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香云急了,人家陆同志都没有说她什么,怎么家里人还没开始就给她扯后腿了呢?
她都想好了,以后采山货时,把蘑菇土和长木耳的腐树放进空间里,以空间那些菜的时候生长速度,应该很快就能长出一大片山货出来,到时候,她就不愁山货了。
至于卖空间里种的蔬菜,阮香云暂时没有这个打算。
首先是一个季节问题,这马上天冷了,很多菜都没有了,她卖反季节的菜太打眼,不好解释来源。
二来,若只是卖大白菜土豆,卖不起价格。
而山货不一样了,不管她卖多少,只要一口咬死,都是她在山里捡的,只要不仔细观察她的出货量,基本就不会有人怀疑。
最好的还是卖粮,空间那一亩地倒是可以种一些麦子,可家里没有麦种,只能看秋收结束后分粮时,能不能收到麦子了。
“爸,我就偶尔换一点山货,给家里改善一下生活,你放心,我会小心的。”
阮香云在心里都计划好了,所以现在阮富军不让她投机倒把,她还真不能答应。
阮富军拿筷子的手顿了顿,看着面前那一碟没什么油水的焖豆角,张了张嘴,到底没再说什么。
家里条件差,几个孩子也养得面黄肌瘦的,他不是不知道,只是现在家家户户都是这样过来的,大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可现在有了改善生活的机会,但凡有点想法的人都拒绝不了。
阮富军只是老实,可又不是对现在的生活一点儿想法都没有。
罗君兰就比较直接了,“香云,要不以后带上你爸,有你爸在一旁,总比你一个女孩子在外面安全。”
阮富军听到自家媳妇的安排,脸色严肃地对闺女点点头。
阮香云看了眼她爸,心里有些不情愿。
带上她爸,那她给人卖货的时候还得扛着货走,这也太麻烦了。
毕竟她爸是个成年人,可不是只有十来岁的香梅那么好糊弄。
“妈,我爸平时要上工,哪去得了?”阮香云没有直接说她爸不行。
罗君兰也想到了上工这事,可又不放心大闺女一个人在外奔波。
毕竟这短短几天时间,闺女已经三番两次出事了。
“妈,要不我和大姐一起吧?”建华放下碗道。
阮香云不等爸妈说什么,她将手里的碗一放,道:“都不用去,我就偶尔换一次山货,又不是老是干那些事,我都想好了,等我赚了钱,我要去读书,建华也不要继续读下去。”
家里穷,供不起他们读书,他们姐弟三人上辈子都是小学的学历,只有最小的建文上了个初一。
他们姐弟几人上辈子吃尽了没有读书的苦,这辈子一切都还来得及。
就是年纪最大的阮香云现在再去上学都还来得及。
在初中,像她这样十五六岁的男孩女孩一抓一大把。
大弟现在上小学五年级,这些天秋收放假在家帮忙。
他原本打算跟大姐一样,读完小学就不上了,现在听到姐姐这么说,想也不想就摇了摇头,“我不想读书了。”
他想回家帮爸妈干活挣工分。
这种想法可要不得!
阮香云一脸严肃地看着大弟,“你知道刘国兴为什么可以去公社邮局吗?”
刘国兴当了临时工,这事谁不知道?
阮建华自然也听说了一些,“他有初中学历,加上他那个姑姑的关系,才进了单位,有了工作。”
阮香云点点头,“你这么说也没错,刘国兴就是因为有初中学历,才会应聘上现在的工作的。
至于他姑妈出的力并不大,他姑妈只是得了邮局招临时工的消息,通知他过去试一试。”
阮香云顿了顿,“你看,要不是刘国兴有学历,他就是有十个姑妈,这工作也到不了手,建华,你还小,你就甘心往后几十年都在土里刨食?”
他自然是不甘心的,要不是不甘心,他上辈子也不会学着跟人南下,结果一去就没了消息,直到爸妈去世,直到她都死了,两个弟弟都没有丁点儿消息传回来。
建华无疑是孝顺的,不然小小年纪就不会想着替爸妈分担,这样一个人,阮香云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他会出去后几十年都不回来,唯一的原因就是两个弟弟跟那些人说的那样,都在外面出事了。
这一世,阮香云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两个弟弟重蹈覆辙。
阮健华半天没说话,建文倒是急忙摇头,“我不想种地,种地太苦了!”
秋收时,像他这样小的孩子都会在地里做一些拾稻的活儿。
建文觉得这活儿可真不是人干的,又累又热,他一点儿也不想干,更别说往后要干几十年了,一想到这样的日子,建文那小小的肩膀都塌了下来。
阮香云笑了笑,对小弟道:“那你以后可要好好读书,等读了书,以后就能去城里工作,端铁饭碗,吃商品粮,再也不用下地挣工分了。”
阮香云知道铁饭碗再些年后也不那么铁了,但现在这么告诉小弟,也没错。
建文听了姐姐的话,用力地点了点头,“嗯,我要读书!”
罗君兰和阮福军看着眼前的几个孩子,两人对视了一眼,均从对方眼里的一丝愧疚。
要不是他们没本事,也不至于孩子都读不起书。
罗君兰到底比较了解闺女,看着有些变了模样的阮香云,惊讶道:“香云,你怎么突然冒出这么多想法?”
阮香云没有怪过父母,时代如此,就算阮富军夫妻俩在地里拼了老命干,也还是改变不了多少家里的情况。
“妈,我去公社那边,看到了那些有学历文凭的人,都不用跟我们这样下地干活,这才多想了一些。”阮香云解释道。
阮富军听了后,也觉得有道理,也不说不让闺女投机倒把的事了。
他们做父母的没本事,总不能还绑着孩子,给她拖后腿。
阮富军扫了眼媳妇和几个孩子,目光最后落在小儿子和小闺女身上,“你姐干的事,你们在外头绝不能说一个字,记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