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娇又媚,高冷摄政王心肝颤

第44章 萧青山命悬一线

字体:16+-

“家母身患重病已久,缠绵病榻,父亲将母亲关在了府中,不许妾身前去探望,就在方才,妾身才惊闻噩耗,家母已是命悬一线,危在旦夕!”

柳苒哭得肝肠寸断,令人不禁心生怜悯之情。

“求陛下,派人前去救救妾身的母亲,若再拖延片刻,恐怕妾身此生都将与母亲天人永隔!”柳苒泪眼婆娑,泣不成声,整个人都显得无比憔悴和可怜。

“既然如此,朕自会派人前往,爱妃用不得这般哭泣。”萧青山微微皱起眉头,脸上露出一丝不耐烦的神情。

柳苒闻言,稍稍止住哭泣,抽噎着说道,“多谢陛下,妾身感激不尽,这是臣妾亲手所做的一碗莲子羹,特以此来感谢陛下。”

说罢,她伸出颤抖的手,小心翼翼地将那碗莲子羹递向萧青山。

萧青山见状,嘴角泛起一抹不易察觉的轻笑,随即缓缓起身,步履优雅地朝着柳苒走去。

待走到近前时,他突然猛地一伸手,毫不留情地夺过了柳苒手中的莲子羹。

“贵妃莫不是在这碗莲子羹里动了什么手脚?”萧青山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如水,冰冷的目光如利刃般直直地刺向柳苒。

柳苒似乎早有预料,面对萧青山的质问,她不慌不忙地缓缓低下了头,沉默不语。

“传太医!”一声令下。

接到传唤的李太医匆匆赶来。

“李太医,快来给朕瞧瞧,这碗莲子羹里面究竟加了些什么东西!”萧青山面沉似水,冷冷地吩咐道。

说话间,他那双锐利的眼睛始终紧紧地盯着柳苒,一刻也未曾离开。

李太医仔细地检查了那碗莲子羹后,恭敬地开口说道:“启禀陛下,此碗莲子羹乃是由多种食材精心烹制而成,其中包含了莲子、薏米、芡实、百合以及枸杞……”

“这些食材相互搭配,具有健脾益气、养血安神之效,能够增进食欲,调理身体。依微臣所见,这莲子羹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蕴含极高的营养价值。”

听闻此言,萧青山的脸色微微一怔,沉默片刻之后,他面无表情地挥了挥手,冷冷地吐出两个字:“退下。”

站在一旁的柳苒不禁心头一颤,她小心翼翼地抬起头,轻声问道:“陛下可是怀疑妾身给您下毒不成?”声音虽小,但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委屈与不满。

他目光如炬,直直地盯着柳苒,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是又如何!”言语之间毫无半分温情可言。

柳苒咬了咬牙,猛地端起桌上的莲子羹,仰头一饮而尽。

她又怎么可能愚蠢到在这莲子羹中下毒呢。

柳苒放下手中的空碗,然后迈步朝着萧青山走去。

走到近前时,她停下脚步,微微俯身行礼,柔声说道:“臣妾在此多谢陛下,谢陛下愿派遣太医为妾身的母亲诊治病情。”

说罢,她直起身来,含情脉脉地望着萧青山。

就在这时,原本还坐在椅子上的萧青山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眼前的景象也开始变得模糊不清。

他用手指着面前的柳苒,怒喝道:“你……你究竟对朕做了什么?”

话未说完,只见他的身体摇晃得愈发厉害,最终无力地瘫倒在了地上。

柳苒见状,急忙伸出双手扶住正缓缓倒下的萧青山,脸上露出一抹无奈之色,叹息着说道:“陛下,对不住了……”

萧青山无论如何都未曾料到,柳苒会对自己下手。

她将致命的毒药精心研磨成细腻的粉末状,然后小心翼翼地喷洒到了他的衣衫之上,而她自己,则早已提前服下了解药,以防被毒所侵。

当毫不知情的萧青山渐渐靠近时,那毒性已然开始发作。没过多久,他便会头晕目眩,

萧青山身体不由自主地摇晃起来,最终眼前一黑,昏倒在地。

柳苒见状,迅速上前将昏迷不醒的萧青山轻轻地放置在了床榻之上,并仔细地为他盖上了温暖的被子,她的动作轻柔而又坚定。

做完这一切之后,柳苒缓缓地走到萧青山的面前,深深地凝视着那张熟悉却又陌生的面容。

此刻,她的心中五味杂陈,但最终还是狠下心来,毅然决然地转身离去。

离开房间之前,柳苒警告道,“陛下已经歇息,任何人都不得前来打扰!”

说罢,她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寝宫。

与此同时,柳苒换下有毒的衣衫,悄悄放出了一个隐秘的信号,以此来告知远在宫外的丞相——计划已然成功。

随后,她跟随太医一同走出宫门,返回丞相府。

有陛下的亲口旨意,丞相府上上下下无人敢对柳苒加以阻拦。

望着那熟悉而又陌生的朱红色大门,她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缓缓推开。

踏入府邸后,她脚步匆匆,心中满是对母亲的牵挂和思念。

穿过回廊和庭院,终于来到了母亲所住的院子前。

当看到那个坐在窗前、形容憔悴的身影时,她的心猛地一揪,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

她快步奔上前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紧紧抱住母亲的双腿,哽咽着说道:“母亲,女儿来晚了……让您受苦了!”此时的她早已泪流满。

柳母闻声转过头来,看着眼前这个日思夜想的女儿,眼中也不禁泛起泪花。

只见她的身影消瘦得如同风中残烛一般,面色更是蜡黄如纸,没有一丝血色。

“苒儿……”柳母颤抖着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女儿的脸庞,声音沙哑而微弱。

母女二人相拥而泣,这哭声仿佛穿越了时光,她们已经有整整三年未曾相见,如今重逢,千言万语都化作了无尽的泪水。

柳苒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擦去眼角的泪水,“母亲,女儿带你离开此处……”

趁着夜色正浓,四下无人之际,柳苒迅速带着母亲来到事先准备好的马车旁。

她轻轻地打开车门,将母亲扶进车内,并细心地用毯子盖好,生怕母亲受到一丝一毫的风寒。

然后自己登上马车,挥动马鞭,驱赶着马儿缓缓前行。

马车驶出丞相府,沿着寂静的街道徐徐前进。

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