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送嫁千里,跪求公主回京

第61章 赦耶国的宰相居然是大盛人

字体:16+-

顾寒起身在衣架上取下盔甲,影子忙上前去帮顾寒穿戴。

“顾寒,”她清冷的声音打破午后的宁静,“你把我院子的暗卫都带走。”

顾寒避不可避地看了一眼长宁公主,顿了顿,冷声道:“暗卫留下可以保护殿下。”

“如今赦耶不过是困龙之地,我无须他们保护。”长宁公主上前一步,目光如炬,“漳州是战场,不可掉以轻心。”

见顾寒仍是倔强,长宁退而求其次:“若你坚持,你带去一半,另外你带上白云峰他们。

他们虽是山匪出身,但忠心可用,这些日子也算是自己人了。”

顾寒蹙眉:“他们从未上过战场,顶不顶用还未可知,且前往百越,人多并不好行事。”

“顾寒,”长宁公主语气加重,盯着他道,“你去百越救人,还要守住漳州,人员你自行调陪便是。

白云峰这些人虽粗鄙,却也骁勇善战。

你带上他们,哪怕助你万分之一,我也安心!”

顾寒沉默片刻,深深的看了看她,终于点头:“好,殿下一番心意,末将遵命。”

长宁公主只以为顾寒是害羞于昨日之事,故而从今晨接旨开始就躲着她。

见他又转身继续瞎忙乎着穿戴盔甲,便走过去,看了一眼影子。

影子连忙瞧了一眼顾寒,见将军并未言语,便低头默默退了出去。

长宁公主帮他整理胸前的铠甲,“以后别再称我为殿下,另外长宁是我的封号,你可以叫我宁洛,也可以跟着父皇和母后唤我宁儿,或者......”

顾寒微微一怔,眼眶微红,“宁洛,我记下了。”

长宁公主仔细瞧了瞧顾寒,可能是镇国公府出事,他心情不好吧!

总觉得他哪里不对劲儿。

“平安符带好了吗?”长宁公主拉了拉他的腰带。

顾寒低头看着一只葱白的小手,玉雕的一样,扯着自己铠甲上的金带。

他如今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如何保护她?

他低着头,半天不做声,看着那只手,握紧拳头,拇指紧紧扣在肉里,疼得钻心。

还不知今晚赦耶王的宴会会怎样,可是他却不得不离开。

胸口想被压着一块大石,让他突然觉得权利的顶端是那么的高不可攀,却更令他心神向往。

他重重的点了点头。

“等我回来!”他突然握住了她的小手。

“一个月,我一定能救回漳州郡守赶回来,到时给你补过生辰。”

说完,大踏步走出院子,去集合兵士了。

夏宁洛知道这一个月是什么意思,赦耶国师定的长宁公主到赦耶一月之后大婚。

他还是没能陪她庆祝生辰,此时她手上多了一支玉簪,是刚刚他握住她的手,放在手心里的,她十六岁的生辰礼。

她轻轻的把它簪在了发间。

过了许久,长宁公主回到主院用过饭后,徐海急急地跑来,跟长宁公主低声说了许久。

“消息准确吗?”

“汪胜是这么说的,奴婢把他灌得大醉,那家伙才肯说,还说京城的世家都传遍了。”

“本宫知道了。”

长宁公主皱了皱眉,顾念。可从未听说过顾寒有个兄长呢。

她仔细回忆了一下上上一世,跳湖之前,她也只是听说过顾寒。

跳湖之后她是一缕魂魄,基本上都飘在皇宫上空,后来后母薨了之后,她也只留心了跟她有仇的玉妃和璐王。

不知道镇国公府的事情。

可如果是镇国公府换了世子,这么大的事情,她应该能听说呀!

而且这案子也太古怪了一些,丢了十几年,怎么找回来的?

汪胜是不知道镇国公写给顾寒的信上写了什么,他只是把皇上叫人知道的一面告诉了徐海而已。

可是长宁公主却在这里瞧出了不对劲儿。

同样觉得不对劲儿的还有夏时琅,此时他也在漳州,一直不曾找到他要寻的证人,但是最近他对于闽地突然消失的大批流民,掌握了一些蛛丝马迹。

他也听到的来自盛京的一些传闻,便立即派了心腹先行回京去查探。

长宁公主这边也许久没有收到信鸽了,想了想还是先给父皇和母后传个信儿,就说已经到了赦耶,一个月之后大婚。

又传信儿去问了宋云澈,除了在淮扬还收到了两方的来信之后,这么久什么信息都没有,让宁洛更觉古怪。

处理好这些事,青鸾和秋桃就开始给公主大妆,换宫装,去赦耶皇宫赴宴。

宫里的马车已经等在了行宫外面。

长宁公主叫了宋墨跟在自己身边,还封了个六品侍卫。

一行人来到了赦耶城东边的皇宫,整个赦耶皇宫也不过是盛京皇宫五分之一的大小,制度和礼仪均习自大盛,倒也方便。

可是当众人都落座之后,赦耶王却迟迟没有现身。

另一侧赦耶国的那面只坐了赦耶的那位小王子,赦耶国师,还有迎亲使团中的两人,还有一位文臣打扮的青年,以及一位着铠甲的中年将军。

这边是以长宁公主为首,依次是杜行潇、送嫁使臣汪大人和张大人,还有一位礼部官员,长宁公主后边跟着青鸾和宋默还有徐海。

两边的人尴尬的欣赏着舞蹈,以及随意的交谈着。

“国师大人,不知赦耶王是何事耽搁了?”

到底汪大人是送嫁正使,他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他们公主都等了多久了,赦耶王是几个意思?

“大人可能不知。上个月赦耶发生动乱,我们王上平乱之后受了风寒,最近身子不大好,刚刚午歇头风病犯了,这会儿医师正在瞧病。”

那位青年文臣在座位上说着,神色傲然挺立。

“不知大人如何称呼?”张大人拱手问道。

那个文臣下巴微扬,“吾乃赦耶宰相赵志。”

对面一种人都朝这位赵志看过来,均露出不同程度的疑惑来。

“不知赵大人家乡是何处?”汪大人忍不住问出来。

赦耶不可能有赵姓,赦耶国的宰相居然是大盛人,就很有意思!

“吾家在闽南九风江河畔,不知几位大人可曾去过?”赵志说闽南的时候,神色间略显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