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5:神医致富,将妻女宠上天

第187章 想到了父母

字体:16+-

“咱们这山路崎岖,救护车过来一趟不容易,我觉得可以考虑在几个关键路口设置急救点,”“配备一些基本的医疗设备和人员,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抢救效率。”

镇医院的医生们起初有些不以为然,觉得张大山一个乡下医生,懂什么调配方案。

但听完张大山的详细解释后,他们不得不承认,这个方案确实有可行性。

“张大夫,你这个建议很有价值,我们会认真考虑的。”

领头的医生拍了拍张大山的肩膀,语气中带着敬佩。

就在这时,孩子的父母跌跌撞撞地冲进了济世堂。

看到躺在病**的孩子,母亲顿时放声大哭,父亲紧紧地握着孩子的手,眼眶通红。

“大夫,谢谢您,谢谢您救了我的孩子!”

孩子的母亲泣不成声,对着张大山连连磕头。

张大山连忙扶起她,

“现在孩子的情况还不是很稳定,需要好好休养。”

他详细地讲解了孩子的术后护理要点,并安慰了孩子的父母一番。

孩子的父母还在念着“谢谢张大夫,谢谢您救了我们一家人”时,张大山已经示意了赵小梅带他们安顿进病房。

他面带温和的笑意,但实际上连站着的力气都快耗尽了。

他的眼神扫过人群,忽然停留在了站在角落的小福身上。

小福正低着头用抹布擦拭着手术室门边的血迹,动作比平时慢了不少。

他的脸藏在一片阴影中,显得愈发沉闷。

张大山心里一动,自从这孩子来济世堂后,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小福露出这种表情。

“小福,你怎么了?”

张大山走过去,蹲下身子,语气难得轻软。

小福的手顿住了片刻,然后下意识把抹布攥得更紧了,声音低得犹如蚊鸣,

“没……没事,我就是有点累。”

撒谎的孩子,张大山早已见过太多。

他没有接话,只是拍了拍小福肩膀,拍拍后还特意加了点力,

像是要给对方更多的安抚与安全感。

果然,小福的眼眶颤了一下,攥着抹布的小手微微松开了些。

“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张大山语气平缓,但带着一股坚定,

“你可是济世堂的宝贝,不管什么事,都能跟我们说,瞒着我们的话,只会让我们伤心。”

小福的肩膀猛地一抖,终于抬起了头。

那张稚嫩的小脸上满是纠结,鼻头还有点发红。

他张了张嘴,却像吞了粒石子,硬是说不出话来。

片刻,他的眼泪终于不争气地掉了下来,话语像闸门被打开般泄了出来,

“张大夫,我……我刚刚看到那孩子的爹娘哭成那样,再想想我自己的爹娘……”

“过去的事让人难过,可我就怕有一天,要是我……我要是也出了什么事,是不是根本没人会像他们那样伤心?”

小福越说越哽咽,声音颤抖得像一只被困在雨中的小麻雀。

张大山听得一阵心酸。

他一下子把小福拉近,按住了那瘦小的肩膀,用一贯的从容却带着无可动摇的语气说,

“你胡思乱想什么呢?小福,你记住,不管你的亲生父母在不在,你还是有人疼有人爱。”

“济世堂是你的家,咱们所有人——无论是林大夫、小芳,还有包括我在内,都是你的亲人。”

“家人?”

小福愣了一下,似乎听得有些不可思议。

他的脸上还挂着泪痕,但眼神却露出了一点微弱的光。

“对,”

“虽然你是二虎捡回来的,但叔早就把你当自己家人看待了。”

“济世堂就是你的家,我们都是你的亲人,以后谁要是敢欺负你,你就告诉叔,叔帮你揍他!”

“你要是出了事,济世堂的每一个人、都会心疼得睡不好觉,不信你试试?”

张大山故意板起脸,做出一副凶狠的样子。

小福破涕为笑,哽咽着点点头。

“我知道了……”

张大山看着小福,心里一阵柔软。

这孩子虽然身世可怜,但性格却十分乐观开朗。

他揉了揉小福的脑袋,笑着说道,

“好了,别哭了,像个小花猫似的,去把院子扫干净,等会儿叔教你认药材。”

小福一听,立马来了精神,抹了抹眼泪,兴冲冲地跑去拿扫帚了。

看着小福忙碌的身影,张大山欣慰地笑了笑。

张二虎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儿,手里拿着抹布,仔仔细细地擦拭着手术室里的器械。

王三和李二则在旁边收拾用过的药材和绷带,动作虽然笨拙,却十分认真。

“二虎哥,你说大山哥咋这么厉害呢?啥病都能治好。”

李二一边叠着纱布,一边满脸崇拜地问道。

张二虎得意地扬了扬下巴,

“那可不,我大山哥可是神医!”

他正准备吹嘘一番张大山的光辉事迹,却被王三毫不留情地打断。

“你小子轻点,这些器械金贵着呢!”

张二虎瞥了一眼哼小曲的王三,没好气地说道。

“嘿嘿,知道了二虎哥,我这不是高兴嘛,今天这台手术,我可是全程参观了,大山哥真是太厉害了!”

王三挠了挠头,脸上洋溢着崇拜之情。

收拾完毕,三人锁好济世堂的大门,各自回家。

张大山回到家,饭菜的香味扑鼻而来,小花正眼巴巴地望着门口,

看到张大山回来,立刻欢呼着扑了上去,

“爸爸,你回来啦!”

李秀兰从厨房端出最后一道菜,笑着说道,

“大山,快洗手吃饭吧,今天做了鱼。”

晚饭后,张大山给小花讲了几个“从前有个地方……”的故事,

小花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

“大山,我觉得小福这孩子不错,聪明又勤快,对医术也很感兴趣,你可以考虑培养他。”李秀兰提议道。

“嗯,我也注意到了,这孩子确实有灵气,明天开始,我就多带带他。”

第二天清晨,张大山早早来到济世堂,林晓婉已经开始给病人看诊了。

“晓婉,昨天那个小病人怎么样了?”

张大山问她。

“精神好多了。”

林晓婉回答道。

张大山点了点头,正准备去药房看看,却看到小福背着一个小药篓蹦蹦跳跳地跑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