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仆人匆匆跑去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位身着华丽太监服饰的公公,手持一柄精致的拂尘,身后还跟着两名小太监,各捧着一只精致的木盒,显得格外庄重。
“请问,这里是新科进士苏蒙尘大人的府邸吗?”公公的声音尖细而清晰,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严。
仆人闻言,连忙点头哈腰,转身进去通报。不一会儿,苏蒙尘便穿戴整齐,一脸惊讶又带着几分激动地从内室走出,迎向门外的公公。
“公公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公公恕罪。”苏蒙尘边说边行了个标准的礼,态度恭敬而不失风度。
公公微微一笑,还了半礼,道:“苏大人客气了,杂家是奉了皇上之命,特来给大人送朝服的。恭喜大人高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前程似锦。”
说着,公公示意身后的小太监将木盒呈上。苏蒙尘接过木盒,轻轻打开,只见里面是一套崭新的朝服,面料考究,绣工精湛,金色与深蓝交织,彰显出皇家的尊贵与威严。此外,还有一枚象征着进士身份的玉佩,晶莹剔透,散发着淡淡的光泽。
“多谢公公,也请公公代我谢过皇上隆恩。”苏蒙尘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不仅仅是衣物,更是皇上对他才华的认可,以及对他未来的期待。
公公满意地点点头,道:“苏大人,今日便是您首次入宫觐见的日子,还请大人务必准时到达,莫要耽误了吉时。杂家就先告退了,祝大人仕途顺遂,步步高升。”
送走了公公,苏蒙尘回到屋内,换上新得的朝服,对着镜子仔细整理了一番。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觐见,更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不负皇恩,勤勉政务,为国家和百姓贡献自己的力量。
公公言罢,正欲转身离去,苏蒙尘忽然想起了什么,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但随即又变得坚定。他轻声唤来一旁侍立的仆人,吩咐道:“快去请玲珑姑娘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仆人领命而去,不多时,玲珑姑娘便款步而来,她身着淡雅衣裙,发髻轻挽,眉眼间带着几分清晨的清新与柔媚。见苏蒙尘面色郑重,玲珑轻声问道:“蒙尘哥哥,何事如此急迫?”
苏蒙尘微微一笑,示意她靠近,低声道:“玲珑,这位公公是皇上身边的人,今日特地来为我送朝服,意义非凡。我想,若能得他日后在皇上面前为我美言几句,对我的仕途定有帮助。”
玲珑闻言,聪慧如她,立刻明白了苏蒙尘的意思,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她轻声应下,转身回房,不一会儿,手里拿着一个小巧的锦囊走了出来,里面装着沉甸甸的银两。
苏蒙尘接过锦囊,悄悄拉过公公至一旁,低声说道:“公公,您今日能亲自前来,实乃苏某之荣幸。这点心意,还望公公笑纳,日后若有机会,在皇上面前提及苏某时,能多加美言几句,苏某将感激不尽。”
公公初时略显惊讶,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他轻轻推了推手,似乎想要拒绝,但目光扫过那沉甸甸的锦囊,嘴角不易察觉地勾起一抹弧度。最终,他轻咳一声,低声说道:“苏大人客气了,杂家自当尽力。只是,这宫中规矩甚多,还望苏大人日后行事需谨慎,莫让杂家为难才是。”
苏蒙尘闻言,心中一喜,连忙点头应承:“公公放心,苏某定当铭记在心,不负所望。”
公公这才接过锦囊,轻轻拍了拍苏蒙尘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苏大人,才华固然重要,但为人处世之道亦不可缺。杂家看好你,望你好自为之。”
言罢,公公带着两名小太监,再次踏上了回宫的路。苏蒙尘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未知挑战的忐忑。而玲珑则在一旁,以温柔的目光注视着他,仿佛在说,无论前路如何,她都会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待公公一行人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视线之外,苏蒙尘转过身,望向身旁的玲珑,眼中满是感激与深情。他轻轻拉起玲珑的手,温柔地说道:“玲珑,今日之事,多亏有你。你的聪慧与贴心,让我在这陌生的京城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
玲珑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她轻轻抽回手,指尖轻抚过苏蒙尘的脸颊,柔声道:“蒙尘哥哥,你我之间,何须言谢?你的前程,便是我的前程。我只愿你能在朝堂之上,一帆风顺,实现你的抱负。”
苏蒙尘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紧紧握住玲珑的手,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玲珑,你放心,我定会努力,不辜负你的期望,也不辜负皇上的赏识。待到功成名就之时,我必以十里红妆,迎你入门,共享荣华富贵。”
玲珑闻言,脸颊微红,眼中却满是幸福与期待。她轻轻依偎在苏蒙尘的肩头,轻声说道:“蒙尘哥哥,我只愿与你,携手共度此生,无论风雨,无论贫富,不离不弃。”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的心,在这一刻,紧紧相连。他们知道,未来的路,或许充满坎坷与挑战,但只要彼此相依,便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
苏蒙尘小心翼翼地捧着刚收到的朝服,那精致的刺绣与华丽的面料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预示着他即将步入的辉煌未来。他满怀敬意地步入屋内,玲珑早已在一旁等候,眼中满是期待与好奇。
“玲珑,你看,这便是皇上赐予我的朝服。”苏蒙尘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他将朝服轻轻展开,展示给玲珑看。
玲珑仔细端详着朝服,眼中闪烁着赞叹的光芒:“真是华美至极,蒙尘哥哥,你穿上它,定能气度非凡,震慑四方。”
苏蒙尘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微笑,他看向玲珑,眼中满是温柔:“那就有劳玲珑姑娘,帮我换上这身朝服了。”
玲珑轻轻点头,脸上泛起一抹红晕,她上前几步,接过朝服,开始细心地为苏蒙尘更衣。她先是解开苏蒙尘身上的常服,然后轻轻地将朝服披在他的肩上,细心地调整着衣襟与袖口,确保每一处都完美无瑕。
苏蒙尘静静地站着,感受着玲珑指尖的温柔与细腻,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意。他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能闻到玲珑身上淡淡的香气,与朝服上那股淡淡的龙涎香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味。
当玲珑终于为苏蒙尘整理好朝服,他缓缓睁开眼睛,看向镜中的自己。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一个即将在朝堂上崭露头角的进士,一个承载着家族与国家期望的青年才俊。
“玲珑,你看,我这样可还合适?”苏蒙尘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确定,但更多的是自信与期待。
玲珑仔细端详着镜中的苏蒙尘,眼中满是赞赏与骄傲:“蒙尘哥哥,你穿上这朝服,真是气度不凡,仿佛天生就属于那朝堂之上。”
苏蒙尘闻言,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他看向玲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玲珑,你放心,我定会努力,不辜负皇上的赏识,也不辜负你的期望。我要在朝堂上,为我们的未来,打拼出一片天地。”
玲珑闻言,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光,她紧紧握住苏蒙尘的手,轻声说道:“蒙尘哥哥,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的。无论前路如何,我都会一直陪在你身边,支持你,鼓励你。”
“蒙尘哥哥,你穿着这身朝服,真是太英俊了!”玲珑的声音中带着由衷的赞美与骄傲,她的眼眸里闪烁着星辰般的光芒,仿佛在这一刻,苏蒙尘就是她心中最耀眼的英雄。
苏蒙尘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意。他轻轻握住玲珑的手,感受着她指尖的温暖与柔软,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苏蒙尘身着崭新的朝服,站在铜镜前,仔细端详着镜中的自己。朝服上的金色与深蓝交织,不仅彰显出皇家的尊贵与威严,更衬托出他挺拔的身姿与不凡的气质。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份来自皇上的恩赐与期望,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玲珑站在一旁,眼中满是骄傲与不舍。她知道,苏蒙尘穿上这身朝服,便意味着他将踏上一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道路。但她也相信,苏蒙尘有着足够的智慧与勇气,去应对这一切。
“蒙尘哥哥,你一定要小心,朝堂之上,人心难测。”玲珑轻声叮嘱道,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担忧,但更多的是对苏蒙尘的信任与支持。
苏蒙尘轻轻握住玲珑的手,温柔地说道:“玲珑,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而且,我并不是孤军奋战,我有你,有家人,还有那些支持我的朋友。我会牢记你的叮嘱,谨慎行事,不负所望。”
当天下午,阳光斜洒在京城的青石板上,为这座古老的城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苏蒙尘身着崭新的朝服,与同榜的进士们一同踏上了入宫面见陛下的路途。他们个个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仿佛即将在朝堂上展开一场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苏蒙尘走在队伍之中,他的朝服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与周围进士们的服饰相映成趣。他心中既有着对未知挑战的忐忑,也有着对即将展开的仕途的憧憬。他深知,这次面见陛下,不仅是对他们才学的考验,更是对他们未来仕途的一次重要机遇。
当他们穿过繁华的街道,来到皇宫的大门前时,只见宫门巍峨耸立,气势恢宏。守卫们身着铁甲,手持长枪,神情肃穆地站立在两旁。进士们纷纷停下脚步,整理衣冠,以示对皇宫的尊重与敬畏。
随后,他们在宫门处接受了严格的检查与登记,才被允许进入皇宫。一路上,他们穿过了无数的宫殿与花园,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生怕触犯了宫中的规矩。
终于,他们来到了金銮殿前。只见金銮殿气势磅礴,金碧辉煌,仿佛是一座人间的仙境。殿上坐着高高在上的陛下,他身着龙袍,头戴皇冠,威严而不可侵犯。进士们纷纷跪倒在地,向陛下行三跪九叩之礼。
在金銮殿内,气氛庄重而严肃。皇帝的目光锐利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他一一询问着每位进士,对他们的才学、志向以及治国理念进行了深入的考察。
首先,皇帝将目光转向了苏蒙尘。他微微一笑,问道:“苏蒙尘,你乃本次科举的头名状元,朕想听听你对治国安邦有何见解?”
苏蒙尘微微欠身,恭敬地回答道:“陛下,治国安邦,首在安民。臣认为,应当重视民生,减轻百姓负担,发展农业,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同时,加强法制建设,严惩贪官污吏,确保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百姓的拥护与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皇帝听后,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继续问道:“那你认为,如何才能有效地发展农业,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呢?”
苏蒙尘思索片刻,然后回答道:“陛下,发展农业,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臣建议,可以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如改良农具、引进新品种等。同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确保农田灌溉充足。此外,还可以设立农业学堂,培养专业的农业人才,为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皇帝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看向旁边的进士,问道:“你们对苏蒙尘的见解有何看法?”
进士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其中一位进士说道:“臣也认为,发展农业是国家之重。苏蒙尘的见解深刻而实用,确实能够解决当前农业面临的问题。”
皇帝听后,微微一笑。他继续问道:“那对于法制建设,你们有何看法?”
这时,另一位进士站起身来,恭敬地回答道:“陛下,法制乃国家之基石。臣认为,应当加强法制宣传,提高百姓的法律意识。同时,完善法律体系,确保法律的公正与权威。对于贪官污吏,应当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皇帝听后,微微颔首。他看向苏蒙尘,问道:“苏蒙尘,你对此有何看法?”
苏蒙尘微微欠身,回答道:“臣完全赞同这位同僚的见解。法制建设是国家之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臣还建议,可以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对各级官员进行监察与考核,确保他们廉洁奉公,为百姓谋福祉。”
皇帝听后,眼中闪烁着满意的光芒。他看向在场的进士们,说道:“你们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你们的见解与建议,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朕希望你们能够继续努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进士们纷纷点头,表示会牢记皇帝的教诲。他们深知,这次面见皇帝,不仅是对他们才学的考验,更是对他们未来仕途的一次重要机遇。他们必须珍惜这次机会,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与能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后,皇帝宣布了他们的官职与任务。苏蒙尘被任命为户部员外郎。
户部员外郎,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品级是从五品。
他深知,这是皇帝对他的信任与期望,他必须努力工作,不负所望。
皇帝细细打量着苏蒙尘,只见他面容清秀,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书卷气,又不失刚毅之气。那双眼睛,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的本质,又似乎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决心。皇帝心中不禁暗暗点头,更加确信自己没有看错人。
皇帝看着一直低头做答的苏蒙尘,心中甚是满意,便说道:
“苏蒙尘,抬起头来让朕看看。”
时间接近午时,阳光透过云层,斑驳地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为这座古老的宫殿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皇帝在宫中摆下盛宴,宴请今日表现出色的进士们,以示嘉奖与鼓励。
宴席上,珍馐美味琳琅满目,玉盘珍馐、金樽美酒,无不彰显着皇家的气派与对人才的重视。乐师们在一旁轻拨琴弦,悠扬的乐声在宫殿内回**,为这场宴会增添了几分雅致与和谐。
皇帝高坐龙椅之上,面带微笑,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进士,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他举起酒杯,声音洪亮而充满威严:“今日,朕与诸位共饮此杯,愿诸位能继续秉持初心,勤勉政务,为国为民,共创盛世!”
进士们纷纷起身,举杯响应,场面热烈而庄重。苏蒙尘也站起身,手中的酒杯在阳光下泛着微光,他心中涌动着激动与感激之情,深知这不仅是荣耀的时刻,更是责任与使命的开始。
宴会上,进士们轮流上前,或吟诗作画,或谈论治国方略,各展所长,气氛十分活跃。苏蒙尘虽不善言辞,但在被点到之时,却也从容不迫,就当前经济形势与民生改善提出了几点见解,言辞恳切,条理清晰,赢得了在场众人的阵阵掌声与皇帝的赞许。
皇帝更是对苏蒙尘刮目相看,心中暗自思量,此人不仅才学出众,更难得的是心怀天下,实乃国家之幸。他笑道:“苏蒙尘,你所言极是,户部之事繁琐且重要,望你上任后,能不负朕之厚望,为百姓谋福,为国家理财。”
苏蒙尘闻言,心中一热,俯身行礼,郑重承诺:“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负陛下重托。”
宴会上,烛光摇曳,与窗外透进的自然光线交织成一幅温馨而华贵的画面。大殿中央,一张巨大的圆桌铺陈开来,桌上摆满了各式佳肴,既有珍馐海鲜,如龙须凤尾、瑶柱燕窝,也有精致细腻的宫廷小点,如桂花糕、杏仁豆腐,每一道菜都色香味俱佳,令人垂涎欲滴。
乐师们身着华丽的服饰,坐于宴会的一角,手中或抚古琴,或拨琵琶,一曲曲悠扬动听的乐曲在空气中流淌,时而激昂如战鼓催征,时而温婉如溪水潺潺,为这场宴会增添了几分雅致与和谐。偶尔,一两声清脆的笛音穿插其中,如同点睛之笔,让整场音乐更加生动立体。
进士们围坐在圆桌旁,身着各式文士服饰,色彩斑斓,却又不失文人特有的清雅。他们或举杯相庆,或低声交谈,脸上洋溢着被皇帝赏识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憧憬。苏蒙尘坐在较为靠近皇帝的位置,他时而倾听他人的高谈阔论,时而低头沉思,偶尔抬头望向皇帝,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感激。
宴席上,不时有人起身献艺,有的吟诗诵词,文采飞扬,赢得满堂喝彩;有的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一幅幅佳作瞬间成形,令人叹为观止。更有擅长音律者,轻拨琴弦,吟唱一曲,歌声悠扬,直击人心,让整个宴会的气氛达到了**。
皇帝坐在龙椅上,面带和煦的笑容,时而点头赞许,时而与身边的近臣低语,对进士们的才情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与赞赏。他特别留意着苏蒙尘,每当苏蒙尘发表见解,或是与人交流时,皇帝都会投去赞许的目光,心中对这位年轻官员的期待与信任愈发深厚。
宴会中,还穿插了一些小游戏,如猜谜、对对子等,既增添了趣味性,也让进士们之间有了更深的了解与友谊。苏蒙尘在这些游戏中也展现出了不俗的才智,几次猜谜都准确无误,赢得了同伴们的阵阵掌声与皇帝的微笑。
直到宴会快要结束,才有一人在宫女的簇拥下姗姗来迟,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太尉大人的千金,当朝的皇后。
苏蒙尘只是惊鸿一瞥,便瞬间呆愣在坐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