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景没有习过武,就算有,连对方何时潜入房中都没有察觉,显然也不是对手。
既然不是对手,索性也不做无谓的挣扎了,缓缓伸开双臂,示意自己不会反抗。
“对方给你多少银子,我出双倍,赎命。”
卢景确定自己没有得罪江湖人士,除了报仇,也没有做任何伤天害理之事,所以推断是刘家买凶杀他。
“别动。”
“我们有我们的规矩,岂是几两银子就能更改的?”
没有马上动手,说明有得谈。
卢景暗自松了一口气。
“世上没有收买不了的人,只看出不出得起价钱。”
卢景遇刺身亡,忠亲老王爷心疼得不行,拄着先帝赏赐的龙头拐杖闯上早朝,老泪纵横要求皇帝下旨严查凶手,为卢景报仇。
不论卢景是怎么坐上侍郎之位的,毕竟是朝廷命官,岂是谁想杀就能杀的?
皇帝安抚忠亲老王爷一番,下旨着刑部限期破案。
刑部尚书头都大了,这没头没脑的怎么查。
但圣命难违,再难查也要查。
而且要轰轰烈烈地查。
先是关了城门禁止内外交通,又是挨家挨户查找可疑人物。
京城人口数十万,门禁一天不开,菜蔬、柴火等等日常所需便断了供给。
连着门禁三日,有钱人还能凑合,百姓先熬不住了。
几个年轻人一鼓动,拖老携幼跑到刑部门外叫屈。
民乱怎么来的?
就是这么来的。
刑部尚书慌不迭跑进宫中禀报,请皇帝决定如何处置。
山东郡的前车之鉴水灵灵摆在那里,皇帝明知是刑部尚书故意为之,暂时却也只能以平息民愤为要,收回限期破案的旨意。
刑部尚书回到衙门,师父、长随争着称赞。
“还是大人的手段高明,让陛下也说不出什么来。”
“大人这一手实在是高啊。”
刑部尚书得意一笑,命长随通知五城官马司解除门禁。
嘴上黄毛还没褪尽的小子,也敢在他这位三朝元老面前耍威风?
限期破案,这下看他还怎么限。
不出意外地,皇帝又跑来镇北王府吐苦水。
而且打定主意晚上不走了,特意赶在宵禁前出宫,到镇北王府时宫门已经落钥了,看杨策还怎么赶他回去。
杨策对他的小心思哭笑不得,听了半天他骂刑部尚书,骂其他表面恭敬,阳奉阴违的大臣。
“要不你先喝口水,再继续说。”
“对了,厨子的鸡汤面做得很是可口,要不让厨房送两碗来?”
皇帝吐槽半天,心里的不平之气消得差不多了,也的确饿了,便点了点头。
两人对坐在矮榻上,一人面前一大碗鸡汤面,几碟清淡小菜,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皇帝吃得却格外顺心。
“唉,只有在四哥这里,我才能踏踏实实吃顿饭。”
皇帝吃饱了,起身消食。
欲戴皇冠,先承其重,这是每个皇帝都要承担的,杨策不予置喙,问起他弱冠礼的事。
“父皇驾崩不足三年,按民间的习俗还在孝期,就不办什么弱冠礼了。”
“正日子往宗庙给祖宗嗑几个头完事。”
“到时三哥也会回来,四哥陪我一起去,咱们兄弟好好聚一聚。”
上了玉牒的共有七名皇子,活下来的只有三皇子杨箐,四皇子杨策,还有一个就是皇帝。
杨箐和杨策相差五岁,中间有数位皇子皇女胎死腹中,或出生没多久便夭折,所以没有上玉牒,大皇子和二皇子也是在那几年里相继夭折的。
后来查出是杨箐的生母所为,目的自然是扶杨箐坐上太子之位。
先帝震怒,严惩了杨箐的生母,并且彻底将杨箐排除在太子的人选之外,早早封了吴王,打发到藩地去了。
要说杨箐也是无辜,他生母残害皇嗣时,他还不到五岁,能懂什么太子不太子的。
但有这样的生母,先皇对他生了隔膜,也是人之常情。
杨箐倒也安分,在藩地待着不显山不露水,除了年节下给先帝递封请安折子,几乎没有存在感。
先帝驾崩时,杨箐回京奔丧,对比自己小了好几岁的皇帝十分恭敬,也出了不少力,所以,皇帝对他说不上亲厚,却也没有什么成见。
弱冠礼对男子是很重要的日子,标志着少年时期结束,真正长大成人了。
杨箐回来祝贺是人之常情。
原主的记忆里,对杨箐的印象很少,杨策也想见见这位差点当上太子的三哥。
吴王在皇帝弱冠礼前一天抵达京城,皇帝不能亲自迎接,这个任务就落在杨策身上。
杨箐容貌有五分像先帝,浓眉大眼,身材修长,称得上美男子。
远远看见杨策背后,代表皇帝的明黄旗,连忙翻身下马,跪拜谢恩。
杨策下马近前扶起,先传了皇帝口谕,政务烦恼,请杨策代表他迎接之类的。然后才是自己问好。
不止杨策对杨箐好奇,城中百姓听说吴王进京,纷纷走上街头看热闹。
兄弟二人并骑入宫,见到皇帝后自然又有一番寒暄,晚上皇帝赐宴,杨策作陪,为杨箐接风。
当晚皇帝留两位兄长在宫中歇息,次日清晨一同前往宗庙祭祖,之后二人又向皇帝祝寿,吃过寿酒寿面。
到晚间皇帝还想留二人多住一晚,杨箐却说不合理法,坚持要回吴王府去。
皇帝只得放人,却不舍得这么快让杨箐回藩地,下旨命他年后再回去,有空便召他进宫说话,没空时,杨箐也不会主动进宫要扰。
杨箐性格沉稳,进退有度,对皇帝恭敬中不失亲切,对杨策随和礼让,不失长兄风范。
实在让人想挑错都难。
却也因此,杨策觉得他有点假。
世上万事万物都有不足之处,杨箐也不可能是例外。
不过,杨箐的确没有任何不合规矩的地方,杨策也不好无端调查他,只能暗中提防。
新年期间,三兄弟几乎形影不离,百官都猜皇帝是想拉杨箐当帮手,压制他们。
还真教他们猜对了,皇帝的确有这个打算。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我打算请三哥留在京城,四哥,你说我给三哥封个什么官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