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时间,每当夜深人静时,宸妃云枕月便会独自一人坐在窗前,双眸空洞地望着窗外高悬的月亮发呆。
月光倾泻而下,如银色的流水般洒在她一袭素白的宫装上,更衬得她身影孤寂又清冷。
她如同一位迟暮的老者,总是在不经意间,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回忆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那些前朝往事如同旧电影般在她脑海中一一闪现,尤其是和萧云廷相爱的时光,更是清晰如昨。
然而,回忆再怎么美好,冰冷的现实还是会无情地将她从回忆中拉回。
当她得知:那个曾经信誓旦旦说要守护她一生的男人,竟真的没有给她的儿子留下一丝活路时,她再也没有办法自己欺骗自己了。
这一刻,所有的爱恨在她的心中交织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她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沉沦下去了。
她要为了萧瑾年,为了前朝那些无辜逝去的生命,去做最后一次抗争。
无论结局如何,她都要试一试。
这么想着,心中的信念和决心终于支撑着她重新站了起来。
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她终于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屠龙!
只要在萧云廷废除太子前,杀了这个冷酷无情的男人,那么自己的孩子便能名正言顺地继承大统。
那么,一切便都能如她所愿了。
虽然幻想地很美好,但云枕月内心还是无比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条充满艰辛和危险的路。
萧云廷能从父兄手中夺得天下,便注定不太可能是一个容易被算计到的角色。
她深知,萧云廷狡猾如狐,心狠手辣,要想除掉他,绝非易事。
因此不得不步步为营,生怕一个不小心,便会暴露自己的意图。
想要屠龙,便要做好失败的准备。
也是从这一刻起,云枕月开始刻意疏远萧瑾年。
一来,她害怕跟萧瑾年走得太近,一旦自己弑君,有心人便会拿与之亲近的萧瑾年大作文章,将其归为自己的同党;
二来,她也想通过刻意疏远,来淡化母子关系。
等她真的因为屠龙被杀,她的年儿也不至于太过难过。
就这样,云枕月好似苦行僧人一般,将自己锁在关雎宫内,整整两年未曾踏出宫门一步。
这两年里她犹如一只潜伏在暗处的猎豹,默默地磨砺着自己的爪牙,只待时机成熟,再给予萧云廷致命一击。
直到那一天,她得知了萧云廷赐死楚修远的消息。
“他终于还是下手了。”
云枕月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寒意,像是从冰窖里挤出来的一般。
她知道——自己该出手了。
然而,真正动手的那一刻,她才明白:自己还是低估了萧云廷对她的戒心。
她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萧云廷竟然会穿着软甲来关雎宫与她欢好。
她败了。
败得如此轻易又可笑。
她躺在地上,看着萧云廷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悔恨和不甘。
然而,即便她在那场较量中败下阵来,萧云廷也并未对她痛下杀手。
他甚至还想通过这一出苦肉计,来换取与她重归旧好。
但是云枕月对萧云廷的恨已深入骨髓,再也无法磨灭。
她杀不了他,也绝无可能再爱上他。
他不杀她,她便只能继续在这深宫中苟延残喘地活着。
但她不能只是活着。
她得为自己的孩子继续谋划,为他铺就一条保命的路。
既然刺杀不成,那便只能智取——怎么取,却大有讲究。
她知道:萧云廷终究会对自己的年儿动手。
而那一刻,便是她求死之时。
她死可以,但必须得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
为了这个目标,她提前做了许多准备。
她先是将珍藏的那份前朝预言藏进了那只木匣子里。
又吩咐贴身伺候的老嬷嬷,等自己一死,便将那个匣子亲自送到萧云廷的面前。
她要用自己的死和这份预言激起萧云廷心底深处最深刻的愧疚。
让他永远忘不了自己对他的付出,并因此在对她的年儿下手时,多一丝犹豫。
但她知道,仅靠这一点,还远远不够。
帝王的愧疚与皇位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所以,在深思熟虑之后,她又巧妙地布下了第二招——利用楚修远留在孔明灯里的残片。
在嗜血的帝王心中种下一颗种子。
一颗怀疑的种子。
一旦这颗种子被种下,再想要拔除,便是千难万难了。
而那残片,看似是无意间遗留下来的,实则蕴含着她的匠心独运。
那夜,孔明灯飘然而上,火光映照出她狡黠的眼眸。
她深知那残片上的字迹虽有些被火焰烧得模糊,但主要的意思却如同烙印般,深深地刻在了那薄薄的纸片上,足以让人窥见其中的秘密。
然而,这一切并非楚修远的失误,更非天意的眷顾。
那残片是楚修远精心策划后,故意留给萧云廷的线索。
他深知萧云廷多疑的性格,若直接将证据呈上,定会引起对方的怀疑和猜忌。
唯有让萧云廷自己找到这份“意外”的证据,他才会深信不疑,彻底踏入自己设下的陷阱。
于是,在那孔明灯飘向夜空的瞬间,楚修远的嘴角勾起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萧云廷在追寻真相的过程中,一步步踏入自己精心布下的局。
至于为何宸妃的计划中会有楚修远的配合,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