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棣假死,我选择登基

第5章 治丧暴乱

字体:16+-

三日后。

治丧大典筹备完毕。

由于永乐大帝驾崩毫无预兆,生前并未提前修建陵寝,朝廷只得临时选址钟山,紧急修建了地宫。

至于地上陵园,还需日后再建。

作为储君,太子朱高炽自然是当仁不让的大典主角。

祭天。

敬地。

宣诏。

……

一应事务,几乎全部亲力亲为。

太孙朱瞻基一直从旁全神戒备。

看着高台上忙得不亦说乎的父子,朱高燧心里也不好受。

老爹对他一直不错。

每每想起,音容笑貌犹在眼前。

“老三,你可想好了!若现在答应,本王还能看在兄弟情分上,日后保你一世荣华!”

不知何时,汉王朱高煦悄悄来到了身后。

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威胁。

“二哥,你就别蒙我了?京师三大营都被老大看得死死的,你拿什么跟人家斗啊!”

朱高燧白了二哥一眼。

这莽夫到现在还做皇帝梦呢!

就在昨夜。

王节回报称,早在其上报之前,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便已洞悉汉王意图,呈递给了太子。

只是没有查明要行刺的是哪股势力。

因此直接命锦衣卫暗中将汉王旗下五军营将领全部监控了起来。

而神机营那边,也临时换了谭广为都督。

要不是朱高燧早有安排,于谦的左掖人马也别想调动。

“呵呵!你以为本王这么多年,手里就只有五军营吗?”

汉王不屑一顾的挺直了腰杆。

仿佛已经胜券在握。

“二哥,我劝你还是别冒险!老大之所以选择先治丧后登基,就是要引蛇出洞,好在继位前就把一切隐患摆平了!”

说实话。

朱高燧是真不想在老爹的葬礼上大动干戈。

看着志得意满的汉王,又耐着性子最后劝了一次。

他也是后来才琢磨明白了太子的意图。

很明显,人家就是在给他们这两个王爷下套呢!

一旦行刺,不管成与不成,都留下了把柄,到时便可名正言顺的惩治二人。

即便饶过死罪,也得判个终生圈禁。

不过。

一切都在朱高燧的掌控之中,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罢了。

“哼!你真当我傻啊!”

“就算今日不成,老大也查不到我的头上!”

汉王话里有话。

殊不知他勾结建文余孽的事,面前这个三弟早就一清二楚。

见对方执迷不悟,朱高燧摇了摇头。

“随你吧!反正我是不参与了!”

正说着,悠长的号声响起。

永乐大帝的灵柩,在一众锦衣卫的护送下,出现在了高台之上。

所有人的注意力也汇聚到了那边。

然而。

就在这时,山下突然传来一声信炮,紧跟着喊杀震天。

“冲啊!”

“剿灭燕藩叛党!”

“恢复皇室正统!”

……

密林之中,数千甲士奔涌而出。

文武百官惊慌失措,纷纷逃上高台,就连一直面如平湖的太子朱高炽眼中也闪过一抹惊慌。

连忙看向了旁边的儿子朱瞻基。

“怎么可能?三千营,五军营儿臣都已严加看管,除了神机营左掖不知去向以外,京中绝不可能再出现这么多人马!”

朱瞻基也蒙了,连忙向父亲解释道。

“神机营左掖不过六百人,你告诉孤,这数千之众难道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

朱高炽恨不得立刻扇这个年少轻狂的儿子两个耳光。

若不是其声称一切尽在掌握,他又怎么可能只安排千余锦衣卫护驾,便参加治丧大典。

山下。

刺客越战越勇,锦衣卫节节败退。

眨眼间,便将满朝文武和太子父子围困在了峰顶。

冲破防御,只是时间问题。

太子面如死灰。

此刻,他肠子都悔青了。

走投无路之际,朱高炽看了看脚下的万丈深渊,把心一横:“今日之事,全怪孤托大所致!”

“刺客目标是孤一人,众卿均为朝廷栋梁,无需随同赴死!”

“待孤自尽之后,便投降吧!”

“相信幕后之人也不会赶尽杀绝!”

说罢,他颇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汉王,撩起袍裙,便要跳崖。

千钧一发之际,山脚下却突然爆发一阵轰鸣。

宛若天崩地裂。

只见敌军之中,火光四起。

声音过处,刺客纷纷倒地。

“是神机营!”

有眼尖者辨出了救兵身上的铠甲,顿时惊呼。

长长的铜管被木柄包裹,一排又一排兵卒交替前进,步步为营,虽然相隔百步之遥,却弹无虚发。

数个呼吸之后,刺客已伤亡惨重。

“奉赵王令,神机营左掖坐营于谦,前来护驾!”

于谦的声音令所有人为之一振。

“是赵王的人马!赵王来救我们了!”

“那火铳果真了得,真乃神器也!”

“赵王威武,得此神兵,天佑大明啊!”

……

见局势扭转,文武百官连忙吹捧起朱高燧来。

太子更是大喜过望,激动得直接搂住了他的脖子。

“老三……”

与此同时,不远处的汉王却投来怨毒的目光。

朱高燧暗暗叹了口气。

他本意是两不相帮。

一来不想因此得罪汉王。

二来也不想让自己研发的新式武器提前亮相。

太子倒还好。

可大侄子朱瞻基却生性多疑,见识到火绳枪的威力后,必然猜忌。

奈何若不出手,今日便要大乱了。

火绳枪的威力非同小可。

手持冷兵器的建文余孽根本不是对手,连神机营的边都摸不到,就被逐一射杀。

为首之人见大势已去,只得咬了咬牙,下令撤退。

而山顶众人也总算转危为安。

“老三,此役你居功至伟,待回宫后,孤定要重重封赏!”

在鬼门关走了一圈,太子也忍不住庆幸。

治丧大典肯定是没法再继续了。

于是便在神机营和锦衣卫的护佑下,匆匆移驾。

“老三,你行啊!二哥记住了!”

临行之前,汉王特意靠到了朱高燧身边,冷冷的说了一句。

他前脚刚走,太孙朱瞻基便紧随而至。

“三叔,这么威武的火器,真让我羡慕啊!不知何时能让小侄试试手?”

“改日再说!”

朱高燧没与其纠缠。

心中只有一个想法,眼下暴露了实力,得赶紧远离是非之地。

……

治丧大典遭受建文余孽刺杀。

消息传出,天下哗然。

千里之外的顺天府紫禁城内,一个老头坐在软塌上,愤然将手中的奏报扔在了地上。

“勾结建文余孽,刺杀当朝太子!”

“混账东西,朕看他是真不想活了!”

一旁的郑和见状,却怪异的低下了头。

虽然没出声,可肢体语言的意思却分明在说‘这一切还不都是因为您老人家诈死引发的’。

许是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朱棣深吸了口气,情绪平稳了一些继续开口:“老大也是够令朕失望的,真以为掌控住了表面的隐患,就能高枕无忧了?”

很明显,这考验的第一关,太子和汉王的表现,都不能令他满意。

紧跟着却又话锋一转:“不过,老三倒是令朕甚是意外!”

“非但没有趁机作乱,反倒沉着应对,救了老大一命!”

“还鼓捣如此了得的新式火铳!”

“两百步内弹无虚发,若批量生产,何愁漠北不定!”

“凭此神兵,朕有生之年,或许真能创下万国来朝的盛景!”

说到这里,朱棣嘴角已经压不住笑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