語,生怕驚擾了這看似平靜卻暗潮湧動的局麵。
有的大臣眉頭緊皺,額上沁出細密的汗珠,心裏思忖著若此刻繼續祭祀,萬一再有刺客潛藏暗處伺機而動,那後果不堪設想;可若就此中斷,這關乎國運民生的祭祀大典未能順利舉行,又恐觸怒神明,於國不利,著實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侍從們亦是神色緊張,手中原本規整擺放的祭祀器具,此刻也因他們慌亂的心境而顯得有些淩亂,他們不時地偷瞄著鄧太後與皇帝許清的神色,隻盼著能從上麵尋得一絲指示,好知曉下一步該如何是好。
鄧太後端坐在禦輦之中,鳳目微眯,臉上雖依舊維持著那威嚴的神色,可眼底深處卻藏著一絲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