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5:神医致富,将妻女宠上天

第88章 牛奶过敏?

字体:16+-

第二天天还没亮,张大山就起了床。

他简单的洗漱了一番,然后便去济世堂

张大山推开济世堂的门,发现刘大夫早已在药房里忙碌着。

“大山,你来了。”

刘大夫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疲惫,眼底却闪烁着兴奋,

“我刚刚把这几天义诊的病历都整理出来了,发现了不少疑难杂症,有些我实在想不明白,想和你一起探讨一下。”

张大山笑着点点头,

“好啊,刘大夫,我正有此意。”

两人一头扎进了药房,开始了他们的医学探讨。

张大山将昨天义诊遇到的一个特别的病例拿了出来。

“刘大夫,你看这个老奶奶,她头痛了多年,吃了很多药都没用。我给她把脉时,发现她气血两虚,肝阳上亢,但又夹杂着一些寒邪。”

“这病症真是复杂,我试着给她开了几服药,效果却不明显。您说,这该如何是好?”

刘大夫接过病历,仔细看了看,又细细地品味张大山写的病因分析。

他眉头紧锁,缓缓地说,

“大山,你说的不错,这个病确实比较复杂,不能单从表面症状入手。”

“我认为,她这头痛可能是多年积劳成疾,气血虚弱,无力推动气血上行,再加上肝阳上亢,就会出现这样的症状。”

“刘大夫说的有道理。”

张大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那我们该如何治疗呢?”

“我认为,应该从补气血入手,兼以平肝潜阳,再适当加入一些祛寒的药物。”

刘大夫提议道,

“可以试试用当归补血汤加减,配合天麻钩藤饮,再加一些细辛,川芎之类的祛寒药物。”

张大山眼一亮,

“我觉得,还可以加入一些滋阴的药物,比如枸杞、女贞子。这样既能补气血,又能滋阴养液,更好地平衡阴阳。”

“你提议很好,这滋阴养液能更好的协调阴阳!。”

刘大夫赞赏地看着张大山,

“咱们就按照这个思路,再仔细斟酌一下药量,争取给老人家开一副效果最好的药方。”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对这个病症进行了深入地剖析,从病因到治疗,再到用药,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不知不觉,天色已经大亮。

张大山伸了个懒腰,感觉神清气爽。

“刘大夫,我们现在整理整理这些病理分析,等下次的义诊的时候,可以教导王三他们一些经验。”

刘大夫点了点头,“确实要好好整理一下。”

两人便开始将本次义诊中遇到的疑难杂症都记录下来,并附上他们的治疗方案和心得体会。

“刘大夫,你看这妇科疾病,在山村真是常见。我总觉得给她们开的药方,效果还是不够理想,我得再仔细琢磨琢磨。”

张大山翻看着一本治疗妇科疾病的书籍,眉头紧锁的说道

“山区妇女常年劳作,容易气血亏损,内分泌失调,加上生活习惯不好,自然容易得妇科病,咱们得多想一些办法。”

刘大夫也深有感触地说道。

张大山点了点头,继续翻看着书。

这本书详细地讲述了各种妇科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他一边看,一边结合21世纪的治疗方案,不断进行思考和总结。

“刘大夫,你看这个方子,四物汤,专治血虚,在妇科方面用处很多,是不是可以用在这些妇女身上?”

张大山指着书中一处方剂,若有所思地说道。

“嗯,四物汤是经典方剂,药性平和,很适合调理妇女的身体,不过,这还得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病症,应该进行合理的加减。”

刘大夫赞同说道。

很快便找到了更有效的药方,他激动地说道,

“有了,刘大夫,我找到一个改良的四物汤,配合上一些活血理气的药材,应该能更好的针对妇科疾病,等下试一试。”

刘大夫哈哈一笑,

“大山啊,你真是个天才!你这医术,真是让老朽汗颜啊!”

张大山谦虚地笑了笑,

“刘大夫,您过奖了。我只是多看了一些医书,做了一些总结罢了。”

两人又继续投入了研究,仔细地推敲着每个细节。

正当两人忘我研究之际,王三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

“大山哥!大山哥!不好了!出大事了!”

张大山皱着眉头看着风风火火的王三,心里有点不悦。

他平时稳重,怎么今天这样慌张。

“王三,什么事,这么慌张?”

王三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出大事儿了!昨天那个肚子疼的小孩,又复发了!”

“什么?!”

张大山脸色一变,连忙追问道,

“怎么会复发呢?昨天不是已经好转了吗?”

王三摇了摇头,

“我也不知道,今天一大早,他娘就抱着孩子冲到药铺来了,哭得稀里哗啦的,说孩子又拉肚子,又发烧了。”

“走,赶紧去看看!”

张大山连忙放下医书,和刘大夫一起,跟王三来到了前堂。

此时,那孩子的母亲正抱着孩子,焦急地等待着。

孩子脸色苍白,嘴唇干裂,呼吸急促,显然是又开始高烧了。

张大山连忙上前,给孩子把脉。

“脉象虚弱,伴有寒邪入侵。这病症有些棘手。”

张大山眉头紧锁,转头对刘大夫说道,

“刘大夫,孩子的情况不太好,赶紧准备银针和退烧药。”

刘大夫点了点头,连忙去准备东西。

“大姐,你别着急,我们一定会治好你的孩子的。”

张大山一边安慰着孩子的母亲,一边开始为孩子施针。

他拿出银针,熟练地对准孩子的穴位,小心翼翼地扎了下去。

扎完针后,张大山又开始给孩子喂药。

他不厌其烦地哄着孩子喝药,就像在哄自己的女儿一样。

张大山转头,看着孩子母亲,

“大姐,您先别着急,现在孩子的情况暂时稳定了,我想问您一些问题,您一定要如实回答我。”

孩子的母亲点了点头,看着张大山,用嘶哑的声音说道:“大夫,你问吧,只要能救我孩子,我什么都愿意说。”

张大山点了点头,

“昨天晚上,孩子都吃了些什么东西?家里环境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孩子母亲回忆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