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伯野神开始香火证道

第252章 林华县邪祟

字体:16+-

张鳞的辖地在有条不紊地扩大。

平日里虽然也偶尔会有三两村落前来请神。

但每当张鳞显露神迹之时,来请神的百姓便会成倍增加。

果不其然,没过两日,乐府乡的乡长便带着各村的村长们。

马不停蹄地来到河伯庙请求张鳞庇护。

乐府乡之前正是梵音禅院的盘踞之地瑞禾乡的临乡。

瑞禾乡已经请神完毕。

乐府乡自然也听说了瑞禾乡的事情。

刚听说瑞禾乡已经请神完毕。

自己也就马不停蹄的准备请神事项。

若说谁对这些邪僧最为忌惮。

除了瑞禾乡的百姓,那就是乐府乡的百姓了。

他们紧临瑞禾乡,离梵音禅院也很近,许多人甚至直接受过迫害。

有些孩子被邪僧蛊惑后送去了梵音禅院,却再也没有回来。

人总是挨过痛,才会真正领悟。

梵音禅院的覆灭让犹豫不决的乐府乡百姓终于坚定了信念。

在明确了各村村民的态度后,乡长立刻带人前来河伯庙请神。

对此,张鳞自然欣然接受。

加上乐府乡,他的辖地已经扩展到十二个乡。

只有最后两个乡,张鳞就全覆盖石川县了。

虽然其中四个乡还需要时间建神庙、塑神像。

但这些等待都是在所难免的。

百姓们的诉求并不复杂,不过是想寻求庇护。

期望能在这个妖邪横行的世道中活得稍微安稳些。

若不算供奉,仅从单纯信仰张鳞的百姓来看。

石川县至少有九成的民众相信并依赖他。

要将石川县完全纳入辖地,并非难事。

九月金秋,连续十日未下雨。

上一次降雨还是中秋节后的那场小雨。

天气渐渐回到酷暑六月的炎热。

张鳞施展神通,在夜间降下了一场恰到好处的雨。

这场雨刚停不久,一群熟悉的身影便出现在河伯庙前。

来者身穿黑红相间的锦衣,腰间佩刀,步伐整齐有力。

为首的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花白老人。

正是灭魔监的成墨寒带队而来。

但这次与以往有所不同。

过去灭魔监的人来,总是轻装简行、骑马而至。

这一次,他们却抬着一顶神轿。

轿内供奉着一尊六尺高的白玉神像。

那神像赫然是张鳞的模样。

灭魔监的众人亲自抬神像,没有假手他人。

七品初期的武师云仲平亲自挑大梁。

神像栩栩如生,雕刻精美,材质温润透亮。

看到这尊神像时,张鳞便已明白了他们此行的意图。

早在不久前,成墨寒便表示想为灭魔监请一尊神像回府。

这次他们效率极高,神像刚塑好便前来请神。

成墨寒确实是专程来请神的,同时也借此表达对张鳞的感激。

梵音禅院在石川县搞出的动静,灭魔监早已知晓。

可当他们还在为如何应对筹备人手时。

却突然得知消息,梵音禅院已被清除。

听闻这个消息,成墨寒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事多半是河伯的手笔。

再一打听,果然如此。

如此高效迅速地解决梵音禅院。

在成墨寒看来,也只有河伯能做到。

虽然石川县的问题已经解决。

但成墨寒还是带人走这一趟。

他们不仅要请神,也要向河伯表达敬意。

九月初四,黄道吉日,宜祭祀、祈福、出行。

灭魔监一行人抬着神像进入河伯庙。

成墨寒上完香后,便开始念诵请神的祭词。

“兹有开阳府灭魔监,感念河伯……”

请神仪式十分顺利,张鳞轻车熟路。

与他们带来的神像建立联系,并注入了一具分神。

灭魔监驻地远在开阳府城,单独派一具分神是必要的。

如今,张鳞的分神也已有六品初中期的实力。

这次请神完成后,灭魔监众人便打算立即返程。

为了保护神像,他们放弃了骑马,改用灭魔监的飞天法船。

法船虽小,但足以容纳二十余人和一尊神像。

法船很快离开石川县,张鳞附在神像上,看着飞速变换的风景。

群山连绵、河流纵横,大魏的地貌一览无遗。

然而,法船刚离开石川县不久,成墨寒突然接到一则急报。

他眉头微皱,立即吩咐驾驶法船的云仲平:“掉头,去林华县。”

云仲平不敢怠慢,立刻转向飞往林华县。

林华县就是之前张鳞杀死因陀罗的地方。

当是因陀罗把林华县百姓屠杀殆尽。

张鳞为了防止因陀罗来到石川县屠杀石川县百姓。

就去林华县和因陀罗决一死战。

后来林华县荒废了一段时间。

之后朝廷发现因陀罗已经被消灭。

然后又安排难民百姓入住林华县。

云仲平忍不住问道:“成老,发生了什么事?”

成墨寒叹了口气,脸色不太好看。

“武三清带人去林华县捉邪祟,已经失联四日了。”

“灭魔监里怀疑他可能出事了,让我们过去看看情况。”

武三清,灭魔监的七品初期强者。

与云仲平地位相当,常年带人巡查、剿灭邪祟。

听到武三清失联,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飞天法船改变航向,朝着林华县疾驰而去。

同为灭魔监中人。

武三清又与云仲平境界相当,二人自然认识。

私下里关系也不错。

如今听闻武三清出事,云仲平的神情顿时沉了下来。

“成老,究竟是什么情况?”

成墨寒叹了口气。

将司中传来的信息一并告知。

“六日前,武三清接到一个任务,前往林华县缉拿一只邪祟。”

“据林华县官府的报告,那邪祟藏在阳江水底,形状类似水草。”

“它行动诡秘,不断更换位置,极难捕捉。”

“一开始,是渔民在江中捕鱼时遭遇不测,有多人死于邪祟之手。”

“后来即使只是路过江岸,也有人被水草拉入水中失踪。”

“林华县官府尝试过派遣八品武师解决此事,但无济于事。”

“尽管砍断了一些水草,但那邪祟的本体却安然无恙。”

“甚至因此激怒了邪祟,导致其更加狂躁。许多武师因此丧命。”

“更可怕的是,那邪祟断掉的水草能迅速再生,继续祸害百姓。”

“林华县官府估测邪祟的实力大约在八品巅峰,接近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