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群穿为皇子,老六的我绷不住了!

第101章 和汉武唐皇抢人!

字体:16+-

“自然是要文武结合!”

李世民回道:“大夏现在的局面,应当学习秦朝时的远交近攻。

我们应该联合一些,入侵欲望不是很强烈的族群,用一定的利益和他们达成联盟,然后,集中力量攻打其他联合起来的族群。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

等把强大的族群打趴下之后,我们再修生养息,等待合适的机会,找到恰到的理由,再把那些拿了我们好处的国家一网打尽。”

等待合适的机会,找到恰当的理由……

李轩听到李世民这一套说辞,不由得想起了他的天可汗制度。

好家伙,历史上的老李不就是这样嘛,那些小弟被他灭了多少?

说是接受他们的称臣,可一找到合适的机会,就直接发兵,甚至联合其他国的士兵去讨伐,然后将他们的领土并入大唐。

李世民这招,在唐朝初期和中期,可谓是屡试不爽。

没想到,来到异世界之后,李世民居然想沿用这个办法。

“四殿下,很害怕百姓伤亡过多?”

毒郎中问道。

李世民见周围没有其他人,便由衷说道:

“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水的推动,百姓是国力的源泉,是国家之基石。

本殿下不希望打赢了战争,却死光了百姓,那不是本殿下想看到的。”

一边说的同时,李世民在心里,也不禁回忆起了前世:

【想当年,汉武帝不就是如此么?

若非汉武帝之后的辅政大臣,以及皇帝还行,他何尝不是暴君?

纵然他前期的确为国家做了贡献,可他后期,却几乎让大汉覆灭,让大汉儿郎死伤无数,并发动巫蛊之祸,平白害死了数十万人。

那些百姓,都是谁的父母,又是谁的儿子?】

想到这,李世民不禁叹了口气,继续以汉武帝的事情,提醒着自己。

嗯……

李轩听到这些,心里也默默赞同,汉武帝要不是临死前,做出了一些正确的决定,比如处死了钩弋夫人,任用霍光为辅政大臣的话,那他在历史上的评价,只怕会和李隆基一样了。

唉,只是李世民啊,你这么仁义,让我很难收服毒郎中啊。

李轩不用看,都能想象到毒郎中现在的表情。

从他和汉武帝说话时的语气来看,李轩能够察觉到,毒郎中不喜欢霸道。

那他看中的,可能就是自己的仁道,或者是李世民的王道。

现在,李世民更是用了君舟民水的典故,大大提高了成功率。

毒郎中注视着李世民,心中亦是泛起了惊涛骇浪。

大夏的这些皇子,居然个个都胸有韬略,而且个个都有天子气象……

古今罕见,这实在是古今罕见!

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坚定地选择李轩的毒郎中,这会也不禁犹豫起来。

罢了,等会再考考六殿下,再做决定吧。

毒郎中想着,对李世民说道:

“四殿下的心意,草民已经知晓了。”

说着,亲自打开大门,把汉武帝也给迎了进来:

“二位殿下,草民不是个朝三暮四的人,会择一而终。

因此,我需要慎重地思考一下,到底该选择谁,还请二位殿下给一些时间。”

“这是自然。”

李世民摆了摆手,十分大气的说道。

汉武帝也点了点头:“给你一天时间。”

说着,两位皇子,就告别了毒郎中。

在半山腰时,李世民和汉武帝、赵匡胤,从三条不同的路线下山。

等分散开一段距离后,汉武帝只手一抬,一名汉骁卫出现在了他边上:

“监视毒郎中的一举一动,他若是投靠老四,或者是老五,就杀了他。”

“诺!”

……

“毒郎中,此人若不能为我所用,也断不能留啊。”

李世民思虑再三之后,召来了一名玄甲卫:

“你潜伏在山上,监视毒郎中,若是毒郎中跟了老二,就装成马匪,截杀了他。”

各大皇子纷纷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

草屋内。

李轩从密室里爬了出来,看了一眼毒郎中:

“前辈,你怎么选?”

“那就要看六殿下,怎么答了。”

毒郎中似笑非笑地看着李轩。

李轩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丝邪气。

靠,我刚才只看到了他郎中的一面,还没见过他毒的一面。

这家伙,该不会想着,要是我没答好,就拿我的人头当投名状吧?

李轩毫不怀疑,这毒郎中能干出这样的事情来。

那自己,该怎样答,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李轩飞速转动脑筋,寻找着合适的办法。

思考了大概十分钟后,他回道:

“我也会文武结合,但不会通过给八族利益,来瓦解他们。”

“那要如何瓦解?”毒郎中脸上的皱纹,挤到了一起。

李轩回道:“八族之所以能够齐心,是因为匈奴人最重对昆仑神的誓言,他们彼此之间,都不互相信赖,但都相信匈奴。

因此,我们接下来的重心,就是让匈奴人在各国之间,失去公信力。”

“怎样让他们失去?”

毒郎中觉得李轩说到了点子上,但凡军事联盟,大多都会有弱点,而且都会各怀鬼胎。

可上一次八族之战,匈奴人硬是用他们民族坚守了数百年的昆仑神誓言,发誓匈奴人会出最大的力量,并且拿最少的战利品。

而且,谁要是敢违背盟约,匈奴人必定倾举国之力攻打,这才让八族齐心协力,硬是把大夏打入深渊。

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匈奴人的誓言。

如果,能够瓦解这股誓言的公信力的话,那八族联盟,就不会牢不可破了。

可面对毒郎中的第二个问题,李轩却是摇了摇头:

“我暂时也没想到答案……

在军事沙盘推演的时候,我让匈奴人发誓归还三城,就是想着,能够瓦解他们的誓言公信力,却没想到,匈奴人居然真的还了……

这段时间,我也尝试过很多办法,可匈奴人似乎看出了我的用意,所以一直都非常遵守……”

李轩叹了口气,摆出了一副忧国忧民,却又无能为力的模样。

毒郎中见状,脸上的邪气,也微微少了些。

就在这时,李轩继续道:“可即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