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枫眼睑微抬,说道:“请进来。”
不一会儿。
苏佑禹踏入御书房,跪地行礼,恭敬道:“臣,叩见陛下。”
“不必多礼。”秦枫摆手,示意苏佑禹起身,问道:“老师来找我,有事?”
苏佑禹的面容有些凝重,眉宇间的担忧异常明显,沉吟道:“陛下,户部司的账本臣已经看完了。”
“目前,各地城池都处于粮食短缺,房屋破旧的情况,并且黄河两岸多地的堤坝都出现破损,一旦出现暴雨,必定决堤,想要完全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金额不在少数。”
话落。
秦枫和蒙钧相视一笑,丝毫没有紧张和苦恼的模样。
“苏大人,你看看这个。”蒙钧将手中的名册递了过去。
苏佑禹不解。
接过名册,只是简单的看了一眼,顿时大惊失色,“这……这……”
秦枫笑道:“老师,这个金额,足够解决目前大御帝国的财政短缺吗?”
“够!足够了!”苏佑禹兴奋不已的说道:“待陛下登基后,昭告天下,臣便整理好各城池所需,视情况而拨款放粮!”
秦枫满意的点了点头。
苏佑禹能这么说,那就证明他并没有被如此多的金银珠宝而冲昏了头脑,也没有愚昧的心系百姓。
就算秦枫登基为帝,大御帝国境内势必也会有些许城池不予效忠。
比如。
故六国之一的荆国向氏,目前主要活动在平江城,当地的守军并不多,很有可能已经被向氏掌控。
其余故六国的领袖,就算没有掌控城池,或多或少也会影响当地的情况。
另外,南陲地界的赵陀野心勃勃,许久前派人送去调兵文书,既然对方并未率军北上支援,那就证明对方已经有反叛之心。
既然如此,秦枫自然不会傻到向南陲地界拨款放粮!
数息后。
秦枫目光看向蒙钧,突然想到了什么,询问道:“蒙将军,之前让你调查刑部司大牢内关押的官员背景,情况如何?”
蒙钧领会,从怀中又掏出一本名册,递给秦枫,道:“回禀陛下,刑部司大牢内的官员,也不能说是太干净。”
“他们大部分都与李蕴有关,但对于赵嵩的黑色产业以及大肆敛财,并没有直接的参与,顶多是默许。”
停顿半息。
望着正在翻阅名册的秦枫,提醒道:“陛下,名册的最后面还有一些官员,他们都是被赵嵩打入大牢的。”
“哦?”秦枫剑眉微扬,来了一丝兴趣。
被赵嵩打入刑部司大牢的官员,显然并非任何一方的阵营,甚至有可能是反对秦亥登基的存在。
他们居然没有被赵嵩灭口,而是被关押了这么久?
果然。
秦枫看着名册最后面记载的官员情况,证实了内心的猜想,都是一些比较正义凛然的清官。
蒙钧说道:“据他们所说,是李蕴力保住了他们,说是为了以防万一。”
秦枫唇角微微上扬。
身为大御帝国的丞相,不管是看待事物的长远还是对于自身局势的把控,总能留有一线生机,这或许就是他与赵嵩的区别。
之所以保住这些官员,无非是担心自己有朝一日回京,铲除奸佞的时候,能给他争取一丝活命的机会。
只不过。
赵嵩凄惨的死相让他感到了恐惧,只想一心求死得以解脱,也就并未说明大牢内的官员情况。
随后。
秦枫将手中的名册递给苏佑禹,说道:“老师,皇权易主,朝廷局势不稳,正是用人的时刻,这些人就交给你了。”
苏佑禹恭敬的接过名册,点头道:“陛下放心,臣明白!”
就在他行礼准备转身离开之际,突然想到了什么,苦笑一声道:“陛下,臣来此,主要是想问您,打算何时登基?”
秦枫回到龙椅上坐下,随意问道:“老师有何建议?”
“一个月后。”
“一个月后?”秦枫有些讶然,“这么久?”
他还以为苏佑禹会就近选择一个时间让他登基,毕竟,国不可一日无主,越早登基,意外也就越少。
按照苏佑禹的计划。
一个月后乃是冬至之日,乃阴极之至,阳气始生之时,能够顺应阴阳变化,承接上天赋予的阳气,借助阳气上升之势,使国家繁荣昌盛。
根据天象。
冬至的星象格局有利于皇权的稳固和国家的安定,次日登基,可得到上天星宿的庇护,也预示着皇权的正统性。
冬至大如年。
此日登基不但可以昭告天下,皇权正统,还可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强化君权神授之观念。
另外。
不管是农事还是民生,冬至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天,代表着最寒冷的时期即将到来,也预示着来年春天的开始。
听完苏佑禹的阐述,秦枫双手环抱于胸,点头道:“老师不愧是九卿之首的奉常,术业有专攻,考虑的极为周到!”
“陛下言重了。”
苏佑禹拱手行礼,说道:“据臣所知,陛下自碎叶城挥军南下,北方十六城必定还有不服之地,陛下可以趁此时机派兵收服,南方城池亦是如此。”
“同时,也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将陛下即将登基的消息传遍整个大御帝国,主要是借机打探故六国的态度。”
秦枫抬手抚摸着下巴,表示赞同。
故六国在暗地里虎视眈眈,的确是一个隐患,趁此时机如果能将他们逼到明面上,倒也是一件好事。
先清理一波出头之鸟,然后再按照苏佑禹的阳谋之术,邀请六国领袖齐聚,双管齐下!
“有老师相助,实乃大御之幸事啊!”秦枫很是真心的说道。
“报!”
就在苏佑禹受宠若惊,想要还礼的时候,门外传来御林军急促的声音。
身穿甲胄的御林军快步踏入御书房,位于数十步之外,单膝跪地,道:“启禀陛下,城外抓到一名想要混入城内的奸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