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5:神医致富,将妻女宠上天

第48章 好好学习医术

字体:16+-

李秀兰的睡容恬静而安详,小花的小脸蛋红扑扑的,煞是可爱。

他俯身在小花的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然后又轻轻地吻了吻李秀兰的额头。

他吹灭油灯,脱掉外衣,轻轻地躺在**,将小花搂进怀里。

李秀兰似乎感受到了动静,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看到是张大山回来了,便轻声问道:“回来了?”

张大山点点头,轻声“嗯”了一声,然后将李秀兰也搂进怀里,一家三口相拥而眠。

尽管身体疲惫,但张大山却仍然难以入睡。

赵铁柱母亲的病情让他感到担忧。

中风可不是小病,一个处理不好就会留下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他开始在脑海里一遍遍地回忆着医书上关于中风的记载,思考着如何才能更好地治疗这种疾病。

他想起前世自己身为神医,曾治疗过无数疑难杂症,也包括中风。

他记得有一种针灸疗法,可以有效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对治疗中风有奇效。

只可惜,他现在空有记忆,却没有前世那般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

“看来我得更加努力地学习医术了。”

张大山暗暗下定决心。他想起刘大夫的医术高明,或许可以向他请教一二。

轻轻地翻了个身,生怕吵醒身旁的妻女。

他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各种药材的名称和功效,以及各种针灸穴位的位置和作用。

仿佛又回到了前世,置身于浩瀚的医学海洋之中,不断地探索着生命的奥秘。

张大山努力清空思绪,好让自己尽快入睡。

他侧过身,面向李秀兰和小花,伸出手轻轻地将小花露在外面的手臂掖进被子里。

李秀兰睡得很沉,呼吸均匀而绵长。

张大山凝视着她的脸庞,月光下,她的眉眼显得格外柔和。

他心中充满了对妻女的疼爱,也更加坚定了他要好好学习医术,保护家人的决心。

第二天清晨,鸡鸣声将张大山唤醒。

他小心翼翼地起身,尽量不发出任何声响。

穿好衣服后,他轻轻地走到灶房,开始生火做饭。

“大山,你今天怎么起这么早?”李秀兰揉着惺忪的睡眼,走到灶房门口。

张大山回头看了一眼李秀兰,笑了笑:“今天去镇上有点事,想早点回来。”

他将烧好的热水倒进盆里,“洗把脸,准备吃饭了。”

李秀兰走到水盆前,掬起一捧水洗了把脸,然后走到灶台边,帮着张大山一起准备早饭。

“小花还没醒吗?”张大山问道。

“没呢,让她多睡会儿吧。”李秀兰说着,将一碗热腾腾的粥放在桌子上。

两人吃过早饭后,张大山便出门了。

张大山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在通往济世堂的乡间小路上。晨曦微露,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路旁的野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晶莹的露珠在花瓣上滚动,反射着朝阳的光辉。远处,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张大山来到济世堂,推开虚掩的木门,一股熟悉的药香扑面而来。刘大夫正坐在柜台后,翻看着一本厚厚的医书,见张大山进来,便放下手中的书,笑着说道:“大山,今天来得挺早啊。”

张大山笑着“反正也没什么事就来了。”

不一会儿,两人顾不上休息,便开始忙碌起来。

改良后的感冒药供不应求,抓药、煎药的伙计们更是忙得脚不沾地。

张大山一边熟练地抓药,一边还要应付各种各样的病人。

一位身材瘦弱的老汉颤巍巍地走到张大山面前,哆嗦着说道:“大夫,我这老寒腿又犯了,疼得厉害,您给瞧瞧。”

张大山连忙扶着老汉坐下,仔细地为他诊脉。

“大爷,您这寒腿是老毛病了,得慢慢调理。”

张大山一边说着,一边在药方上写下几味药材,

“每日三次,忌食生冷辛辣之物。咱们这边也有熬药区”

老汉接过药方,感激地点了点头,

“谢谢大夫,谢谢大夫。”他颤颤巍巍地走到柜台付了钱,然后拿着药包离开了济世堂。

张大山刚送走老汉,一个年轻的妇人抱着一个哇哇大哭的孩子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大夫,大夫,你快看看我家孩子,这都烧了一天一夜了,怎么也不退烧!”

张大山连忙接过孩子,用手摸了摸孩子的额头,滚烫。

“孩子发烧很严重,得赶紧退烧。”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药箱里取出银针,准备为孩子针灸退烧。

“大妹子,你别着急,我先给孩子扎几针,很快就能退烧。”

张大山安慰着焦急的母亲,手上的动作却丝毫不慢。

他手法娴熟,银针精准地刺入穴位,孩子很快就停止了哭闹,呼吸也渐渐平稳下来。

“大夫,真是太谢谢你了!”

年轻的妇人看到孩子的症状有所缓解,激动地握住张大山的手,

“你真是神医啊!”

张大山笑了笑,“大妹子,不用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

他再次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

“孩子退烧后,要多注意休息,饮食要清淡,过几天再来复诊。”

送走了年轻妇人,张大山又接诊了几位病人,都是些常见的头疼脑热、咳嗽感冒之类的病症。他前世虽然是神医,但在这个时代,他也只能用一些简单的药方和治疗方法,毕竟条件有限。

这时,一个衣着华丽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他身后跟着两个仆人,手里还提着一些礼品。

“请问张大夫在吗?”中年男子走到柜台前,客气地问道。

张大山连忙放下手中的药材,走了过去,

“我就是张大山,您有什么事?”

中年男子连忙拱手行礼,“张大夫,久仰大名!在下姓李,是城东李员外的管家。

我家员外前些日子得了重病,四处求医问药,都不见好转。

后来听闻张大夫医术高明,特地让我备上薄礼,请您到府上为员外诊治。”

张大山一听,心中暗自思忖:李员外?这可是城里有名的富商,家财万贯,如果能治好他的病,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而且,这对他开的药铺也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