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上,不少大臣以为六皇子这句话感到好笑。
笑的就是三皇子的无能。
却也不敢笑出声来。
而三皇子的病情,并未对外公开。
老六继续说:“儿愿和亲。”
“姬兴!还没轮到你,我是你三哥!为大齐争光,该我去!”
姬衍撇撇这俩货,终于没他的事了,谁让他已经有了两个女人呢。
而且悦阳还是自己的正妃,总不能让蛮族公主当侧室吧。
老三和老六杠上了,都想当这个和亲人。
皇子与他国和亲,百分百封王,这是多好的机会。
做了王爷之后,就能明目张胆的培植自己的势力,而皇子却不行。
皇帝挺纠结的,他也担心老三那方面不行,有损国威。
可老六的家族背景不够雄厚,也是庶出。
这可真让人为难啊。
一太监走了过来:“陛下,蛮国使者求见。”
“让他上殿来。”
蛮族使者四十多岁,一脸的大胡子,大腹便便,目光霸气。
其实,瞒过和大齐的矛盾很严重,蛮族因缺少丝绸、矿物,所以经济条件很差,才经常骚扰大齐边境。
这次也不知道抽的什么风,居然提出和亲。
但大齐作为中原第一大国,有上国的风度,和亲能避免战乱数年,皇帝自然愿意接受。
那使者上得殿来,直面皇帝:“外臣叩见大齐皇帝陛下。”
“平身。”
“谢陛下。陛下,外臣此番来京,是想知道大齐将有哪位皇子与我蛮国雅克齐公主成婚。”
“雅克齐?就是被称为蛮国国花的公主?是你们蛮王最喜爱的公主?”
“不错,所以我王要求,大齐陛下也该拿出最大的诚意,让最优秀大皇子与我蛮国和亲。”
这句话过分了。
意思是说,蛮国和大齐要平起平坐。
外臣对皇帝这么说话,无异于僭越。
要知道,蛮国的国土只有大齐的十分之一。
然而,丞相却随声附和道:“万岁,蛮国使者之言甚是,以臣愚见,三皇子可当此任。”
“嗯……此话有理,朕就……”
老六懵了,老三和老七都封了王,那他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么。
就在此时,使者说道:“皇帝陛下,外臣听说您有一七皇子,名叫姬衍,是否?”
“姬衍?”
皇帝朝人群中的姬衍看了看,嗯了一声:“怎么了?”
“我王以为,大齐皇子中,最为出色者,当以七皇子为首。”
震惊!
怎么又是老七?!
这让老三和老六情何以堪呐。
“父皇!”
“父皇!姬衍已经娶了悦阳郡主,是您钦赐的大婚,怎可再有变更!”
皇帝深以为然:“呵,那使者听着,朕的第七子已经成婚,正妃已立,不可能把贵国公主立为侧妃吧?”
使者笑了笑:“陛下,没关系,我王说,七皇子为人敦厚,正是我王急需的佳婿,是不是正妃,这不重要。”
噗!
姬衍无语了,他又没参与抢亲的事,干嘛扯上他。
整个大齐对他都是一片谩骂,蛮国居然还想要他当女婿。
真是可笑。
老三冷笑道:“敦厚?我看是傻吧。这位使臣,你们大王是不是眼睛有问题啊?”
皇帝道:“行了,由哪位皇子和亲,是朕说了算。姬亥,此次和亲,就由你担当吧。”
“多谢父皇!”
三皇子咧嘴呲牙的笑着,得意的看着老六和老七。
然而,使臣却不改初衷:“大齐皇帝陛下,我王可是很欣赏七皇子的。”
“欣赏?那他在信中为何不说?”
“信中已经说了,希望皇帝陛下选一个能力出众的皇子来和亲。七皇子在玉门关一役中,展现了他的谋略,这是其他皇子所不能比的。”
说到底,还是军功战胜了一切啊。
而且蛮族这么快就知道了消息。
皇帝本来就不喜欢姬衍,要是真让他去和亲,不等于让他得到了蛮国这个靠山么,威胁到自己。
“你回去转告你的王,朕最出色的儿子,就是姬亥。”
时辰行了个大礼:“陛下,我王说了,如果这次不能同意七皇子的亲事,就不议和亲之事了。”
“什么?你们蛮王是不是太抬举自己了,一个番邦小国,也敢对朕指手画脚?”
“我蛮国虽地处偏僻,却带甲数十万,仅凭二十万兵马,就让大齐以百万将士驻守边关,可见我蛮国实力之强盛。”
**裸的威胁啊!
但使者说的话也不假,因为蛮国的军事实力,在各国中是最强的。
否则,大齐何必用最厉害的韩家军去提防呢。
以少胜多的战绩,蛮国比比皆是。
丞相大怒:“放肆!尔等小国,也敢在我天朝金殿之上大放厥词不成?你以为我大齐无人么?!”
“哈哈哈哈,这位是齐国宰相吧?我在与贵国皇帝说话,轮得到你来插嘴?”
“你!——”
使者再次冲皇帝施礼:“陛下,请准许七皇子与我国公主和亲,若陛下应允,一月之内,将有人护送公主前来。”
多个老婆,姬衍倒不介意。
他也很愿意看到老三和老六一脸沮丧的样子。
但这也将让他再次成为众矢之的。
皇帝朝姬衍一指:“你自己的意思呢?”
皇帝声音冷漠,显然是希望姬衍拒绝的。
可姬衍偏不按照皇帝的意思来,笑盈盈的说道:“大丈夫三妻六妾很平常,儿愿意。”
“……”
老三捏着拳头,牙齿嘎嘎作响:“老七,你已经娶了郡主,我和老六可还没成婚呢。”
他这话一出,老六的矛头也对准了姬衍。
“七弟,你总不能什么都想着自己吧,也得为我们想一想,当弟弟的三妻四妾,做哥哥的却清锅冷灶?”
这话也就说说罢了,姬衍可是在老六府中住过很长时间的。
老六看似一身正气,私底下和那些女下人勾勾搭搭,他府里但凡有些姿色的,全都被他给搞过。
至于老三,更是不要脸,后宫的宫女,被他糟蹋的不下上百。
要不是皇后替他遮掩,这家伙早就被废了。
使臣十分满意:“陛下,郎有情、女有意,如此婚姻,还望陛下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