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貂蝉是刺客?甘夫人要帮忙?

第52章 公孙瓒臭不要脸

字体:16+-

大单于终于收起了黄金号角,吹不动了,得赶紧突围,要不然真的会全军覆没!

终于,在付出了三万骑兵的代价之后,大单于终于逃出生天,来到了东面的居庸关。

“公孙瓒呢?公孙瓒人呢?”

大单于心在滴血,可是他还有希望!

他希望公孙瓒成功了,抢到了足够的物资,这样一来他还可以从公孙瓒这里分一些回去。

毕竟公孙瓒的战马都是自己提供的,双方算是合伙人!

“大单于,估计公孙瓒还没有回来……”

“去,往南面跑一跑,去问一下,看看公孙瓒是什么时候南下劫掠的!南面的百姓肯定有知道的。”

“快点去,多几个人过去问问!这里咱们不能久留!”

很快,大单于派出去的亲卫全都回来了。

“大单于,刚问了附近的汉人,都说没有看见过有公孙瓒的骑兵南下,这几天都没有……”

大单于挛鞮掣风脸色铁青,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大单于,刚刚有一个汉人老头说好几天前就看见有四五千骑兵带着好多战马往东面去了,应该……应该……”

这名亲卫看着大单于脸色难看,实在是不想说出这个应该是谁。

不用说,肯定是!

“公孙瓒!你个龟孙子!你个浑蛋!你个臭不要脸的!啊……”

大单于直接气得从马上倒了下来。

这个年,大单于没有空回去过,因为他带着手下骑兵又跑去了东面的乌桓部落,去乌桓那边清洗了好几个部落,总算是抢了一些物资回来。

回到王庭的时候,年也已经过完了。

好歹有粮食活着不是?

大单于也不挑了。

有了连环坞堡防线之后,北疆的百姓倒是扎扎实实过了一个好年。

刺史刘珣的大名现在是幽并闻名,连孩童都知道。

一下子很多幽并青年过完年后全都离开家,来参加募兵筛选。

时间来到了兴平二年。

开春之后,袁绍已经完全占据了青州,原本的青州刺史田楷主动投靠袁绍,袁绍始终没看上,只是让他去了冀州北面小郡中山国做了中山相,好歹也给了一点脸面。

至于青州刺史,袁绍任命他的长子袁谭担任。

六月,曹操在巨鹿大败吕布,重新夺回兖州。吕布败逃至徐州,恳求接任陶谦的徐州刺史刘备收留。

刘备没和吕布打过交道,一时心软,就收留了吕布,让他驻守在小沛。

也就在这个七月,因为李傕郭汜等的长久互相倾轧,汉献帝忍无可忍,在一帮老臣的护送下,离开了待了五年的长安城,开始东行前往洛阳。

汉献帝离开长安几个月之后,刘珣才获知消息。

“主公,汉献帝……咱们要不要……”

李儒话没说完整,但是刘珣知道他的意思。

刘珣摇摇头。

这事他早就想过的,一来就凭他现在占据的并州幽州,汉献帝也不会看得上。

毕竟现在的汉献帝最怕的就是被权臣挟持,他小小年纪,已经经历过几任权臣的挟持,从董卓开始,之后是王允,再之后是李傕郭汜,反正他是没有做过一天真正的主。

这个时候离开长安回洛阳,就是想要自己做主的。

所以不管刘珣怎么表忠心,他都不会来刘珣这里。

“主公,咱们要是不做,其他诸侯肯定会……比如袁绍之类的……”

李儒还想再劝劝。

刘珣笑道:“这个道理都懂,但是我好歹是汉室宗亲,做这种事不合适,而且迫切性也没有别人大……呵呵,你放心,咱们有没有汉献帝,区别都不大,实力比什么都重要……”

李儒这才明白主公刘珣是真的不想要汉献帝,而不是嘴上说说的。

“既然主公没这个意思,那咱们就不去管他了,这之后,咱们的重心,应该放在西凉那边……”

刘珣看着地图,沉默了一会,道:“天子这次出来,其实也是不安宁的,不管怎么说,咱们还是要表个态,派人过去护送一番,好歹在长安时天子对我这个臣弟还算照顾……”

同样的,几个月后,袁绍也获知了天子东归的消息。

手下的谋士沮授立即建议袁绍去迎接天子来邺城。

“主公,若是能够迎天子来邺城,则可挟天子以令诸侯……”

袁绍听闻,似乎有些心动。

这时候郭图和淳于琼皆不赞同。

“主公,如今汉室式微,天子并无太大的影响力,像是刘珣、刘表、曹操、袁术这些,没有一个会听天子的,若是将天子迎来,平时事事得请示,听命于天子,则咱们成了天子的工具,若是不听,迎来天子又有何用?”

经郭图这么一分析,袁绍又觉得好有道理。

这一番犹豫之下,袁绍又让人去探听刘珣那边的动静,在知晓刘珣也只是派了一支兵马前往护送之后,立即打消了念头。

在袁绍看来,他和天子并无交情,护送这种假动作都不想去做,他现在的想法,是要准备对曹操动手了!

占据冀州青州之后,袁绍的实力膨胀,正是要南下拿下曹操兖州的时候了。

至于天子,随他去吧!

转眼间,又是初冬。

寒风裹着细雪扫过崤山古道,汉献帝的銮驾在泥泞中艰难挪动。

车帘缝隙间,少年天子裹紧破烂的裘袍,听着车外此起彼伏的争执声……

“董承!你部骑兵踩了我白波军的粮车,今日不赔,休想过去!”

“杨奉,你这流寇也配谈粮草?天子面前,还不速速退下!”

车驾旁,白波帅杨奉与西凉旧将董承横刀对峙,两派人马推搡间几乎将狭窄的山道堵死。

徐晃策马立于杨奉身后,眉头紧锁。

他早厌烦了这等内耗,奈何身如飘萍,只能握紧开山斧静观其变。

“报……北面尘烟大起,疑似匈奴骑兵!”

斥候的嘶吼撕破僵局。

董承闻言大惊:“定是李傕追兵!杨奉,还不让路!”

“放屁!尘烟自东北来,分明是……”

徐晃话音未落,一杆玄色大旗已刺破风雪。

“前将军帐下张文远在此!谁敢惊扰圣驾!”

铁蹄踏雪如惊雷,张辽率一万铁骑自坡顶俯冲而下。

黑甲映着残阳,竟将两侧白波、西凉军逼得齐齐后退数步。

杨奉眯眼打量来者:“张辽?刘珣的人?”

“正是。”

张辽勒马抱拳,声若洪钟:“前将军闻圣驾东迁,特命末将献粟米五百石、棉衣五百领……另有一言转告诸君。”

他猛地扬鞭指向东北:“二十里外,南匈奴右贤王去卑率八千骑南下,说是要‘勤王’,诸位若还要在此扯皮……”

话音未落,远处已传来号角声。

董承脸色骤变:“南匈奴怎会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