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怎么了?”
“瓦刺那个巴图鲁,带着人把贸易区外的一个商队给抢了!”
朱瞻基腾地站起来:“什么?他敢?”
“是真的!”
侍卫说,“而且死了好几个商人!”
朱瞻基眼中闪过一道寒光:“好啊,这是在给我下马威呢。桃烟,传我命令:调兵增援贸易区,另外让杨远他们严查所有出入贸易区的商队。巴图鲁既然想玩,那就陪他玩个够!”
朱瞻基站在城头,远远望着贸易区外的混乱场面。
商队被抢的消息传开后,很多商人都不敢来了。
原本热闹的贸易区,一下子冷清了许多。
“殿下,”
杨远匆匆赶来,“查清楚了。死的都是咱们大明的商人,而且都是老手,不像是会轻易被抢的。”
朱瞻基冷笑:“当然不会轻易被抢。这是巴图鲁故意的,他就是要让人知道,贸易区不安全。”
“那我们……”
“传令下去,”
朱瞻基沉声道,“从今天起,所有出入贸易区的商队,必须有护卫跟随。费用由我们出。”
“这……这得花不少钱吧?”
杨远有些迟疑。
“花钱总比丢命强。”
朱瞻基说,“再说了,只要能保住贸易区的信誉,这钱花得值。”
正说着,巴图门急匆匆地跑来:“殿下,瓦刺商人都不敢来了!他们说巴图鲁放话,谁敢来贸易区做生意,就砍死谁!”
朱瞻基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好一个巴图鲁,真以为我拿他没办法?”
说着,他转向李巧:“去,把你那些‘玩意儿’拿出来几件。”
李巧一愣:“殿下的意思是……”
“守株待兔。”
朱瞻基冷笑,“既然他敢抢,那就让他尝尝苦头。”
李巧眼睛一亮:“明白了!”
很快,李巧就带来了几个精巧的机关装置。
“这是我在西域学的陷阱。”
他解释道,“看起来像普通的石头,但只要碰一下,就会弹出暗器。”
朱瞻基满意地点点头:“好,让人把这些东西布置在商队必经的路上。”
“殿下,”
桃烟有些担心,“这样会不会……”
“不会怎样。”
朱瞻基打断她,“巴图鲁不是喜欢抢劫吗?那就让他尝尝厉害。”
三天后,果然有了效果。
巴图鲁带人又来抢劫商队,结果触动了李巧的机关。
虽然没打死人,但有好几个人受了重伤,巴图鲁自己也挂了彩。
“该死!”
巴图鲁捂着受伤的胳膊,“这些汉人居然用这种下三滥的招数!”
他的手下也都叫苦不迭:“大人,要不咱们别干了吧?这些机关太邪门了……”
“住口!”
巴图鲁怒吼,“难道就这么算了?”
正说着,一个人匆匆跑来:“大人,不好了!也先首领派人来了!”
巴图鲁脸色一变:“什么?”
来人正是也先的心腹,二话不说就给了巴图鲁一个耳光:“混账东西!首领让你安分守己,你居然敢抢劫商队?”
“我……我这是为了……”
巴图鲁支支吾吾地说。
“为了什么?为了破坏和谈?”
心腹冷笑,“你以为首领不知道你的心思?告诉你,这次要不是看在你立过功的份上,首领早就把你剁碎喂狗了!”
巴图鲁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从现在起,”
心腹说,“你给我老实待着。要是再敢惹事,就别怪首领不念旧情!”
等心腹走后,巴图鲁恨恨地说:“可恶!总有一天……”
“大人,”
手下凑过来,“要不我们……”
“闭嘴!”
巴图鲁骂道,“都给我等着!现在不是时候,等以后再说!”
消息传到朱瞻基这里,他不禁笑了:“这也先,果然够狠。”
“殿下,”
桃烟说,“巴图鲁这次应该老实了。”
“老实?”
朱瞻基冷笑,“他要是能老实,就不是巴图鲁了。不过没关系,就让他憋着。等贸易区做大了,他就是想闹也翻不起浪来。”
“京城来的商人,联合起来抵制瓦刺商人!说什么也不跟他们做生意!”
“不是。”
杨远摇头,“是兵部张侍郎的人在搞鬼。他们想趁机把瓦刺商人挤出贸易区。”
“哼,”
朱瞻基冷笑,“张侍郎这是在帮倒忙啊。”
“不用管。”
朱瞻基说,“让他们闹去。巴图鲁这边刚消停,正好让这些人帮忙把贸易区搅和得更乱一点。”
“殿下这是……”
杨远有些不明白。
朱瞻基意味深长地说:“乱得越厉害,我们收拾起来的功劳就越大。到时候,不管是朝廷还是瓦刺,都得承咱们的情。”
杨远恍然大悟:“殿下高明!”
“去吧,”
朱瞻基摆摆手,“该怎么做你们心里有数。记住,不要太明显,让他们自己打去。”
等杨远走后,桃烱问道:“殿下,这样会不会……”
“不会怎样。”
朱瞻基说,“京城那边早晚要来这一出,不如让他们现在就闹。等贸易区的好处显现出来,他们自然会收敛。”
说着,他看了看天色:“对了,那个叫阿妮的瓦刺女人,最近怎么样?”
“很好。”
桃烱说,“她在贸易区开了个布庄,生意做得不错。而且很多瓦刺寡妇都跟着她学做生意。”
朱瞻基满意地点点头:“这就对了。女人比男人更懂得生活的好处。只要让她们尝到甜头,就不会再想打仗了。”
正说着,李巧急匆匆地跑来:“殿下,出大事了!”
“又怎么了?”
朱瞻基有些不耐烦。
“工部的人,把我的学徒抓走了!说是要审问他制造违禁器具的事!”
朱瞻基脸色一沉:“他们敢?”
“不光是工部,还有兵部的人。”
李巧急道,“他们说要严查此事,连我的作坊都封了!”
朱瞻基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好啊,这是要来硬的了。”
说着,他转向桃烱:“去,把京城那边的消息都给我查清楚。我倒要看看,是谁给他们的胆子!”
没过多久,消息就传来了。
原来是兵部张侍郎联合了工部尚书,要借查办违禁器具的名义,彻查贸易区。
他们已经上了奏折,说贸易区有人私造兵器,意图不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