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伏龙如今麾下的金丹修士,散修和仙门修士加在一起,一共有二十六个。
原本,灵剑门等三大金丹宗门加在一起,也就只有五个金丹修士。
外加一名金丹散修,北郡之地,不算原先朝廷和仙道盟的诸多金丹修士,和元婴修士外,最高战力也就是六尊金丹修士。
但在服用了他赏赐的丹药后,许多卡在筑基巅峰的修士,都突破到了金丹期。
至于筑基期修士,已经突破五百。
练气期修士更是已经超过两万,其中有一半,都是近期从信众之中挑选,然后由他亲自入梦传授修行法的新修士。
所有人都是他的虔诚信徒,一道有人背叛,他可以第一时间知晓。
外加,有敖峒和青霜娘娘这两座,映照境的神祇手持圣器坐镇。
纵使他进入北国之后,暂时走出了神域范围,他对大本营也不至于过多挂念。
“我给了敖峒和青霜圣器,你心中可曾有所不愤?”
赵伏龙看向走在左侧,落后半个身位的紫霞元君。
此刻的两人,已经显现出了身形。
普通人,包括元婴之下的修士,如果没有特殊天赋或神通,都看不出他们是香火神祇。
他们如正常人一般,从清平县关隘,走进了北国境内。
“主君自有深意,若非主君眷顾,紫霞此生恐是都无缘映照境,甚至于在几月前便已身死道消了。”
紫霞元君含笑摇头。
“相较于其他人,你我之间是朋友,若心里有什么话,尽可告知于我,至于圣器,待过几日,我会为将秋水剑提升到圣阶。”
赵伏龙自然清楚,以她的性情,并不会因为没有得到圣器而心里不平衡。
但身为上位者,紫霞元君又是他最为看重的下属,两人更是有着同患难的情意。
因此,尽管知晓她心中看得开,他也要给她吃颗定心丸。
“嗯?多谢主君。”
紫霞元君怔了下,对于赵伏龙会给她圣器并不感到意外。
而是对赵伏龙能够将灵器,提升为圣器感到诧异。
“前方十里处,便有一座小镇,镇内有着一尊邪神,我们去斩了祂。”
赵伏龙含笑点头,而后转移了注意力。
相较于大燕,北国在边疆地区的投入明显更大。
不仅关隘处的驻军数量,在大燕之上,官道也修得比大燕那边宽了一倍有余。
毫无疑问,北国对大燕是有动兵意向的。
若非有戮神殿作祟,恐怕早已有千万大军挥师南下。
“主君,北国是目前天下一流皇朝之中,唯一一座由一座小部落,在短短百年内扩张为一座皇朝的强国,于两百年前立国,八年前若非戮神殿作祟,恐怕都已一鼓作气覆灭了大燕。”
紫霞元君边走,边为赵伏龙讲解着,关于北国的信息。
虽说她对近期的北国形势不了解,但她生前,对大燕周边的国际形势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哦?百年时间,由一座部落成长为皇朝,那座部落有何特殊之处?”
赵伏龙闻言,不禁来了兴趣。
“两百年前,北国疆域之上有着十余座中等皇朝和小型王朝,北国皇族只是其中一座小型王朝境内的下属部落,人口两万余。”
紫霞元君娓娓道来。
北国的崛起,是从一次天外陨石坠落,改变了那个部落整体天赋,激发了远古血脉开始。
如今的北国高层,虽然皇族部落的人数只占据三分之一,却都是数得着的顶尖战力。
中坚力量,如金丹期和元婴期,北国皇族部落的人数更是占据了近半。
皇族部落的人数,也从两百年前的两万余人,突破到了如今的五百余万。
几乎人人都是修士。
且由于觉醒了远古人王血脉的缘故,强者辈出。
之所以在戮神殿作乱的情况下,还能能稳稳压制着大燕。
让大燕时刻担忧着,北国会突然挥师南下,主要是北国有着十二尊大乘真仙坐镇,其中七尊都是出自皇族部落。
而大燕,朝廷和仙门加在一起,也不过只有七尊大乘真仙而已,且人心不齐。
北国虽然从建国到迅速崛起,至今不过两百年历史。
但朝廷和各大仙门却相处融洽,由于皇族部落有着足够的自信,因此对仙门的限制很少。
只要不做伤天害理之事,不叛国,皇族部落几乎不会干涉仙门。
甚至于,皇族部落与仙门发生利益冲突时,皇族部落还会主动退让些许,以表诚意。
也是因此,北国仙门与皇族部落之间非但没有矛盾,反而仙门很乐意看到皇族做大,继续开疆拓土。
北国的国号只有一个“北”字,但无论是仙门还是普通民众,都喜欢称呼北国为“仙北皇朝”。
国号的由来,倒是还有几分浪漫。
据说,乃是北国开国之君的一生挚爱,名字中有一个北字,开国之君也对她的爱称也是“北儿”。
但在即将立国之际,“北儿”渡劫时受了重创,修养月余后终究是无力回天。
她在香消玉殒之前,叮嘱北国开国之君一定要善待百姓,莫要像古史上的那些皇朝一般,开国之前高呼为了天下苍生。
立国之后,坐稳了天下,便视黎民百姓为牛羊。
因此,北国开国之君,废除了原定的国号,更改国号为“北”。
“若是没有戮神殿作乱,北国或许会统一天下。”
赵伏龙听完,心中颇为有些感慨。
“嗯,北国开国之君,据说初入大乘期之时,就斩杀了一座化神后期的存在,后续自皇族部落走出的修士,于同境之中大多都是天才级别的存在,他们之中的天才,放在仙门之中更是天骄级别的存在,更别说他们之中的天骄级存在了。”
紫霞元君点点头,并不掩饰自己对北国的认可。
无论生前身为大燕仙门弟子,还是如今成为神祇,她都很少会遮掩自己的真实想法。
“此行好好考察一番,若皇族部落真如传言中那般,我在不久的将来,倒是可以给他们一番机缘。”
赵伏龙含笑开口。
他对北国的管理政策很感兴趣,对北国开国之君,也有因为那则故事,有了几分好感与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