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体缓缓升起,悬挂在半空中,形成一幅幅扭曲而诡异的画面。
铁骑与步兵,无论是铁元的勇士还是圣明的士兵,都被这些无形的丝线串联,动弹不得,
整个战场仿佛被定格,时间在这一刻失去了意义。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与恐惧,连马蹄声和兵器碰撞的声音都戛然而止。
成吉思汗目睹此景,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惊惧:“这是怎么回事?!”
他刚欲有所动作,却发现自己已被一根几乎看不见的细线缠绕四肢,行动受限。
他急忙施展身法跳转,凭借超凡的修为险些挣脱束缚。
但回头望去,自己的大军却已有大量士兵被这些无形的丝线紧紧束缚,动弹不得,战场上的局势瞬间逆转。
与此同时,朱由检这边的圣明大军也遭遇了同样的困境。
无数士兵被无形的力量牵引,悬浮半空,动弹不得。
朱由检脸色骤变,他迅速察觉到不对劲,急忙喝令大军后撤:“快!后撤!远离这片区域!”
然而,命令虽出,但为时已晚,不少士兵已被束缚,无法脱身。
就连身为先锋大将的杨戬,也被无形的丝线缠绕,悬于半空。
哮天犬见状怒吼一声,试图冲上前去救援,却也被同样的方式束缚,无法动弹。
形势危急,朱由检体内王道之气沸腾,凝聚于掌中的人皇剑上。
剑芒璀璨,一剑挥出,凌厉的剑气如龙吟虎啸,将前方纠缠的丝线一一斩断。
然而,这些丝线仿佛拥有生命,被斩断后不过瞬息,便又自虚空中生出,更加密集地缠绕而来。
朱由检脸色凝重。
他一边挥剑斩丝,一边寻找着破解之法,心中暗自思量:“这司马懿究竟在谋划什么?”
成吉思汗同样陷入了苦战,他一生征战无数,从未见过如此诡异之景。
他挥舞着手中的巨大马刀,每一次斩击都伴随着雷霆万钧之力,将周围的丝线一一劈开。
但正如朱由检所遇,这些丝线仿佛无穷无尽,斩之不绝。
成吉思汗怒吼连连,他的声音在战场上回**,却显得如此无力:“这天地间,何时变成了如此巨大的茧?我成吉思汗,岂能被区区丝线所困!”
他四处奔突,试图找到丝线的源头,却发现自己越是挣扎,被包围得越紧。
正当两位霸主焦头烂额之际,虚空中突然传来一阵冷笑,司马懿的身影缓缓浮现。
他脚踏虚空,衣袂飘飘,目光在朱由检与成吉思汗之间流转,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没错,你们可以理解为,你们已经进入了我的茧中。今日,这千万人的尸体,都将化为我的养料,而你们两个,更是孵化我大道的关键。”
司马懿的话语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霸气,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大道得成的那一刻。
成吉思汗闻言,怒目圆睁,他大声怒骂:“司马懿,你这无耻之徒!你们文晋请我前来帮忙,竟然背信弃义,设下如此毒计!你奸诈无耻,简直枉为人君!”
他征战一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栽在司马懿的手中!
司马家真是奸诈啊!
司马懿面对成吉思汗的怒骂,脸上却无半点愧色,他淡淡地说道:“成吉思汗,你还是太贪心了。其实,我早已邀请了各方帝王前来,只是他们或是畏惧,或是有所顾虑,只有你一个人来了。这,便是你的命运。”
司马懿的话语中充满了冷漠与决绝,他仿佛已经将一切都计算在内,只等最后的收获。
成吉思汗闻言,心中不禁一阵恍然,他明白了自己为何会陷入如此绝境。
好家伙,你们司马家到处算计啊!
他怒极反笑:“哈哈,司马懿,你以为这样就能困住我成吉思汗吗?我一生征战,从未有过退缩,今日,我便是死,也要拉你垫背!”
说着,他再次挥舞起手中的马刀,试图冲破这无形的束缚。
而朱由检,则在这短暂的对话中,迅速冷静了下来。
他明白,与成吉思汗的争斗此刻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如何破局,救出大军。
他心中默念王道真言,体内王道之气沸腾至极致,人皇剑在他手中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他大喝一声:“司马懿,你以为你的阴谋就能得逞吗?今日,我便以王道之力,破你诡局!”
说着,他挥剑斩向虚空,一道巨大的剑气如龙腾九天,直冲云霄,试图斩断这无形的丝线之网。
司马懿见状,冷笑道:“朱由检,你悟出了王道又如何?在这茧中,你的力量将被无限削弱,而你,也将成为我大道的一部分。”
朱由检感受着司马懿身上散发出的那股深沉而诡异的气息,目光如炬地望向那被遮掩得密不透风的天机,缓缓说道:“你司马懿,才是深藏不露的啊!我曾以为,这世间最先悟出道法的乃是鬼谷子,却没想到,竟是你先行一步。不过,你所悟之道,似乎并不完整,即便如此,也足以令人震惊。”
司马懿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仿佛对朱由检的夸赞并不在意:“呵呵,悟道之路,漫长而艰辛,又何止我一人。”
“那诸葛亮虽智计无双,却也只窥得道的一角。”
“神周的天子姬发,心怀天下,其道亦不完整。”
“仙秦的始皇帝嬴政,以武立国,道法偏于霸道。”
“魔汉的刘邦,狡黠多变,其道更是难以捉摸。”
“至于你面前的成吉思汗,草原之鹰,亦有其独特之道。”
“我们这些人,或多或少都触碰到了道的边缘,只是强弱之分罢了。而你,朱由检,是唯一悟出了完整之道的人,也是唯一一个因为悟道而直接破入半圣之人,也因此,各方势力才会对你如此看重。”
朱由检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恍然,喃喃自语道:“不完整的道么?原来如此,我从未想过这世间还会有如此多的不完整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