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圣明帝京,朱由检立即下令,安排全国各地修建自己的庙宇和石像,要求圣明民众信奉自己。
这一决策迅速传遍了整个圣明帝国。
朝廷上下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此事。
工部负责设计庙宇图纸。
户部调配资金与物资。
礼部则负责制定祭祀礼仪。
各地官员也纷纷响应,组织工匠和民众,开始了大规模的庙宇和石像建设。
一时间,圣明各地都沉浸在一片忙碌而有序的建设热潮中。
圣明各地按照要求兴建了数万供奉庙宇,还有数百万的朱由检石像。
庙宇规模宏大,装饰华丽,内部供奉着朱由检的牌位和神像,每天都有大量的民众前来参拜,祈求平安和福祉。
而石像则遍布城乡,无论是繁华的市井,还是偏远的乡村,都能看到朱由检威严的形象。
这些石像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但都栩栩如生,威严庄重,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和人民。
全国百姓都在信奉自己的君王,他们相信朱由检是上天派来的救世主,能够带领他们走向更加繁荣富强的未来。
这种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
当然,这主要是朱由检有强大的个人功绩作为支撑。
他除奸佞,登大宝,斩贪官,整吏治,使得朝廷内部清明廉洁,政治生态焕然一新。
他改革火器,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为国家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他关注民生,震灾民,种粮食,使得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他平定灵宋,灭掉妖清,统一了天下,让圣明帝国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这一系列举措让圣明全国上下皆是佩服,百姓们心悦诚服地跪拜朱由检,将他视为神明般的存在。
亿万百姓的信奉之力通过朱由检的王道涌入他的体内,他的修为开始迅速的攀升。
这时的朱由检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诸子百家的圣人都在抢夺香火供奉,这东西提升修为太快了!
他坐在皇宫深处的修炼室内,周身环绕着淡淡的金光,那是亿万百姓信奉之力凝聚而成的王道之气。
随着修为的不断提升,朱由检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他的灵魂仿佛与这片天地产生了更为紧密的联系。
他闭目凝神,感受着体内修为的澎湃,心中不禁感叹:“难怪那些圣人都对香火供奉趋之若鹜,这其中的力量确实惊人。不过,我也不能太过依赖这种力量,还需自身努力修炼。”
虽然香火供奉能快速提升修为,但要想成为真正的强者,还需经历无数磨难与考验。
但是朱由检也意识到,自己必须尽快的开疆拓土,只有将版图扩张的足够大,自己能够得到的信奉的香火才会越多。
他站在皇宫的地图上,目光如炬,扫视着这片广袤的天地。
“江南文晋、漠北铁元、东域仙秦……这些地方都将是朕的版图!”
朱由检心中暗道,他的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朕要亲自率领大军,征讨四方,让圣明的旗帜插遍每一寸土地!”
朱由检在朝堂上大声宣布。
朱由检灭了灵宋和妖清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江南文晋。
因为江南文晋很是腐朽,司马家一直都在内乱,听说最近司马家的老爷子司马懿病重,家族后代数十个王正在内乱。
朱由检打算一举将富饶的江南拿下。
他坐在书房中,手中拿着一份关于江南文晋的情报。情报上详细记载了江南文晋的局势,以及司马家内部的纷争。
“司马懿病重,数十个王正在内乱,这正是朕的大好时机!”
朱由检心中暗道。
他深知,江南文晋虽然富饶,但内部却腐朽不堪,司马家更是纷争不断。
此时出兵,定能一举将其拿下。
但是.....也得警惕司马懿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
朱由检调集了百万大军,以杨戬为先锋大将,以茅元仪为军师朝着江南进发。
大军浩浩****,旌旗蔽日,士气如虹。
杨戬骑着他的神兽哮天犬,手持三尖两刃刀,一路所向披靡。
他的修为已经达到了鲤鱼化龙的境界,实力强悍无比。
茅元仪则坐在马车中,手持羽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他精通兵法,善于谋略,为大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计策和策略。
一路上,朱由检发现江南的内乱程度似乎有些远超想象了。
到处都是割据势力,人人都称王称霸。
这些割据势力为了争夺地盘和资源,互相攻伐,导致江南地区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
于是,他下令大军加快行军速度,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定江南。
大军所到之处,那些割据势力纷纷土崩瓦解。
百姓们看到大军的到来,都欢呼雀跃,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
因为朱由检名声在外,因此朱由检大军所到之处,百姓们夹道欢迎。
大军在江南地区势如破竹,很快就逼近了江南文晋的首都建康城。
建康城是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司马家的老巢。
只要攻下建康城,基本上就算是夺得了整个文晋。
可此时此刻建康城下,彻底乱作一团。
数十个司马家的王爷都领兵在此,小小的地盘汇聚了上千万的军队。
然而,他们在此的目的地并不是为了抵抗朱由检,而是为了混战,看谁先赢。
而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无奈,只能求助了漠北铁元的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一听有这好事儿,他正愁怎么拿下江南呢?
他立即率领五百万铁骑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