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難民盡數入城後,身後的城門,帶著沉重又刺耳的嘎吱聲響,重重地關上了。
城內,衙役們落上了門鎖,城外,府兵們全副武裝神色肅穆,將攔路的尖木柵欄擺在了城牆門口,靜候第二批難民們的到來。
夜色,濃了。
難民們進了城,也不好意思住人家的屋裏,就在定點發送粥米的粥棚附近打個地鋪,等著官府下發賑濟糧後,他們就去城外找片可以開荒的土地,試試能不能種出糧食。
他們村裏的地,因為幹旱到結塊,實在是種不了糧了,隻能等來年春季降雨,再回家翻整土地重新種糧。
在地上鋪好鋪蓋安頓好家人,待快到酉時了,便有人朝著府衙門口出發,去瞧瞧饅頭和開山劈江到底是怎麽個回事兒。
江都縣百姓們也朝著府衙方向而去,他們也想聽聽,這尋常人該如何開山劈江。
等到了府衙,便發現門口不知何時擺起了一個大台子,台子上站著一個年輕的胖村民,身後堆放著不少米麵饅頭,兩旁坐著幾位會敲鑼打鼓的村民,正在叮叮當當地試著手裏的銅鑼銅鼓。
有難民朝著那胖村民沙啞喊道,“嘿,小哥,聽說這邊來聽故事就能領饅頭,真的假的啊?”
台上那年輕的胖村民輕咳兩聲,微微整理了一下身上略顯樸素的麻衣,對著那人回答道,“這位老鄉,你說得沒錯,不過還差了一點,你得聽明白我的故事講了什麽,才能領到饅頭。”
眾人不禁麵麵相覷。
一個故事,還能有什麽聽不懂的?
“小哥,那你快講吧!”眾人催促道,都想趕緊聽完了故事去領饅頭。
“行嘞!”那胖小哥一拍掌,身後的村民便是敲了幾下節奏緊蹙的鑼鼓,眾人皆是安靜下來,聽到他敞開嗓子說道,“小子朱小彪,沒讀過什麽書,唯愛去茶館聽人講書,今天就給大家講一個我在豫州聽到的神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