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之后,我权倾天下你后悔了?

第14章 风雨飘摇

字体:16+-

反贼共计五万三千人,留下一万三千人围困照县,反正杨策不应战,这一万多人足够了。

四万人攻打郡府,就算用人命填,也能填死那几千守军。

计议已定,当即开始准备,天黑后便出发。

几个首领笃定可以一举拿下郡府,怕被卢宽抢了功劳,一致赞成留下他围困照县。

四万反贼急行军一夜,天明时分到达郡府,王丙得到消息爬上城墙一看,满眼都是乌泱乌泱的人头,顿时吓得头皮发麻。

当场就想开城门投降。

好在仅存的一丝理智告诉他,不战而降是诛九族的大罪,怎么也得先应付几天。

王丙下令全员守城,征调民夫辅助,一时间喊杀声惊天动地。

好在郡府的防御指数不低,暂时还能抵挡一阵,就让他们先守着,自己心烦意乱回到住处。

“大人,我们怎么办?”

两名参将是他从老家带出来的亲信,也是吓得不轻,关起门来赶紧向他讨主意。

怎么办,他也想知道怎么办。

城外反贼少说也有几万,别说是反贼,就是几万头猪,砍也要砍上几天。

守,肯定是守不住的,降,九族都得被诛。

逃……城外被反贼围得水泄不通,连只苍蝇都飞不出去,让他怎么逃?

王丙举棋不定之际,救星来了。

“方掌班,您,您怎么进来的?”

方贺没理他,径直在主位坐下,开口便是训斥。

“废物,让你弄些银钱,你却贪得无厌把民乱逼出来了,你脖子上那玩意是尿壶吗?”

王丙张了张嘴,没敢辩解,哭丧着脸跪下了。

“请方掌班救命,我不想死。”

谁都不想死,但想保住九族性命,唯一的办法就是他战死。

王丙是方贺私底下培养的人才,不归天地会管,暂时也舍不得让他死。

恨铁不成钢地瞪他一眼。

“你不想死就让别人替你去死,总得死一个,这点道理都不懂。”

替他死?

郡城之中谁的分量能和他平起平坐?

就只有郡守李长儒了!

王丙眼前一亮,一个头磕在地上。

“多谢方掌班指点,救命之恩没齿不忘。”

让李长儒当替死鬼,也需要一些技巧。

王丙先是表现得出奇坚定和英勇,亲自爬上城墙指挥作战——其实只是守城,有反贼进攻往下扔石头、擂木,没什么可指挥的。

但态度得做足。

吃喝也都在城墙上,有人劝他回去休息,他把劝说之人打了一顿。

“本将受命于陛下,自当与众将士一同死守郡府,以报陛下天恩!”

话说出去了,也的确守了一天一夜,却累得晕倒在城墙之上,被军医强行扶回住处休息。

勇将的戏码作足,王丙又演起了忠将,撑着病体前往李长儒府上,跪在大门外求他亲自出面安抚民心。

李长儒在府中也如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安。

眼看到了告老还乡的年纪了,原以为装聋作哑混到任期结束,就能乞骸骨回乡,颐养天年。

王丙等人互相勾结,盗卖军粮、卖官、泄露考题……如此种种他都心知肚明,只是不想管,收些好处只能告老了。

谁成想这些百姓不省事,竟然反了!

管事劝他不能闭门不出,至少露个面,表现一下他对平乱的关心,他也不予理会。

王丙却闹到门前来,管事再次劝他,出去见一见,装病晕一晕,好歹搪塞一二。

李长儒不敢出去,王丙心思歹毒,谁知他突然来这么一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万一逼他去守城……

他怎么守得住?

与其因守城不力获罪,索性不趟这滩浑水。

“不见不见,就说我病的快咽气了,让他赶紧滚蛋。”

管事无奈,到门前照着李长儒的意思转述一遍。

不等他说完,王丙高喊一声“某宁愿背负以下犯上之骂名,也不能置百姓于水火不顾”,一头冲进李府。

他带来的侍卫都有几分功夫在身上,连忙追上去劝阻,管事想阻挡,被撞得摔倒,爬起来招呼家丁。

“快快,拦下他们,不要让他们惊扰到老爷!”

李府家丁追在后面,却哪里还追得上。好不容易追到书房,王丙脖子里绑着条鲜血淋漓的帕子被侍卫扶了出来。

另有两个侍卫架着李长儒直奔城墙。

据王丙的侍卫所说,王丙冲进书房后,跪求李长儒出面安抚民心,李长儒说什么都不同意,气急败坏用挂在墙上的长剑砍伤了王丙。

但王丙为了大局着想,不追究李长儒砍伤他的事,只求李长儒带守军和百姓一起守城。

王丙重伤,自然不能指挥了,只能回家养伤。

有了前一天的铺垫,没人怀疑此事真假。

可怜李长儒年近古稀,被架在城墙上顶风冒雨指挥,还没人念他个“好”字。

“殿下,李长儒年事已高,恐怕坚持不了几天。”

“嗯。”

杨策倚在凭几上,闭目沉思,陈雪凝不敢打扰,轻手轻脚取出荷包中的檀香,打算去去房里湿气,却听他忽然开口。

“卢宽那边可有话说?”

陈雪凝愣了愣。

“还没有消息。”

杨策起身活动筋骨,示意她不必焚香。

“宋南天已经来到山东,他也该出现了。”

陈雪凝不知他是在自言自语,还是和自己说话,也不知他说的“他”又是何人,斟酌着回道。

“各处都有人盯着,一有消息便会送来。”

杨策看着她,淡淡笑了笑。

“你很好。”

这是在……肯定她?

陈雪躬身一礼退出门外,轻轻吁了口气。

她一直担心杨策会误会她,更担心杨策会误会大长老,天地会经不起折腾了,所以来到杨策身边后,一直谨小慎微,总算努力没有白费。

京城的雨停了。

皇帝站在台阶上看小太监们清理院中积水,目光却透过他们,停在虚空之处。

“也不知道山东情况如何了。”

秋公公轻声安慰。

“镇北王亲自带兵,大捷不在话下。”

但愿如此。

皇帝收回视线。

“传徐将军到御书房,朕和她说说话。”

杨策为他去山东受累,他也要为杨策做点什么,比如敲打徐清梦,让她不要拖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