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别提了,我想找陈叔借三轮车,但是他看到我就走了,我喊他都不理。”
李牧有些无奈的开口说道。
林宛看到李牧这样,立马安抚的拉过自家丈夫的手,说道:“还不是你,以前那么混蛋,陈叔经常被你骂,但是我又办法,陈叔很喜欢若若,你抱着女儿去找陈叔好好说下,说不定可以。”
听到林宛这么说,原本已经打算在上山挖点灵芝咬牙买一台三轮车的李牧,瞬间又燃起了希望,于是冲进家里,将女儿抱着去了陈叔家。
路上李牧将事情和女儿说了一下,若若懵懵懂懂地表示自己知道了。
刚刚走到陈叔家门口,若若就甜甜地朝着屋内喊道:“陈爷爷...陈爷爷,若若来找你玩了。”
本来还闭门不见的陈叔,一听到若若的声音立马就笑眯眯的走了出来,伸手就要接过李牧怀里的若若。
若若也很听话的张开口就要陈叔抱,两人在一旁,旁若无人的聊着天,丝毫没有在意一旁站着的李牧。
若若眼看陈爷爷心情好了不好,古灵精怪的示意爸爸有事快说。
“陈叔,这是我自己做的火锅底料,你尝尝,可以用来打火锅。”
李牧快步上前,将从家里带来的火锅底料还有新鲜的鱼朝着陈叔递了过去。
陈叔丝毫没有理会的意思,还是对了小若若挤眉弄眼的逗着。
若若实在看不下去了,拉着陈爷爷的手撒娇道:“陈爷爷,爸爸找你有数。”
“哦~什么数啊。”陈叔被若若可爱的模样逗笑了,学着她说话的样子说道。
“陈叔,是这样的我想找你借一下你们家的三轮车,我会付钱的,不白借,这是我从家里给你带过来的东西,您收下吧,之前是我做的不对。”
李牧一副装的像大金毛一样的模样地走上前说道。
陈叔瞥了一眼李牧,没有说话,还是若若拉着陈数的手一边陈爷爷陈爷爷的喊。
才松口说道:“我家现在用不上,你先拿着用,东西拿回去吧,小宛也不容易。”
听到陈叔这么说,李牧急忙说道:“我现在已经能赚钱了,这东西您留下,特意给您买的,还有和火锅底料您一定要尝尝,我自己做的。”
陈叔看了李牧半晌,犹豫着还是接下了。
李牧将若若抱进三轮车里,两人一块瞪着三轮车回家了。
等到两人瞪着三轮车回到家的时候,林宛已经没有纳鞋底了,院子本来的落叶也已经扫干净了。
听到两人回来的声音,林宛急忙从屋内出来,将三轮车里的若若抱下来,就带着回屋了。
李牧将三轮车里里外外的擦了一遍,随后将煤火堆了三五个在角落,用煤火炉挡住,然后才将七七八八的一些食材调料搬进去。
等到李牧将所有的东西全部都准备好了以后,就等着晚上的时候去附近的高校旁摆摊了,大概六点左右的时候出摊,一直摆到晚上卖完。
————————————————-
到了晚上六点左右,李牧装上媳妇准备好的水和馒头,瞪着三轮车就出发了。
李牧四处看了看,在距离校门口和小吃街中心位置摆放几条桌椅板凳。
微风吹过,落叶飘落,昏黄的路灯下,李牧依靠在三轮车上,看着过路的人群,都没有停下来询问的意思。
李牧一点也没有着急的意思,从簸箕里翻出半条小草鱼,慢慢煎制成金黄。在将自己做好的火锅底料放入油中炒化。
放入油锅中的火锅底料顺着香味飘**在这一条街上,很多本来只是路过的人群,闻着香味不断找寻着味道的来源。
不少刚刚放学的学生,都朝着香味的来源走去,看到有个高大白净的帅哥站在那里挥舞着手中的锅铲,不自觉的朝着那边走去。
“你好,我想问下这是什么?”
有个学生好奇的问道。
李牧富有磁性的嗓音回道:“火锅烤鱼,要试试吗?”说完,弯起嘴角漏出一个浅笑。
“火锅烤鱼?怎么卖的。”学生被香味吸引的咽了咽口水,不自觉的朝着一旁李牧准备好的烤鱼看去。
“一人份十块,多人份三十块。”李牧随口说道,但是手上忙碌的动作没停。
听到价格的学生微微皱眉,但是一想到就晚上才能吃一顿好的,于是咬牙说道:“给我来一份尝尝,我到看看有多好吃,这么香。”
“好勒,你找个位置稍等一会,马上给你送过来。”
李牧端着一人份的烤鱼放在桌上,并点好自己制作的煤油炉子。
随着煤油炉子的升高,烤鱼被烤的滋啦滋啦的响,学生迫不及待的伸出筷子品尝起来,原本看着焦焦的鱼肉,里面的肉质却异常的鲜嫩,搭配上火锅底料,更加的提味。
嘴里不断说着好吃好吃。
一旁原本还在犹豫的学生们,看到此情此景,纷纷都说给他们都来一份。
随着生意的逐渐火爆,李牧处理好的鱼没过几个小时就卖完了,原本预想卖到十二点的李牧,十点钟就已经早早收摊,准备回家了。
拿着手里今天赚到的一千一百二十块,李牧满脸笑容的回到家,将今天的收入全部交给林宛。
林宛数了数手里的钱,心下一喜,没想到李牧的烤鱼生意这么好,才摆摊第一天就收入了一千多块,简直太厉害了。
李牧迫不及待给沈大哥发了一个信息,明天让沈大哥过来接他一趟,他在和沈大哥一块去一趟清水村,准备给周强将呼机送过去。
今天的摆摊结果,李牧也没有预料到,会如此的火爆,心下决定还是食材可能需要再加点量,说不定明天卖的会更加多。
如果生意稳定的话,黄鳝也可以试试看不能做成火锅烤黄鳝,多元化一点,说不定生意更加好一点。
李牧已经难掩心中的激动,想了半天还是走到供销社,给远在乡下的周强分享了今天的喜讯,周强也十分的高兴。
保证给李牧一定提供品质好的鱼,这样生意也能更好一点。
本来只是想给渔场多点渠道的李牧,没想到自己就此打开了食品的道路,此后的成就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