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這才恍然大悟,心中暗自叫苦:原來在這兒等著我呢。
“既然如此,臣願意立下軍令狀!”
朱元璋隨即命令身旁的翰林學士當場書寫了一張軍令狀。
倘若朱允熥此番能夠成功擊敗阿瓦象兵,朝廷會按照功績給予豐厚的賞賜,恢複他的郡王爵位。
倘若他在此次征戰中遭遇大敗,那麽就撤銷定遠驍衛建製,並且將朱允熥降為輔國將軍,後代降為閑散宗室。
我滴個乖乖,這處罰力度簡直就是頂格的啊!
事已至此,朱允熥已然別無他法,隻能咬著牙,在軍令狀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按下了手印。
直到此時,他才終於明白,自己這次遠征實際上是有著戴罪立功的性質。
好在朱元璋也並非是完全不講道理之人,他特許朱允熥可以隨意從眾多武將之中挑選一些能力出眾的能手。
朱允熥思來想去,別無更好的選擇,最終隻挑選了永昌侯藍玉。
就在眾人都以為此事已定的時候,一件令所有人都倍感意外的事情發生了。
朱棣的次子高陽王朱高煦突然跪地。
“皇爺爺,臣孫高煦,願意追隨堂兄一起征討逆賊!”
他這突如其來的舉動,不僅讓朱允熥感到無比的吃驚,就連此刻暫居京師的朱棣也大為意外,心中一驚。
“高煦,在你皇爺爺麵前,不得如此口出狂言!”
朱高煦臉上洋溢著一絲英武之氣,說道。
“父王,兒子心懷壯誌,渴望在戰場上建功立業,以揚我燕軍的赫赫威風!”
朱元璋看著這個孫子,說道。
“煦兒啊,你年紀尚小,隻不過才十四歲,戰場凶險,你如何能隨軍出發?這可不是小孩子過家家。”
朱高煦連忙說道。
“父王,兒子自幼便受您的悉心教導,勤奮習文學武,不敢有絲毫懈怠,兒子自覺不輸於任何人,也希望皇爺爺能夠成全孫臣這番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