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5:神医致富,将妻女宠上天

第159章 西医

字体:16+-

一个中年妇女,满脸堆笑,搓着手说,

“刘大夫,我虽然没啥文化,但是我照顾病人可细心了,洗衣做饭,端屎端尿,我都能干!”

一个年轻姑娘则落落大方地介绍自己,

“刘大夫您好,我叫小芳,刚从卫校毕业,虽然经验不多,但是我学习能力强,吃苦耐劳!”

刘大夫一边观察着她们的言行举止,一边询问一些基本情况,心里默默地评估着。

面试进行到一半,一个身材高挑,穿着时髦的年轻女子走了进来,径直走到张大山面前,递上一张纸,

“我是来应聘的。”

张大山接过纸,看了一眼,眉头微微皱起,

“你这是……西医的资格证书?”

女子扬起下巴,语气略带傲慢,

“没错,我叫林晓婉,毕业于省城医科大学,主修西医临床医学。”

张大山上下打量了她一番,这女子穿着打扮与这个年代格格不入,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傲气,和那些淳朴的乡下人截然不同。

他饶有兴趣地问道,

“林小姐,你一个省城来的大学生,怎么会想到来我们这个小山村的济世堂应聘?”

林晓婉轻哼一声,

“我父亲生意失败,欠了一屁股债,我只能出来打工还债。”

“不过,你们放心,我虽然是西医,但对中医也略有了解。”

林晓婉她环顾四周,简陋的医馆,草药味的空气,让她有些不适应。

“这破地方,真能待下去吗?”

张大山看出了她的不屑,也不点破,只是笑着问,

“林小姐,你说你对中医也略有了解,那你说说,中医的精髓是什么?”

林晓婉愣了一下,她对中医的了解仅限于一些皮毛,哪能说出什么精髓?

她含糊其辞,

“阴阳调和…...望闻问切之类的吧。”

张大山又问了几个关于西医的问题,林晓婉倒是对答如流。

但碰巧的是,济世堂现在就是需要西医。

初步筛选过后,张大山留下了林晓婉和另外两个大夫,一个是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一个是年轻的西医。

刘大夫那边也选定了三个护士,其中就有那个叫小芳的姑娘,还有两个中年妇女。

最终面试环节,刘大夫为了考察候选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特意设计了一些模拟场景。

“小芳,你过来一下。”

刘大夫指着一个躺在病**的“病人”(其实是张二虎假扮的),

“假设这位病人突然昏迷,你应该怎么做?”

小芳虽然年轻,但处理起来却有条不紊。

她先检查病人的呼吸和脉搏,然后大声呼救,同时开始进行简单的急救措施。

另一个中年妇女则显得有些慌乱,手忙脚乱地不知道该怎么办。

“哎呀,这,这可咋办啊!刘大夫,快来人啊!”

刘大夫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她们的表现,心里默默地打着分。

张大山这边,他分别给三位大夫出了一道难题,让他们诊断一个“疑难杂症”。

老中医经验丰富,很快就诊断出了病症,并开出了药方。

年轻的西医也给出了诊断结果,但和老中医的略有不同。

林晓婉面对张大山出的难题,没有丝毫慌乱。

她仔细观察“病人”,眼神锐利,像一只猎豹锁定猎物。

她不紧不慢地询问“病人”的感受,并用她带来的听诊器仔细聆听“病人”的心跳和呼吸。

“心跳略快,呼吸急促,伴有轻微的咳嗽,皮肤干燥……”

林晓婉一边自言自语地分析,一边在带来的小本子上记录着。

她抬头看了张大山和刘大夫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挑衅,

“两位大夫,我认为这位‘病人’并非患了什么疑难杂症,而是单纯的……感冒。”

老中医捋了捋胡须,微微一笑,

“林小姐,你说的没错,这位‘病人’的确是感冒,但这感冒也分风寒、风热、暑湿等等,不知林小姐认为是哪一种?”

林晓婉嘴角微微上扬,

“依我看来,这位‘病人’是风寒感冒,并且伴有轻微的支气管炎。”

老中医和张大山交换了一下眼神,都对林晓婉的判断感到惊讶。

虽然她的诊断结果与老中医的略有出入,但从西医的角度来看,她的诊断也并无不妥。

张大山暗自点头,这个林晓婉虽然傲气,但确实有几分真本事。

最终,张大山决定留下林晓婉和老中医。

老中医自然是经验丰富,医术高超,

而林晓婉的西医背景正好可以弥补济世堂在西医方面的不足。

“林小姐,恭喜你,你被录用了。”

张大山微笑着宣布了结果。

林晓婉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内心却十分激动,

“没想到自己真的能被录用,这破地方虽然简陋,但总比流落街头强。”

至少,她可以在这里赚到钱,还清父亲的债务。

“至于薪资待遇方面,老中医每月80元,林医生每月100元,包吃包住。”

张大山补充道,他给林晓婉开出的薪资比老中医高,一方面是因为林晓婉是西医,在当时比较稀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看中了林晓婉的潜力。

林晓婉听到这个数字,眼睛一亮。

一百块!

这比她在省城打工赚的还要多!

她强忍着内心的激动,故作矜持地点了点头,

“可以。”

“另外,”

张大山顿了顿,目光落在林晓婉身上,

“林医生,你虽然是西医,但在济世堂,我希望你能学习一些中医知识,中医和西医各有千秋,相互学习,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林晓婉有些不情愿,她从小就接受西医教育,对中医嗤之以鼻,认为中医是“伪科学”。但现在寄人篱下,她也不好反驳,只能勉强答应,

“好吧,我知道了。”

第二天,张大山站在众人面前,清了清嗓子,

“各位,咱们济世堂现在也算是正式开张了,以后大家就是一起奋斗的伙伴了。来,都做个自我介绍,互相认识一下。”

老中医当仁不让,第一个站了出来,他捋了捋胡须,笑呵呵地说,

“老朽姓孙,名思邈,行医五十余载,专攻中医,对中医那是情有独钟啊!希望以后能和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