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宠?对不起,王爷的白月光是我

第67章 监军

字体:16+-

数日之前,当西宁城失陷的战报如晴天霹雳般传至京城,整个朝廷被一片阴霾所笼罩。皇上萧璟书端坐于龙椅之上,眉头紧蹙,那双深邃的眼眸仿佛能穿透大殿内嘈杂的议论声,直视那遥远的西北边陲,那里烽火连天,战鼓不息。

大殿之内,群臣的争论声如潮水般汹涌,西宁城的失守与郭通的背叛,如同一记沉重的铁锤,狠狠地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让人难以平复。

“皇上,”一位大臣挺身而出,声音铿锵有力,“西宁城失守,郭通背叛朝廷,此实乃国之大耻!微臣斗胆恳请皇上即刻下令发兵,誓要收复西宁失地,严惩那背信弃义的叛将,以彰显我大国之威严,正我朝纲!”

一位大臣挺身而出,言辞慷慨激昂,声音中蕴含着不容丝毫动摇的坚决。“万万不可,皇上!西北边陲局势错综复杂,犹如迷雾重重,贸然兴兵,只怕会令我军深陷泥潭,难以自拔。微臣斗胆进言,应先稳固眼前局势,细细探查事情原委,待真相大白之后,再从长计议。”

话音未落,另一位大臣急忙站出,他的语气里满含着谨慎与沉稳,试图平息这场争论。“皇上,此事还需三思啊。”

两派大臣各持己见,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大殿之内的气氛瞬间凝固,紧张得几乎令人窒息。

正当此刻,李良平挺身而出,他的嗓音穿透了大殿内纷扰的嘈杂,坚定而清晰:“皇上,微臣斗胆进言,愿为陛下解忧排难。”

皇上萧璟书轻轻侧首,那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人群,稳稳地落在了李良平的肩头,无声地鼓励着他继续言说。

对于这位昔日的岳父,萧璟书心中仍存有一份难以言喻的关照与敬意。

尽管密探已将李良平暗中送李玥瑶与王二和北游的消息悄然报知,但萧璟书心中明镜般清楚,李良平此刻的担忧,不仅源于对女儿过往行径的忧虑,更有着对自己与他之间复杂过往的顾虑。

因此急切地想要立功。

应该还有一些担心,担心自己送走女儿的事,让萧璟书知道。

尽管萧璟书早就知道了,但是李良平却以为他知不知道。

“皇上,臣的侄子李成功,现任平山城副将。平山城作为距离西宁城最近的重城,他必能迅速做出反应,帮助西宁城渡过难关。”

“臣深知李成功年轻,但他忠诚勇敢,智勇双全,定能不负皇上厚望。”

李良平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侄子的信任与自豪,也透露出他对国家大局的深思熟虑。

然而,李良平的话并未立即平息争论。

“李大人,你侄子年轻且经验不足,如何能担当如此重任?万一他指挥不当,岂不是让战局更加恶化?”一位大臣质疑道。

“哼,年轻怎么了?年轻就意味着有冲劲,有干劲!再者说,谁不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难道就因为年轻,就要剥夺他为国效力的机会吗?”

另一位支持李良平的大臣反驳道。

“臣以为,李成功虽有才能,但此次战事非同小可,需谨慎行事。不如先派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前往,待局势稳定后再做打算。”

又一位大臣提出了折中的建议。

大殿内的争论愈发激烈,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

皇上萧璟书静静地听着群臣的争论,心中权衡着各种利弊。他深知,西北的战事关乎国家的安危与稳定,不容有失。

他知道李成功,是个猛将,但是确实太过年轻,而且平山城确实是距离西宁城最近的城池。

在短暂的沉默后,他缓缓开口:“众卿家言之有理,但朕以为,国家正值危难之际,正需年轻一辈挺身而出。李成功虽年轻,但朕相信他的忠诚与能力。”

“朕决定,派李成功为先锋,率领大军收复西宁。同时,朕会派遣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作为监军,确保万无一失。”

萧璟书的话音落下后,大殿内虽然暂时安静了下来,但仍有几位大臣面露疑虑,似乎还想再争取一下。

一位年迈的大臣缓缓走出队列,声音中带着几分沧桑。

“皇上,老臣并非质疑李成功的忠诚与能力,只是担心他年轻气盛,行事过于冲动。战场之上,瞬息万变,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啊。”

李良平闻言,立刻上前一步,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皇上,老大人所言极是,但臣以为,年轻正是李成功的优势所在。”

“他敢于冒险,敢于创新,这正是我们当前局势下所需要的。再者说,臣已命人将平山城的精锐部队调至前线,与李成功并肩作战,定能确保万无一失。”

这时,另一位大臣也站了出来,他看起来年轻一些,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不容小觑的睿智。

“皇上,臣以为,此次派李成功出征,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考验,更是对我们整个朝廷的信任体系的考验。”

“若我们连一位年轻有为的将领都不敢放手一搏,又如何能让天下人信服我们的决心与勇气呢?”

皇上萧璟书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赞许。

“爱卿所言极是。国家正值危难之际,正需我们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李成功虽年轻,但他身上的那股冲劲与勇气,正是我们当前所需要的。”

“朕相信,在众卿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定能收复西宁,平定西北!”

现在,就要定一下将军人选。

还未等萧璟书,开口。

曲倩缓缓走出,这个名字像娘子,长得也像娘子,身着华丽官服,面容清秀的内殿参谋曲倩。

声音坚定而清晰。

“皇上,微臣曲倩,愿自荐为将军,前往平山城副将李成功军中,支援煌城,共赴国难。”

萧璟书闻言,微微一愣。

他深知曲倩不仅才情出众,更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敏锐的洞察力,是自己即位之后重点培养的对象。

然而,监军一职非同小可,需得承受极大的压力与风险,他不禁问道。

“曲卿,此行凶险万分,你可曾想过后果?”

曲倩抬头,目光直视皇上。

“皇上,微臣深知此行艰难,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微臣愿以身许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萧璟书听后,沉吟片刻,终于开口。

“好,曲卿既有此决心,朕便成全你。即日起,你便以监军之职,前往平山城,协助李成功将军,务必确保煌城安全,早日平定西北之乱。”

曲倩闻言,连忙叩首谢恩。

“微臣遵旨,定不负皇上厚望。”

次日清晨,曲倩身着战甲,手持长剑,英姿飒爽地立于皇宫门前,准备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