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貂蝉是刺客?甘夫人要帮忙?

第40章 刘珣改行修桥了

字体:16+-

冀州,渤海郡,漳水。

漳水,也就是现如今的漳河,在这个时代,可是一条真正的宽广大河。

漳水流经渤海郡的这一段,因为处于下游,又是最为宽广的。

刘珣的二十万军民大队很快就要到达漳水了,结果前方哨骑竟然发现,原本召集的数百艘民船如今都不见了。

“什么?这些船都去哪了?”

刘珣很是奇怪,他们来的时候都是提前征集附近船只帮忙渡河的,毕竟这里又没有战事,百姓们也了得出力帮忙,好获取不菲的报酬。

可今日回来,怎么就没有渡船了?

“大人,据说渤海郡守府发了公告,说是要在上游河间郡位置新建两座大桥,供两郡之间往来方便,所以将下游所有的船只全都征集到上游,参加兴建桥梁,谁敢借故不参加就抓入大牢!”

刘珣和李儒对望了一眼,“他奶的袁绍!眼皮子有多浅!就这点格局!他奶的!”

刘珣又不傻,袁绍早不修桥晚不修桥,就要在自己准备渡河的时候修桥,这不明摆着的么?

这二十万人,路上拖多一天,消耗的粮草都不少,这是阳谋!

“主公,袁绍想玩阴的,咱们也未必怕他!他不是要修桥吗?咱们就带着人去帮他修桥,顺便让他管二十万人的吃喝就好,修半年一年都行……”

“咦?文优这想法不错!咱们主动帮忙,袁绍总没话说了吧?而且这么多人,修完桥回去,这就往河间郡穿过去,一路上吃喝他也得管啊!”

于是,刘珣命令大部队改变方向,往修桥的地段走。

同时发了一封公文,快速传给邺城袁绍。

邺城。

袁绍正在吃饭。

当他听到亲卫复述这份文书内容之后,气得直接将饭碗倒扣在桌上。

“刘珣小儿!气死我了!他要修就修!不给他们吃饭!不给!”

说着,狠狠地将饭碗翻过来,又重新把桌上的饭扒拉回碗里。

“不给!不给饭吃!哼!”

“大人,信上说,不给他们就抢……”亲卫怕袁绍忘记了,所以提醒道。

“啊……”

袁绍气得又重新把饭碗扣在桌子上。

“刘珣是汉室宗亲,是皇族!难道是强盗吗?”

亲卫不敢说话了。

袁绍下首站着的许攸有些坐蜡了。

这主意可是他出的,现在搞成这样,他也得担责啊!

“主公,其实这也未尝不是好事,反正咱们也确实需要修桥,既然碰上了刘珣的二十万民夫,那就让他们修就是了,也就是贴些粮草,咱们自己修也得要人吃马嚼的……”

许攸小心翼翼道。

袁绍想了想,又转头看向谋士审配。

审配刚刚也在想许攸的话,见袁绍看过来,也点头道:“子远说的也有道理,冀州是我们的根本,修桥铺路,这是利民好事,咱们自己组织民夫都不知道要修到什么时候去,有刘珣这二十万人,那修起来可就快了……”

袁绍听着听着,又拿起饭碗,将桌上的饭重新扒拉回碗中。

这时候沮授也附和道:“不错,是好事,要是河间郡和渤海郡有桥梁,这以后货物运输就方便了,也方便咱们大军通过,好事!粮草什么的,咱们也不缺这点……”

既然几位谋士都说是好事,袁绍也没得说了。

“行吧!行吧!那就回信!告诉他们去修桥!他奶的!”

袁绍也不知道该不该骂刘珣,反正不管该不该,也要骂上一两句。

总之有些被强迫用工的感觉。

“袁绍身边谋士多就是好啊,这么快就清醒了,难搞哦!”

刘珣收到袁绍的回信,感叹道。

“呵呵,主公,其实也是好事,咱们这二十万人,就真的放在这里修桥了,依儒看来,等他们修完这边的两座桥,索性跟袁绍说,前面一路修回去,这以后啊,这二十万人就是专业修桥大军了,呵呵!”

“修桥大军……修桥大军……”

李儒的话让刘珣忽然间有了灵感,可是一时间又没想起来灵感来自哪里。

“你说,以后就让他们修桥?”

“不但是修桥,还能盖营房,或者铺路什么的,这肯定是越干越熟练嘛!”

“对!对!我想起来了!想起来了!哈哈!好!袁绍害咱们害得好啊!哈哈!”

李儒不知道刘珣为什么会这么高兴。

这时候的刘珣其实已经想到了后世的做法。

这不就是工程兵嘛!

其实也不是,应该是建设兵团!

好主意啊!

之前他只是想着将这些黄巾降军,其实大部分是民夫都拉回去幽并两州耕地干活,现在忽然想明白了,种田谁都行,可这建设兵团却是难得组建的!

“传齐周过来!还有孙瑾、张逸……”

齐周、孙瑾、张逸都是原刘虞的从事,后来和鲜于辅他们一起跟了刘珣。

如今齐周他们几个就是主要负责这些黄巾降军的管治。

齐周三人来到之后,刘珣详细跟他们解释了怎么组建这建设兵团,包括培养出熟练的搭桥铺路工人。

同时,他又将自己随身带的墨家建筑书籍交给齐周三人,让他们全都抄录一份,以后在建桥铺路中利用上墨家的机关术,这样更加快速,还可以留下后手。

齐周等一听刘珣描绘的前景,简直惊呆了!

这么好的事!

自己来统领二十万建设兵?

“任命齐周为建设兵团统帅,孙瑾、张逸为副帅,一同统领建设兵团!”

“建设兵团可以分成三支分团,你们各领一支。对了,你们还要组建一支骑兵,一支步兵,用来护卫建设兵团的工兵。具体你们三个自行安排!”

“主公,咱们跟袁绍说,就修这一两座桥太少了,不如一直修过去,修到幽州并州,这样咱们这二十万人也好顺利地回去。”

李儒道。

“这……这么好心?你的意思是……”

李儒点点头,刘珣立马懂了。

他奶的,毒士!

这怕是为自己修的吧?

袁绍又在吃饭。

当他接到刘珣的回信之后,一时间都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发脾气了。

“刘珣,这是要改行做修桥铺路了?”

审配、沮授、辛评、许攸,一个个谋士全都看了一遍书信,都沉默了。

这样的刘珣,该抨击还是该赞同?

“刘珣不会在桥中设陷阱,以后桥很快就塌了吧?”

“这肯定不会,这样做,他刘珣有啥好处?也没意义啊?”

“这……”

就在袁绍众谋士为刘珣大力修桥的事想破脑袋的时候,忽然,又有急报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