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打造巅峰大明

第108章 拜师蓝玉,朱高煦要学兵法

字体:16+-

站在一旁的朱棣也赶忙表态。

“蓝公,这孩子平日里性子是有些顽劣调皮,往后还得烦劳您从严教导,若他有任何对恩师不敬的举动,您尽管告知于我,我狠狠教训他!”

待到众人一同进入行伍之中,原本以为朱高煦身为皇孙郡王,难免会有些骄纵之气,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

他对待蓝玉,别说是有什么不敬的行为举动了,就连一毫不敬的想法都未有过。

甚至,朱高煦向蓝玉请求,将自己编入蓝玉的亲兵卫队之中,一同肩负起军帐的警卫工作。

在难得的闲暇时光里,蓝玉也会偶尔为朱高煦指点一些兵法的精妙之道。

而朱高煦始终怀着一颗敬畏之心,侍奉在蓝玉身旁,宛如一个虚心求教的小学徒。

某一日,朱高煦正在忙碌着军中事务,忽然听到蓝玉传来一阵剧烈且急促的咳嗽声。

他心头猛地一揪,立刻丢下手中的事务上前去。

却惊愕地发现痰盂里面竟然有血迹,马上问道。

“恩师,您这身体究竟是怎么了?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蓝玉抬起头望着朱高煦。

“我这一生啊,经历了无数次的血战,身上多处负伤,流出的鲜血怕是有好几斛之多,如今这般年纪,身体落下病根,生病也是情理之中、。”

朱高煦心疼不已,连忙说道。

“既然身体状况已经如此糟糕,恩师何不向陛下坦诚说明情况,留在京城安心调养,也好让身体有机会恢复康健?”

蓝玉摇了摇头。

“身为将军,最好的归宿便是战死沙场。”

朱高煦说道。

“徒儿的心愿也与恩师相同,愿有朝一日能够马革裹尸,为国家尽忠,死而后已!”

不久之后,大军一路奔波,终于来到了昆明城,沐晟神接见了朱允熥一行人。

朱允熥刚一见到沐晟,没有丝毫的拐弯抹角。

“你们永宁卫的士兵向来以英勇善战而闻名,堪称军中精锐,此次在边境作战,为何会败得如此惨烈?”

沐晟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一丝无奈。

“关于边境战事的具体情况,您应该向丽江木王府的木昆询问,因为最近的几次战斗皆是由木王府主持指挥的。”

原来,洪武十五年,丽江纳西族土司阿甲阿得率领部下归降大明。

明太祖朱元璋龙心大悦,特地赐予其木姓,并为其改名为木昆,还封其为郡王爵位。

自此,他便成为了丽江木王府的第一代土司。

就在朱允熥绞尽脑汁思考着怎样才能与木昆取得联系的时候,然有士兵前来禀报。

“丽江土司木昆奉命前来拜见镇国将军!”

丽江纳西族土司木昆,与昆明的沐氏家族,虽然都在大明朝廷的管辖之下,但彼此之间并无直接的隶属关系。

只不过听闻镇国将军的行辕设在昆明,所以特意前来拜见。

刚一进入营帐,便向朱允熥行了大礼。

朱允熥对他的态度极为客气友善。

“木昆土司,快快请起,不必如此多礼,我正想就边境战事向您请教,这几场战事为何会接连失利?”

木昆叹了一口气。

“阿瓦王国的士兵战斗力其实本身并不出众,然而他们驯养的战象却是异常凶悍威猛,我们这边的兵器装备相较之下显得较为简陋和落后,不如他们精良,正因如此,在战场上才接连吃了好几个大亏!”

朱允熥紧接着追问道。

“那依您之见,针对他们的战象,我们应当采取何种有效的应对方法?”

木昆回答道。

“战象虽然体型庞大,冲击力极为强大,看似不可阻挡,但也并非毫无弱点可寻,可以巧妙地利用火攻之法,让战象受惊,或者事先在战场上挖掘陷阱,以此来打乱它们的进攻阵脚。”

朱允熥继续问道。

“那在兵员和粮草方面,目前的实际状况究竟如何?”

木昆认真地说道。

“兵员方面,目前的数量略显不足,需要从周边的卫所紧急抽调精锐力量进行补充,以增强战斗力,至于粮草,当下的库存还算能够维持一段时间,但若是长期作战,恐怕还是需要从内地进行大规模的调配运输,以保障后勤供应的稳定。”

朱允熥说道。

“这些问题我自会想办法妥善解决。但当前最为关键的,是要尽快谋划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策略,从而扭转当前的不利战局。”

木昆双手抱拳说道。

“愿听从将军调遣,与将军一同并肩作战,保卫百姓!”

朱允熥站起身来,拱手说道。

“木昆土司,您先回去整顿兵马,加强训练,做好随时再次投入战斗的充分准备。”

木昆应诺一声,随后转身大步离去。

朱允熥站在军帐前,看向自己身旁的副将蓝玉,目光中带着一丝征询。

“如今这局势,这一仗咱们究竟该如何打法?还望舅姥爷能为我指点一二。”

蓝玉郑重地说道。

“殿下,此次面对这凶悍的象兵,咱们万不可掉以轻心,要想克制住他们,必须得准备好床子弩和火枪,象兵那冲击力堪称惊人,其身躯皮糙肉厚,一般的普通兵器对他们根本难以造成有效的伤害,唯有依靠床子弩那强大无比的威力,以及火枪的远程精准攻击,才有可能对这些庞然大物造成实质性的打击。”

蓝玉最近病情加重之事,朱允熥早已有所耳闻,心中不禁涌起深深的担忧。

“舅姥爷,您的身体状况我一直牵挂于心,如今您病体未愈,要不您就留在昆明城中安心休养,与这些逆贼作战之事,就交给我们这些晚辈去冲锋陷阵吧,您为大明已经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刻应当以身体为重。”

蓝玉大声说道。

“殿下,这怎么行!此乃关乎大明荣辱的关键一战,也是老臣此生的最后一战,自当马革裹尸,报效国家,老臣在这沙场上纵横多年,历经无数风雨,岂会在这关键时刻因身体之故而退缩不前?殿下,您就莫要再劝了,老臣心意已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