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83:断亲后,真少全家跪求我原谅

第143章 我想先富起来

字体:16+-

一旁的喻可淑忍不住站出来:“我丈夫是纺织二厂的副厂长王子豪,所以我对纺织二厂有些了解。”

“我们纺织二厂是用自家布制作成的衣服,本身的成本极低,我有十足的把握,假货贩子制造奢侈品的成本比我们要高得多。”

作为纺织二厂的家属,喻可淑的这话绝对保真。

众人认真一番,发现张盛的话真的没有错。

如果他想多赚钱的话,直接涨价就好了。

如果当了婊砸还想立牌坊的话,那么私底下卖的奢侈品也应该真货才对。

何宇气愤说道:“领导,既然不是张家兄弟,那一定是我上当了,有人以纺织二厂的名义在卖假货!”

陆美玲也是说道:“查吧,这和偷盛莹服装店的钱有什么区别,而且眼中损害到老板姓的利益,这件事情必须要认真查,而且从重处理!”

此刻的陆美玲已经恨透那些卖假货的家伙了,差点就害得自己出丑,陆美玲就恨死这群家伙了。

周成安问道:“张家老弟,你了解这群卖假货的吗?他们贩卖假货收入如何?”

张盛认真说道:“我找人打听了,贩卖奢侈品的小作坊有很多,可能一个星期才能够卖一件。”

以家庭为单位作坊,制作这么繁琐的服装,需要两三天的时间。

如果裁缝有班可以上的话,只靠晚上的时间,一个星期制作出一件是正常速度。

陆美玲皱起眉头:“如果他们一个星期才卖一件的话,那么数量倒是不多。”

张盛苦笑道:“但这样的小作坊很多,光是我了解到的,就不少于三十家了。”

“三十多家!?”

众人大吃一惊,同时开始仔细盘算起来。

一个星期三十件的奢侈品衣服的话,相当于每天就有四五件流入市场的。

张盛无奈说道:“三十多家是我目前了解到的,没了解的恐怕还有很多。”

“啪。”

周成安猛地一拍桌子:“无耻,这群人和偷吃粮食的老鼠有什么区别!不不不!他么还不是偷,是抢!这是在明抢。”

作为乡一把手,刚刚上任必须有所作为。

而周成安也了解过“盛莹服装店”,毕竟自己管辖的地方,有多少家比较赚钱的个体户还是要了解的。

原本周成安是想要找个机会接触张盛的,希望张盛能够做大做强,把他打造成兴海乡的门面。

毕竟数遍整个乡,即便是首富刘家,赚钱能力都不如张盛。

而且张盛还很年轻,超越刘家是迟早的事情。

没想到今天竟然见到了张盛,而且买好张盛的机会竟然也主动送上门了。

这时,张盛说道:“其实小作坊还好,最关键的就是有一个制衣厂正在仿制我家的衣服,销量极大。”

“普通衣服每天能卖几百件,光靠这些普通服装,每天纯收入就有上千块,而且他每天还能卖掉几十件奢侈品。”

“毫不夸张的说,他靠着仿制我们家的衣服,每天的收入起码上万!”

上万!

在众人都无比震惊的看向张盛。

谁都没想到,在这个万元户都横着走的年代,有人依靠仿制张盛的服装,就能收入上万。

作为秘书的何宇悄悄的看向周成安,发现这位一把手的脸色冷的吓人。

周成安冷声问道:“何秘书,每天收入一万多的脏钱,算不算重罪?”

“算!必须算!”何秘书连忙说道:“领导,我现在就去通知派出所,这件事情必须从严从重!”

“去吧,务必将所有涉案人员全部抓捕!”

何秘书立刻说道:“是!保证完成任务。”

说完,何秘书一点都不敢停留,连忙走出房间。

而这个时候,周成安站了起来,一把握住张盛的手。

“小兄弟,实在是对不起,我也没想到兴海乡竟然出现如此恶劣的案子,我作为乡领导,我心中有愧。”周成安真诚说道。

在张盛连忙说道:“领导不用自责,败类什么地方都有,况且兴海乡民风还是淳朴,只是有些人误入歧途,并非无可救药。”

这话其实就是在给周成安台阶下,不然的话,张盛要求周成安将这些人全部枪毙,也不现实。

周成安笑道:“不错,小小年纪能够如此体量自己的家乡,没有忘本,是个好苗子。”

张盛大言不惭的说道:“我一直有个希望,就是能够带领乡亲们致富,所以我想自己先富起来,才能够带领乡亲们。”

“自己先富起来,再带领其他人!!!”

张盛的这句话,瞬间拨开了周成安心中的阴霾。

从接手兴海乡后,周成安就一直思索,应该如何提高兴海乡的经济。

毕竟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才算是真真正正的功绩。

但是这段时间,周成安思索了很多办法,但发现实施起来都不现实。

直到张盛的这句话,算是彻底的点醒了周成安。

“让张盛先富起来?让张盛先富起来?”

这话犹如魔音不断的回**在周成安的脑海中,在感觉这话说的很对,但却又没有完全理解。

就像是一闪而过的灵光。

周成安问道:“让你富起来可以,但你又如何带领其他乡亲们致富,难道将自己制衣的心得传授给乡亲们?”

“不不不,若是人人都制衣,到时候整个乡里就都是衣服,数量太多就会卖不出去,然后衣服都砸在老板姓手中,这不是帮他们是害他们。”

张盛说道:“我要是富起来,会以服装为核心,打造一系列的生态链。”

生态链!?

对于周成安来说,这是一个相当陌生的词语。

张盛说道:“我会承包大量土地来种植棉花,那么承包给我的村子们将会得到一笔不菲的收入。”

“我种植棉花,需要大量的人手,一些空闲在家的乡亲们会可以打工来赚钱。”

“不仅是棉花,制衣的原材料生意我都会做,或者是自己创建纺织和制衣厂,或者是和纺织二厂合作。”

“这样就需要大量工人,又可能创造出很多岗位。”

“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