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放鼓勵民間發展商業和創新發明。
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發展起來了,到時候其他方麵就可以發展的更好。
對於那些創新的想法,楚放也大力的推動,還設置了各種比賽以及獎金。
與此同時,楚放還開了科舉考試,從民間選拔有才之士讓他們能夠做官。
說起科舉楚放就滔滔不絕,他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之後,沒想到卻遭到了百官的反對
其中有一位官員站了出來,迅速說道
“陛下雖然說我們朝中很缺有才華的人,但是也不能隨隨便便的就從民間選拔一些人來當官,那些民間的人隻會死讀書。他們懂得什麽做官。”
楚放看了一眼這個人他知道這個人是貴族子弟培養出來的。
像他們這樣的人自然不希望那些貧民子弟出來和他們分一杯羹。
但是楚放的意思就是要徹底打破了世家門閥對官場的控製。
“沒錯陛下,臣也認為這樣不太妥當,不如從貴族子弟當中再挑選一些合適的,讓他們來做官。”
“要是陛下擔心他們的才學不夠的話,可以設置考試獲得前三甲的讓他們獲得官職,這樣一來陛下也就可以放心了。”
楚放心中冷笑一聲,這和貴族推舉製沒有什麽區別,但他要的是培養一批屬於自己的平民官員的勢力。
“我倒覺得這個辦法挺不錯的,不愧是陛下,果然非常的有謀略啊!”
“一直以來官員都是由貴族子弟擔任的,弊端也很多,如果能夠多多選拔人才,那麽對於我大乾的未來也是非常好的。”
說這話的是一位靠著自己的打拚,一路當上吏部尚書的官員。
這位官員出身於豪門,但是他費盡手段才能夠入朝為官。
如果楚放真的推行了科舉製,那麽到時候就能夠給更多平民百姓入朝為官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