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与那几个汉子告别,走了出来,才发现此处是野外的一户农家小院。
依着监守他俩的汉子所指方向,绕过几条小路,终于看到了去往二道坎的官道。
手牵手走了一阵,总算回到了二道坎。
寨门前的守卒认出了苏无忧,昨天他出战鞑子金甲时还是他给开的寨门,大喜道:“将军,是您!您怎么从外面回来?”
苏无忧有些不好意思,随口说道:“昨日有公事外出,有什么事儿吗?”
守卒说道:“适才听闻上官传令,小王爷于校场封赏此次战役有功之人,未寻见将军身影,故而转告将军。”
苏无忧点头承应,向守卒道了谢,径直往军营而来。
校场之中,二道坎大小将卒均已到齐,正在听取小王爷的训示。
一番褒奖之后,小王爷转向杨通问道:“杨大人,眼下营中最为紧缺的便是军粮,二道坎又是在长城护卫之外,供养困难,明年你们此地的屯粮子粒,能不能再往上提提?”
杨通脸现难色:“将军,鞑子时时劫掠,而眼下田地旱冻交加,军户逃亡······不过小王爷既然这样说,我等自然竭力而为。”
小王爷眼中似有不满之色。
二道坎一带,虽是大盛疆域,但历年来,辗转落于多国之手。
作为交战之地,未来到底如何,谁也说不清楚。
如果此地能够发展起来,形成军事力量,不求能够抗击鞑子,但至少能够作为一个缓冲地带,保卫京师安全。
大盛分为四省十五路三十二道七十二府三百六十州,二道坎属于西北行省左二路燕北府保安州管辖。
保安州共有六个千户所,二道坎属于其中较为贫瘠的一块地方。
大盛吉昌年间,此地曾有官户五十一户,军户一千五百余户,有囤地八十余倾,每年纳粮近一千石,每岁纳松、杨木柴火五百余斤,草料上千束。
而这些年来,二道坎一带的上贡根本不足往年的一半。
由于大盛建国之初,二道坎属于北齐地界,故而修建西北长城时并未将二道坎包围其中。
现在尴尬的是,每当北狄鞑子来袭,二道坎一带无险可依,成了鞑子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小王爷奉命负责西北防务,自是对此极为不满。
此刻提出,也是希望二道坎不再是敌人的‘提款机’,而能成为关外的一道屏障。
杨通作为军事主官,自然希望能够让上官满意。
不过他却不敢夸下海口,眼下老百姓生存都是问题,如果答应多交屯粮,真到了上缴的时候,他去哪里变出粮食呢?
场内的气氛一时有些沉默,众人的呼吸声清晰可闻。
原本上官谈话,没有苏无忧插嘴的份。
但苏无忧听后心里一动,觉得这似乎是自己的一个机会。
于是拱手说道:“小王爷,杨将军,诸位将军,卑职倒有个不情之请。下官愿请命屯田一方,为朝廷分忧。”
“哦?”
小王爷一行人皆是露出惊异神色。
要知道,管屯官的地位向来不怎么受重视,一般都是军营比武选拔中落选者才去担任。更何况二道坎位于长城之外,鞑子若想进攻此处,大可以**。届时田地里的庄稼怎么办?如果每年无法完成屯粮斛征的工作,岂不是白白受责。
苏无忧此番请命,不是明摆着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吗?
鲁贯说道:“苏无忧,你可知屯田之事,事关重大,你为何愿意屯田?”
苏无忧诚恳说道:“金山银山,总会吃空。只有百姓富足,国家有源源不断地税收,才能万年永固。屯田虽然辛苦,但可以收地利,舒民力,强军富民。如今军营中百姓们最缺的就是粮食。卑职愿使屯田不再废弛,以解上官忧劳之苦。”
小王爷等人看向苏无忧的目光更加震惊。
这个小小的火头兵,不仅斩杀了鞑子金甲,而今竟还有这样一番见识。这样的家学渊源,还真是少见。
当然,苏无忧说这些倒并不是真为了大盛朝考虑。
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想明白了一件事。
那就是他必须得有自己的地盘。
试想,如果不是发生了这么几档子事,他甚至连应付军营向老赵叔一家强征军粮的事都力不从心。
再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他帮老赵叔家解决的征粮的事,可成百上千家像老赵叔这样的人家,他们又该如何呢?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眼下这个世道,官兵、鞑子、土匪等多方势力掺杂,在这样的乱世,只有掌握属于自己的一方地盘才是根本中的根本。
而眼下,要想发展势力,就必须名正言顺。
苏无忧斩杀鞑子金甲后,一跃成为二道坎的二把手。虽说进步很大,但终究还是要服杨通的管。
眼下正是一个好机会,或许能让他绕过杨通,有机会真正独自一人掌控二道坎的一切。
小王爷当然不明白苏无忧内心的小九九,他只觉得,在如今这个世道,能有苏无忧这样一个忠君爱国的人才已是非常难得了。
思考了良久,他突然叹道:“苏无忧,难得你有这一片赤诚之心。此番众将在二道坎抗击鞑子有功,杨通杨大人作为此地的主官,自然也是功不可没,嘉奖便在近日。
本王有令,特许你在杨通离职后担任此地屯堡官,在二道坎正是修建屯堡,以抗鞑子。”
苏无忧大喜!
担任屯堡官,那就意味着他即将升任千户衔,又往上走了一截。
虽然朝廷并不会因此给他更多的赏赐,但至少在名义上,它可以有更大的地盘,可以招募更多的将士。
小王爷亦是大喜,若是能不多加花费,便能在此地多修建一个屯堡,那对于抗击鞑子的事业可是大大有利。
去年鞑子就差点在安居关突破封锁,进到关内,搞得人心惶惶。
如果能将防线往外移,对于关内而言,无疑是件天大的喜事。
“苏无忧,你放心,本王向你保证,三年之内,你管辖之地不与起科,粮税的事你不必担心。本王也会严令手下,不许对你管辖之地多加徵扰,你只管放心大胆地干。”
苏无忧起身拜谢:“小王爷放心,从今以后,二道坎便是一颗钉子,死死焊在此地,鞑子若想来犯,先从我等尸体上踏过去!”
众人也是一一表态,表示会对苏无忧屯堡一事大力支持。
终于,众人为新堡定下名字,就叫二道坎忠卫堡,取意尽忠职守、保家卫国之意。
苏无忧看着天边晚霞绚丽,不由得心头澎拜。
从今天开始,他终于能够在这个世道,开始轰轰烈烈地干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