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他走。”
陆竟遥神色凝重,横剑挡在暗道入口,剑锋闪烁着寒光,映出窗外数十道黑影,“往北三百步是萧府祠堂,那里有……”
话还未说完,一支弩箭擦着他耳畔飞过,钉入墙面。
箭尾系着的杏黄布条展开,赫然是净明的手书——“檀越欠的债,该还了”。
沈青黛来不及多想,俯身背起裴惊竹,纵身跃入密道。
黑暗中,血腥气混着裴惊竹袖间的冷香扑面而来,让她一阵眩晕。
就在这时,她感觉颈侧贴上他滚烫的唇,裴惊竹气若游丝地说道:“左转第七块砖……敲三下……”
话未说完,人已昏死过去。
沈青黛强忍着心中的悲痛与恐惧,在黑暗中摸索着。
她的手颤抖着,终于找到了左转第七块砖,用力敲了三下。
青砖应声而启,月光从缝隙漏进来,照亮了祠堂牌位上“关氏回雪”四个字。
沈青黛的指尖轻轻抚过牌位边缘的凹痕,震惊地发现,竟与裴惊竹胸口的漕运图纹完全契合。
这一发现,让她心中的疑惑愈发浓重,仿佛迷雾背后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
萧老太傅的拐杖声,在寂静的廊下缓缓传来,仿佛是岁月的沉重叹息。
沈青黛正用银簪小心翼翼地挑开裴惊竹的中衣,烛火在风中摇曳,忽明忽暗,映照着他心口的毒纹。
在那位的牌位前,那毒纹竟泛出诡异的金芒,与祠堂壁画上的凤尾图腾渐渐重合,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
“丫头可知这祠堂为何建在地下?”
萧老太傅的声音沙哑而低沉,枯槁的手缓缓按在机关上。
刹那间,整面墙翻转,露出一间暗室。
“惊竹十岁那年,在这里背了三天三夜的《氏族志》。”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感慨。
沈青黛的瞳孔骤缩,目光被暗室里悬着的一幅女子画像所吸引。
画中女子眉目如月,温婉动人,脖颈处一点朱砂痣与裴惊竹耳后的胎记如出一辙。
画轴题跋写着:建宁三年,雪儿及笄作此图。
“关皇后……是惊竹的生母?”
沈青黛难以置信,手中的药碗“砰”然坠地,摔得粉碎。
萧老太傅的拐杖重重杵地,发出沉闷的声响:“当年关家送进宫的是双生子!真正的关回雪难产而亡,活下来的是她胞妹月漓……”
话还未说完,外头突然传来齐白英的惊呼:“青黛快走!三皇子带人围了萧府!”
沈青黛心中一惊,反手将裴惊竹推进暗室,转身时,慌乱间扯落了腰间香囊。
西域蛇木花粉混着龙涎香,瞬间撒入烛台,腾起一阵青烟。在这缭绕的青烟中,她惊恐地发现,三皇子蟒袍上的金线竟与裴惊竹毒纹走向一模一样。
这惊人的相似,让她心中涌起一股寒意,仿佛被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漩涡。
……
净明的禅杖带着凌厉的风声,击碎了祠堂的窗棂,仿佛是打破了最后一层真相的屏障。
沈青黛正握着从暗室取出的鎏金匕首,那匕首柄上刻着梵文,与慈恩寺古钟上的铭文如出一辙,似乎在暗示着两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施主终于见到真相了。”
净明的声音低沉而平静,腕间佛珠缠着裴惊竹的一缕头发,仿佛在诉说着一段隐秘的过往。
“当年关皇后诞下死胎,用亲妹妹的儿子李代桃僵,裴大人这身毒……”
他忽然掀开僧袍,露出腰间同样的青紫纹路,盘桓至心口,触目惊心,“是先帝赐给关家的鸩酒所致啊!”
沈青黛的银簪瞬间抵住他咽喉,眼神中透着决绝与愤怒:“解药。”
她的声音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解药在关回舟手里。”
净明苦笑着,咳出一口血沫,“他以为用三皇子的毒能控制裴惊竹,却不知真正的剧毒……咳咳……在他每日参拜的关皇后画像里……”
祠堂外,突然传来陆竟遥的啸声,仿佛是战斗的号角。
沈青黛转身望去,只见萧元霜浑身是血地撞进来,手中攥着半块染血的襁褓。
那布料纹样,竟与画像中关皇后所着衣裙完全相同,这一发现,让真相愈发逼近。
“青黛姐……五皇子府……”萧元霜气若游丝地吐出几个字,从怀里摸出枚金锁片,“这是……从端妃尸身上取下的……”
沈青黛接过金锁的手猛然颤抖,锁片内侧刻着“竹”字,正是裴惊竹的乳名。
这一系列的线索,如同拼图般逐渐拼凑完整,让她渐渐看清了这背后隐藏的惊天秘密。
……
惊雷如同一把利剑,劈开了祠堂的穹顶,耀眼的闪电照亮了整个空间。
裴惊竹在沈青黛怀里缓缓睁开眼,他的眼神中透着疲惫与坚定,指尖轻轻抚过她掌心的金锁片,忽然低笑:“夫人现在可懂了?皇帝为何留我性命……”
他的声音微弱,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从容。
三皇子的狂笑从门外传来,充满了张狂与得意:“因为你是关家最后的血脉!父皇要用你制衡我们这些皇子……”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一柄软剑穿透门板,剑尖滴着关回舟的血,仿佛是命运的突然转折。
裴惊竹摇摇晃晃站起身,扯开衣襟露出心口的毒纹,那毒纹在闪电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狰狞:“表哥这毒下得妙,可惜……”
他忽然将鎏金匕首刺入自己心口,黑血喷涌而出,触目惊心,“关家的毒,要用关家人的血来解。”
沈青黛惊恐地看着这一幕,疯了一般去捂他的伤口,却被陆竟遥死死拉住。
在所有人惊骇的目光中,裴惊竹胸口的青紫纹路竟随着黑血流逝渐渐淡去。
“不可能!”三皇子踹门而入,满脸的难以置信,“这毒明明无解……”
“是情毒。”
裴惊竹惨白着脸,将沈青黛的手按在自己心口,眼神中满是深情与眷恋,“当年母亲为保我性命,将毒引至血脉代代相传。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