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了我不是凶手

第6章 凶手到底是誰

字體:16+-

陳述眯了眯眼,突然想到了什麽。

“狡兔……三窟嗎?”

陳述大腦思考著,心裏打算了起來。

想到了“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於《戰國策·齊策四》。

這個成語背後的故事與齊國名士孟嚐君和他的門客馮諼有關。

在故事中,馮諼用“狡兔有三窟”來比喻人應該有多處藏身之所以避免災禍。

他幫助孟嚐君建立了三個安全避難所,使孟嚐君能夠在風波中保全自己。

後來,“狡兔三窟”就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用來比喻人們為了防範風險和危險而采取的多重措施或準備的多個退路。

而陳述現在腦海中浮現出“狡兔三窟”,讓他聯想到的就是眼前這個“陳述”想到了這個辦法。

他等我走了,先假裝昏迷不醒,在醒來後被帶走。

再告訴警察出現了多個自己,他也預判了我的計劃。

從警局出去,然後躲藏起來。

最後,他在回來。

在所有人都覺得他是凶手。

因此,他在現場留下了他的刀,把他的刀換在了我身上。

因為我們都是“陳述”。

我們都有一個習慣,我們會隨身帶一把刀!

而“陳述”接下來就是告訴警方。

我是騙他們的,我殺了所有人,並且將他打暈,並且還帶了具屍體出去挑釁警方,而刀就是殺害他們的證據!

而小高中的畫中的“廟”應該是“陳述”一種心理的逃避所或者信仰。

他即然能想到“狡兔三窟”我怎麽會想不到呢?

或者說第三個自己“陳述”怎麽會想不到呢?

陳述突然想到了,陸凡他們剛才發現線索之間的對話。

陸凡摸著下巴沉思道:“也就是說有兩個黑衣服的人往南靈街公寓去了?”

“是的,的確有兩個人。”

“有沒有可能這兩個人都是“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