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謝奉之風頭越盛,沈暮林心中就越難受。
他甚至開始盤算著如何除掉謝奉之了。
隻不過他隻是轉了轉這樣的念頭而已,還沒有具體行動。
這消息更沒外傳,可謝奉之已經猜得七七八八了。
也是到了這一刻他才明白,為何唐懷柔一直說自己將來會起兵造反。
那時謝奉之總以為唐懷柔是胡言亂語。
他自認為自己沒有那樣的本事,也沒有那樣的野心。
他所做的一切隻不過是想活下去罷了,造反有什麽好處?
萬一失敗,必然連累全家。
皇帝開恩隻讓謝家人流放,並未要他們的性命。
倘若謝奉之真去造反,一旦失敗,喪命的可不止他一個人。
謝奉之以為唐懷柔是故意嚇唬自己,裝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忽悠眾人。
可自從謝奉之屢立戰功後,他察覺到危機感了。
流放的那兩個月以來,再加上來到盛京後,這麽長時間謝奉之逐漸想明白很多事情。
謝家的確忠心,當然再忠心的人隻要功高震主,結局就是死路一條。
問題不在於謝家會不會造反,而在於謝家有沒有能力造反。
也許從謝家祖宗成為開國元勳的那一天開始,就注定謝家要以悲劇收尾了。
想明白這些事後,謝奉之便有意藏起鋒芒。
他一開始在軍中立功隻是想圖個安穩。
唯有自己身上有了一官半職,他才能更好地站穩腳跟,也能更好的保護自己身邊的人。
但後來事情變得一發不可收拾了。
直到現在,謝奉之的官職一路水漲船高,隻要眼前這一仗勝利,北梁國就徹底沒戲成了。
而他也必然會成為某某將軍,這都是板上釘釘的事,由不得謝奉之不接受。
那隨之而來的,必然是沈暮林的提防和各種試探。
謝奉之又會像在皇帝手裏當差那樣,時刻打起精神,生怕哪天又被扣了一頂謀反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