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崢即刻著手安排,先挑選了幾位能言善辯的士兵,讓他們帶著劉秀的親筆書信,前往周邊郡縣張貼告示,招募新兵。同時,他親自挑選了一隊精銳騎兵,準備親自去聯絡附近幾支規模較大的義軍。
在前往義軍駐地的途中,沐崢一行人遭遇了新朝派出的小股探子部隊。
雙方短兵相接,沐崢憑借著靈活的戰術指揮,帶領騎兵們迅速擊退了探子。但這也讓沐崢意識到,新朝對他們的動向盯得很緊,接下來的行動必須更加小心謹慎。
終於,沐崢抵達了其中一支義軍的營地。
這支義軍的首領叫劉三刀,為人豪爽但生性多疑。劉三刀見到沐崢,並未表現出太多熱情,直言道:“沐崢,你們綠林軍雖說在昆陽打了個勝仗,但新朝勢大,與你們合作,我可得好好掂量掂量。”
沐崢不卑不亢地說道:“劉首領,如今新朝視各路義軍為眼中釘,肉中刺,各個擊破是他們的慣用伎倆。昆陽之戰,我們雖勝,但也元氣大傷。若此時我們不聯合起來,遲早會被新朝逐個消滅。您的義軍實力不弱,若能與我們攜手,定能增強彼此實力,共同對抗新朝。”
劉三刀皺著眉頭,沉思不語。
這時,他的軍師在一旁說道:“沐將軍,話雖如此,但合作之事,總要有個章程。糧草、兵力如何分配?作戰時聽誰指揮?這些都得先談清楚。”
沐崢早有準備,他說道:“糧草方麵,我們可根據各自出兵數量按比例分擔。至於指揮權,在戰場上,自然是以最熟悉戰局、最有謀略的將領為主。但我們也可成立一個臨時議事會,重大決策共同商議。”
就在劉三刀猶豫之際,營外突然傳來一陣騷亂。一名士兵匆忙跑進來報告,說有一隊不明身份的人馬正朝著營地趕來。劉三刀臉色一變,看向沐崢,懷疑道:“沐崢,這是不是你設下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