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静雅听到这里,心内已经接近于崩溃。
连忙跪在了地上。
“陛下,他胡说,一个倭国这样小小的国家出来的人。”
“不能轻信啊陛下!”
女帝面沉似水的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苏静雅,缓缓开口。
“不可轻信?!朕看你刚才比谁都信他的话!”
“现在怎么了?又不能轻信了?”
“苏静雅,你为何如此这么说呢?能不能给朕个解释?”
苏静雅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应答了。
想想就是这个样子的,当本田一雄指着龙兴和郑毅骂屠城禽兽不如的时候,你拿他的话当证据。
当证据对你不利了,你却说这个人证不可信...
到哪,这样的事情都是不占理的。
女帝这么想,周围的大臣也都这么想。
但却无能为力,因为他们的手中并没有其他的证据。
此时,郑毅再次站了出来。
“陛下,我还有个证人来对本田一雄的话进行佐证。”
女帝眼前一亮,冲着郑毅一摆手。
“请上来吧。”
郑毅冲着门外的太监挥了一下手。
太监告知门外等候之人。
两名锦衣卫带着一名看上去非常瘦弱的老太太走上了大殿。
这个老太太显然是没来过这样的地方,没看到过如此之大的房子。
不禁瞪大了眼睛东瞧西看。
被两名锦衣卫搀扶着走到了大臣的人群之中。
看到女帝威坐在龙椅之上。
赶紧跪下来磕头。
女帝冲着旁边挥了一下手。
一名太监抬着一把椅子放在了老太太的面前。
“坐下说话吧!”
老太太叩谢圣恩之后,坐在了椅子上。
女帝此时显得比和这帮大臣说话要语重心长很多。
“老人家,请问您是海滨城人士吗?”
老太太点了点头。
“是的,陛下。”
“那您能跟我说说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吗?”
提到这里,老太太顿时神伤了起来。
慢慢叙述起这些天发生的事情。
当提到倭国流寇入侵之后血洗海滨城的时候,眼神中散发出了极度的悲伤和仇恨。
仿佛自己如果在年轻几十岁,要和那帮畜牲拼命一样。
听得在场的大臣无不心酸落泪。
老太太讲完,大臣们全部义愤填膺。
这样惨无人道的事情,不论是奸臣还是忠臣,全部群情激愤了起来。
“陛下,这倭国的兔崽子们简直是欺人太甚。”
“毫无人性,毫无人性啊!陛下,我冒死请柬,我大乾派兵攻打倭国,让倭国从我们临海的版图上消失!”
“陛下,倭国流寇不处,难平我等心中怒火!难慰海滨城十万名黎民冤魂!难保我大乾江山社稷稳固!难消我大乾儿女仇恨啊陛下!”
大臣们慷慨激昂的说着,女帝怒发冲冠般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慢慢地走下九阶,从旁边锦衣卫的腰间拔出了一把剑,走到了本田一雄的面前。
俯视着本田一雄,那种皇帝的气场强大无比。
威压下的本田一雄直接吓得瘫软在了地上。
“陛下,我...”
还没等他说完,女帝美眸攒动,眼神坚决,一剑下去,直接将本田一雄当场砍了脑袋。
圆滚滚的脑袋“咕噜咕噜”滚到了苏静雅的脚下。
吓得苏静雅脸色煞白,连连后退。
苏静雅心虚,眼神有些呆滞。
女帝带着满腔的怒火,慢慢走向了她。
“苏静雅,你好功冒进,叛国投敌,捏造伪证,欺君罔上!你该当何罪?!”
这时,佐成看到苏静雅大势已去,连连站了出来。
“陛下,苏静雅的罪行了应该还有一条坑害忠良!”
女帝停下了脚步,回头看向了佐成。
“你说!”
佐成连忙鞠躬拱手。
“就在昨日,我才从犬子的口中得知。”
“就这个苏静雅,竟然想要和犬子串通,残害龙兴将军一家!”
“但犬子因天性善良,并且胆小怕事,没未与其为伍。”
“犬子拒绝之后,苏静雅竟然还想凭借自己有几分姿色,去勾引我家佐宁。”
“还好犬子立场坚定,没有掉入她这美人毒蝎的陷阱之中。”
“提到这个事情,我就联想起前不久发生的投毒案。”
“我就去问犬子,结果,他和我说就是那档子事!”
“陛下!我愿意为龙兴将军一家以及郑毅担保,这件事情就是苏静雅所为!”
苏静雅听完这句话,顿时失心疯。
冲着佐成破口大骂。
“你个老匹夫,不是你家佐宁那个王八蛋。”
“老娘能落到如此地步吗?”
“都是你家佐宁看上了龙兴那贱货闺女!”
“让我扔掉的垃圾郑毅给捡了过去。”
“佐宁那个畜牲气不过,找到了我!”
“教唆我和我的弟弟去投毒的!”
“郑毅,龙兴,还有你们佐家!没特么一个好东西!没一个好东西!”
“老娘,老娘现在就杀了你们!”
苏静雅刚要从地上爬起来,女帝一闭眼,手带着手中的剑一挥。
“噗”
苏静雅的脑袋也掉到了地上。
佐成吓得赶紧跪在了地上。
“陛下,那个疯婆娘刚才临死之前说的话是疯话。”
“不是实情啊陛下,还请陛下明鉴。”
女帝把剑扔在了地上,转过身,淡淡说了一句。
“此事到此为止!罪魁祸首已经让朕砍了脑袋!”
“苏静雅乃我国红缨将军,足矣告慰中毒身亡的百姓了。”
说着话,女帝走上了九阶,来到了自己的龙椅前坐下。
面沉似水地看着朝堂上的大臣。
“一个苏静雅,一个本田一雄,无法让全海滨城的冤魂们平息。”
“朕决定,即日起,攻打倭国,用我大乾的军队,**平那里的所有樱花树!”
听到如此振奋的消息,所有人全部跪倒在地。
高声齐喊:“陛下英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女帝这次准备御驾亲征,毕竟是一件开疆拓土的事情。
她也想亲眼见证在自己的治理下,整个大乾版图是如何扩张的。
既然已经决定,那就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此时正是大乾的鼎盛时期。
这样大规模的征战,国内的供给完全可以满足。
这也是女帝此时发动扫灭倭国战役的基础。
从朝堂走出,郑毅没有回自己的府邸,而是跟着龙兴一起回到了龙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