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可以‘端午’为题作诗,开始吧。”
沈时目光扫视众人,随后便让众人开始思索写下有关端午的诗句。
这话音落下,众人纷纷开始绞尽脑汁地思索,但也有一些家伙却面露轻松之色,看起来毫不在意一般,而诸葛悝就在其中。
不过他刚才表现惊人,因此众人也觉得诸葛悝早就胸有成竹。
但还有一些家伙却是脸上带着桀骜之色,再看看虚浮的身子,就知道这些家伙不过是来混日子的。
“回大宗师,晚辈偶有所得,今日便拿出来献丑了。”
只见一个身材消瘦、脸上带着轻佻之色的青年走了出来。
看到此人,沈时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
“就这傻缺也想当官?”
“人家诸葛悝都不敢直接跳出来,你杨灿当真是好胆。”
此人大胆妄为,正是杨枫的弟弟杨灿!
而杨灿之所以这么着急跳出来,则是因为看到了诸葛悝刚才出风头,现在心中羡慕罢了。
看到自家弟弟如此大胆,杨枫此刻脸上也带着后悔之色。
自己冒险威胁沈时,不就是想要让杨灿能进入朝堂帮助自己么?
结果现在一看,别说是帮忙,能别搞出乱子就算是烧高香了。
“呵呵,杨灿,你倒是机灵,知道第一个跳出来。”
“不过看在你有心表现的分上,孤还是许你回答。”
沈时此刻面带笑容,直接跳过大宗师让杨灿开始吟诗。
这种废物进入到朝廷中,对自己来说可是好事,若是做了什么大逆不道之事,那他沈时可不会对杨家手软。
见沈时如此,大宗师顿时面带诧异,心中好奇沈时如此做到底有何意义,但他还是卖了个面子,点点头让杨灿开始回答。
见此情形,杨灿顿时喜不自胜,往前一步走出众才子行列,结果也不知昨晚在怡春园小娘子身上忙活过头,竟然脚下一软差点跌倒。
虽说众多才子们能忍住不笑,但大宗师却心中已经开始不满。
这等荒**之辈有才学?那文曲星真是下凡遭殃了。
不过杨灿却好像没有注意到这些,而是自顾自地站好,这才开始背下自己花十两黄金买下的端午诗:
“此诗名曰《端午寻乐》。”
“龙舟划破水中天,艾草香飘满屋间。淑女玉指手中握,端午佳人笑开颜。”
一首诗念罢,杨灿便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等待众人的夸赞。
但是等了半天,杨灿都没有听到夸奖声,睁开眼后反而是看到了众人满脸的鄙夷。
而自己的大哥,站在太子殿下身后的杨枫,现在双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
这家伙跟自己保证买到了绝世好诗,自己也就没有过问,结果今日一听,差点让他直接吐血。
这是什么诗?在端午的日子竟然念出这等低俗的打油诗,他杨家的脸面都要丢尽了!
“荒谬!”
沈时听到这诗第一反应是真的想笑,自己都给他机会了,结果这家伙不顶用,但现在还是要装做出一副勃然大怒的样子。
只见他一拍身前的案板,怒视杨灿:
“杨灿,我看你是杨才人的弟弟这才让你率先吟诗。”
“结果竟然做出这等污秽不堪的诗赋,当真是扫兴。”
“来人,给我将这玩意丢出明月楼!”
说罢,身后几名左卫军士卒便跨步走出,直接将杨灿押了下去。
至于杨辉,他虽然面色铁青但是也不好发作。
毕竟是杨灿自己丢人在前,他这个哥哥没有受到牵连,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而大宗师看到杨灿被押下去,原本阴沉的脸也瞬间放松了不少。
“诸位可以继续作答,这是莫要再有这等滥竽充数之辈了。”
大宗师一句话就将这件事定了调子,就算有人想要反驳,那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能耐。
那些原本还打算靠着买来的诗赋出风头的家伙,在经历这一幕后也瞬间没了心思。
做不出诗,顶多是被人笑没有才学,而像杨灿那种,大庭广众之下被丢出去,那对家族来说可就是丢大脸了。
在此之后又是接近一盏茶的沉默,沈时的模样一直盯着诸葛悝,那欣赏的目光如同在看宝玉一般。
只见诸葛悝端坐在原地,脸上表情平淡无波,但却让人感到一种尽在掌握之中的感觉。
“如此人才若是不能为我所用,当真是可惜。”
沈时心中暗自感慨,更是打算在诗会结束后便要将诸葛悝拉到自己这边来,成为他未来崛起的班底。
不多时,那位辽郡太守之子王崇缓缓起身,对着沈时和大宗师行了一礼。
“晚辈王崇,向大宗师、太子殿下和诸位同学献丑了。”
“此诗名曰《端午怀古》,龙舟**碧波,粽叶裹香多。屈子忠魂在,人间共此歌。”
此诗一出,不少人都连连赞叹。
虽然还达不到千古绝句的阶段,但是也算得上是佳作。
更何况杨灿刚才的表现让人眼前一黑,现在王崇这首诗看起来竟然还有种莫名的美感。
在此之后,众多才子们也纷纷起身念出所写之诗,一旁识字的太监也迅速记下,等回到皇宫后献给陛下和诸位大臣欣赏。
“龙舟竞渡鼓声扬,艾草菖蒲挂满堂。粽子香甜情意重,端午佳节共欢畅。”
“江畔艾蒲青,龙舟逐水行。离骚传万古,端午寄深情。”
“...”
能到这里来的人到底也是多多少少有些学问的,因此不少人都能写出一首有关端午的诗句。
众人纷纷吟唱,一个时辰后便只剩下最后一人没有作诗了。
“诸葛悝,你可有诗赋?”
此刻,大宗师正在回味刚才听到的诗词,并且分析写下这首诗的才子到底有多少本事,因此沈时便抓住时机看向诸葛悝,准备趁此机会拉近双方关系。
听到这话,众人纷纷将目光看向诸葛悝,他们无比期待着这个大出风头的家伙最好能当面出丑。
这样一来,太子殿下和大宗师便不会再关注此人,自己也有了能和太子、大宗师接触的机会。
“回殿下,草民献丑了,此诗名曰《和端午》。”
诸葛悝直接起身,对着众人行了一礼。
而大宗师和沈时则对视一眼,都好奇他能做出何等诗赋。
只见诸葛悝面容愁绪,仿佛此刻已经沉浸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中。
他缓缓来回踱步,语气悲凉地感叹道: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