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娥一行的到来,让恰尔隆牧村迎来少有的热闹。罗娟热烈响应了吴娥关于篝火晚会的提议,王勇也表示参与。前几天他成功动员小拉扎尔复学,虽然和同事在恰尔隆住了一个晚上,但对草原之夜意犹未尽,何况三路人马汇聚于此,天地人之间当有一次热闹的欢娱。
听说卡凯妮要杀羊砍肉,王勇和依布力一起回到屋边,准备为卡凯妮打下手。回到屋边,卡凯妮正牵着一只肥嫩的阿勒泰羯羊回来。依布力用柯尔克孜语打着招呼,表示要一起帮忙。卡凯妮高兴地答应,说,今天做一只烤全羊!
依布力说,卡凯妮姐姐,你招待这些陌生的客人,真是太热情啊,我们感激你!今天晚上他们要在外头举办篝火晚会,我们就把餐布摆在草地上吧!卡凯妮高兴地说,这草原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依布力用国语对王勇说,卡凯妮说要做烤全羊,在我们新疆解放以前,烤全羊是达官贵人、地主巴依等上层人士在逢年过节、庆祝寿辰、喜事来临时用来招待尊贵的客人的珍馐佳肴。王勇说,我们不是达官贵人,但今天也算是喜气盈门,我们草原的人民太热情啦!
依布力笑着说,拉扎尔不在家,今天家里需要男人使力的地方,我就把你就当个男人使吧!王勇笑着应道,我在赣南的时候,喜欢帮助校工做些杂活呢,我这次来正好体验草原生活,你就尽管支使吧!依布力把王勇的话转译给卡凯妮,卡凯妮听了脸上绽放微笑,像是天上露出一丝新月。
依布力和王勇捉住了肥羊,死死地摁在地上。王勇赶紧把刀递给卡凯妮,卡凯妮笑着说,还没这么快杀呢,还要进行净身。看到王勇疑惑,卡凯妮就说,我们还要灌药。只见卡凯妮从屋里拿来一包东西,掰开肥羊的嘴巴,灌入进去。卡凯妮对依布力说,这是泻药,用来清除内脏杂物。
卡凯妮叫依布力和王勇松开手,把羊赶入被炉火烤得很热的屋子里。屋子是卡凯妮去牧场牵羊时就叫阿帕烘烤的。不一会儿,屋子里传来肥羊的鸣叫声。卡凯妮端来掺有各种作料的冷水,说,是时候了,它现在干渴难忍,把这些水喂给它喝,饱饮后再赶入热屋。
如此反复数次,王勇疑惑地问,我们新疆烤全羊,难道就在这屋子里烤熟的吗?依布力笑着说,这还没到烤的时候呢,现在只是“热身”,就是让净身和加料,这样能让羊身上的作料味愈加浓烈。卡凯妮又从屋子里牵出肥羊,来到草地边。卡凯妮刀法熟练,将羊宰杀。
王勇时而递刀,时而捉腿,时而烧水,时而去毛,一边和卡凯妮说着话。依布力问,卡凯妮姐姐,你们以前一直生活在草原吗?
卡凯妮说,是的,我是草原上出生的,也是草原上长大的,小时候我们草原可热闹了,大群大群的牛羊,在草地上奔跑和鸣叫,乡亲们把牛羊送到屠宰场,把肉运往城里,听说这些肉有的送往莫斯科。但后来,吉国独立了,这些肉没处去,牛羊在草原渐渐减少,我们的生活越来越难。
依布力说,那烤全羊的做法,是你们当地的,还是新疆带过去的呢?
卡凯妮说,我们祖上逃到了吉尔吉斯坦,一直保留着新疆的生活方式,听说他们受尽了苦头,所以把思乡之情全放在饮食了,诺,你看,这烤全羊,最好的是去毛后二三十公斤为宜,每只羊需要加鸡蛋、姜黄、富强面粉、食盐、胡椒粉和孜然粉。
依布力说,真是地道的新疆烤全羊,难怪拉扎尔一家会欢迎你!卡凯妮又是微微一笑,手上却不停止。她刀法熟练,加上依布力这个好搭档、王勇打下手,杀羊剃毛进行得非常迅速。为了晚会上边唱边吃,依布力叫王勇把土灶铁锅搬到草地上。
卡凯妮杀好羊后,去除内脏、头、蹄,悬炉灶里翻滚烘烤。时间仿佛围绕着卡凯妮和一只羊在转动,天色终于暗了下来。已是黄昏大约九点的时候。十月三日这天,正是农历的九月初一,月亮似乎还躲在天山里头孵化,只有一颗又一颗星星慢慢从地面升起来,像是盛开的**。
灶火旺盛,铁锅热腾。艾米丽、吴娥和柯克纸还在村外等候夏志与那扎放风筝回来。卡凯妮说,叫他们回来吧,要不了多久,这锅里的肉会出油变色,就是熟了,这时候味道鲜、火候好,烤全羊吃起来外脆内嫩,余香满口,我们柯尔克孜人称其为“卡瓦布”!
依布力和卡凯妮去屋子里拿餐布和餐具,王勇去村外叫人去了。远远地,就听到艾米丽和柯克纸在交谈着。王勇走了前去,问,这么晚上,那扎还不愿意收风筝吗?艾米丽说,放心吧,我第一次见到夏志,就是在黄浦江边的夜色里,他知道晚风中怎么放风筝的!
王勇笑着说,风筝虽然好看,但晚宴也值得期待!卡凯妮准备了丰富的晚餐啊,为我们专门做了一道柯尔克孜族的传统美食——烤全羊,火候快到了,我们得抓紧时间回去。
艾米丽说,草原上吃烤全羊,别有风味!我们叫夏志赶紧收起风筝吧!于是朝草原喊了起来,飘忽的晚风把这声喊叫传向远方。王勇朝远处草地上看去,有几个黑影子在天地间滚动。
王勇说,你们在聊什么呢?是在聊草原民族如何说唱《玛纳斯》吗?艾米丽说,我们在聊海子有没有听过《玛纳斯》。
王勇哦了一声,又问,有答案吗?
艾米丽说,海子的书中没有出现过《玛纳斯》,但海子有非常浓重的草原情结,他曾经计划写一部长篇小说《大草原》三部曲,可惜他英年早逝,只写出了一个中篇《你是父亲的好女儿》。
王勇说,艾作家对海子这么熟悉!海子写的草原,跟我们恰尔隆的草原,有什么相通之处呢?艾米丽说,我对海子笔下的草原印象深刻,特别是海子写草原的野花!你们看,现在天上的星星,地上的野花,都明亮闪烁,我就想起了海子笔下的草原。说罢,艾米丽背起了海子笔下的段落——
“透过我,风神呼吸着我,像无穷的泪水滚动的故乡。脚下的这些野花,很碎很小,碎小得令人不能置信。每一朵和每一朵小得就像夜间的星星,比星星更密。密切的,关怀的,秘密的,无名的小花。不应该叫一朵一朵,应该叫一滴一滴。因为她们的确像这一滴或那一滴露珠或泪水……”
王勇说,海子笔下的草原真是独特细致,《玛纳斯》中的草原,也别有风味,你们想不想听听呢?
罗娟插嘴说,我知道了,我为学生编的舞蹈“凤头麦鸡”,就是根据你讲述的草原而来的,你说《玛纳斯》书中有一段,写到了阿里曼别特走在卡拉克尔琴草原。是不是这样的呢?你们听——太阳落下阿拉套山的时候,英雄来到了卡拉克尔琴草原。蜿蜒的溪水潺潺地流淌,清澈的泉水探不出深浅。嫩绿的青草长满泉边,茂密的柽柳布满河滩。苍鹰展翅在蓝空翱翔,弯嘴的鹈鸪在泉边游玩。长着四根长翎的鸟儿,咕咕鸣叫凄落在水边。凤头麦鸡在草丛中撒欢,这是鸟禽栖息的乐园。
王勇听了,顿时笑了起来,说,孺子可教也!书里写草原的可多了!当然,海子的草原是个人的草原,史诗的草原是族群的草原。
大家正聊得开心,夏志带着那扎回来了。吴娥说,哎呀,我闻到肉香了,我可饿了,你们就不要继续卖弄学问,不是说举办篝火晚会吗?怎么提前在这里开始了呢?我们边吃边聊,边吃边唱吧!
老拉扎尔看到大家回来了,开心地说,孩子们,今天不是我们草原的节日,却像节日一样欢乐,大家吃起来喝起来唱起来吧!卡凯妮赶紧为大家分发餐具,说,大家先吃肉,尝尝烤全羊!现在正是时候!
艾米丽接过卡凯妮切来的一块肉,含在嘴里嚼了起来,细细品味,咽了下去,赶紧说,这是我在新疆吃到的最好的一次!卡凯妮的手艺,真是高!柯克纸说,当然啊,还是外国风味呢!
依布力说,小柯啊,这你就不懂了吧,这不是吉国的手艺,你忘了卡凯妮就是我们柯尔克孜牧民,是从我们新疆过去的,现在她们一家回来了,手艺却一直是新疆带过去的啊!
吴娥嘲笑柯克纸说,他呀就想着外国风情,还想着娶个新疆姑娘呢!柯克纸说,我可没说!依布力说,小柯也没什么不对,吴娥在新疆支教,又吃了卡凯妮的烤全羊,我们的吴娥就是新疆姑娘了!大家听了,一齐哄笑起来。
阿帕把灶里的牛粪烧得旺旺的,红火映亮着草原的夜色。卡凯妮为大家递来一碗碗奶酒。依布力抱来一堆牛粪,烧了起来,招呼着大家围着篝火就座。宽阔的草地上,升起了一股人间的新火,火星不时飞舞起来,飘向人群之外,像一群飞腾的萤火。
吴娥说,晚会继续吧,罗娟姐不是说舞蹈“凤头麦鸡”吗?现在就来一段!罗娟听了,也不谦虚,站了起来,说,今天正好来到了玛纳斯奇世家,看看我们为新疆孩子编的这段“凤头麦鸡”,有没有史诗中的意境。说罢,罗娟来到了篝火边跳了起来。
艾米丽掏出手机说,我今天晚上负责全程录像,我要发给那些采访过玛纳斯奇的上海作家,这是他们最想要的场景!
老拉扎尔提醒说,你们不能录像,现在卡凯妮和那扎还在我们牧牧隐藏,如果他们的仇人看到了,会找上门来的!艾米丽说,放心吧,我们不会把他们两人的视频传到网上!
罗娟打开手机,放起了一段舞蹈音乐,就在草原的夜色中舞蹈起来。跳完了舞蹈,就对依布力说,问问阿塔,这是史诗中的哪一段场景。
依布力把话译给老拉扎尔。老人听了,慢慢地回想着,说,这像是阿里曼别特遇到了凤头麦鸡!大家一起鼓起掌来。掌声既是为罗娟的精彩舞蹈喝彩,也是向熟悉史诗的老拉扎尔致敬!
这时,王勇又对罗娟说,你慢慢坐下,向玛纳斯奇学习,今天晚上是个难得的机会,你再把那段《英雄的黎明》唱一下吧,让阿塔听一听是不是有点史诗的气味!
罗娟听了,点了点头。依布力坐到老拉扎尔的身边,一边翻译着罗娟所唱的史诗句子:
英勇无畏的雄狮玛纳斯,
执起千里眼朝四下眺望。
他望着没有落过雪的原野,
望着没有牧村的广阔草场。
野黄羊象家畜一样地吃草,
湖畔的青蛙呱呱歌唱。
这里的芦苇茂密茁壮,
芳草鲜花铺满地上。
云雀和布谷声声欢唱,
夜莺的鸣啭格外悠扬。
这里生长着各种果树
熟透了的果实落在地上。
敌人畏惧玛纳斯的威严,
谁也不敢闯进这个地方。
老拉扎尔听罢,说,这是用国语唱的?韵律倒是新鲜,我从来没有听过!
依布力说,这也是传播《玛纳斯》的一个方法,把史诗的段落谱写成歌,这是现代人喜欢的方式呢!
王勇对依布力说,你跟阿塔说说,这位拍像的姑娘是上海来新疆工作的作家,她还有新的传播方式呢,就是通过网络文学,让玛纳斯文化传播到外国去!
依布力在翻译时,费力解释着“网络作家”这个词。对草原深处的恰尔隆来说,网络作家是一种陌生的事物。
罗娟说,我们今天是来向玛纳斯奇学习的,让阿塔来一段史诗说唱吧!
依布力把这个提议翻译给老拉扎尔,卡凯妮默默地进屋把老人的库姆兹拿了出来,递给老人。老人感激地笑了笑,轻轻抹起了四根琴弦,一会儿琴声大作,唱了起来——
这是祖先留下的故事,
我不唱它怎么行呢?
这是先辈留下的遗产,
代代相传到了如今。
倘若不唱英雄的故事,
何以解除心中的苦闷?
演唱祖先留下的故事,
现在正是大好时辰!
它是我们祖先留下的语言,
它是战胜一切的英雄语言;
它是难以比拟的宏伟语言,
它是繁花似锦的隽永语言;
它是我们先辈传下来的语言,
它是后人荟萃起的精美语言,
它是象种子能够繁衍的语言,
它是让人们钦慕喜爱的语言;
它是代代相传的语言……
阿塔的史诗弹唱,让篝火更加明亮。草原一时静寂下来,只听到铮铮的琴声和老人如泣如诉的说唱。艾米丽像个专业的摄影师一样,把手机时而对准老人的库姆兹,时而对准篝火,时而对准听众,时而对准天空的星星,时而对准篝火边不远的牧村。
老人唱完后,自然激起了长久的掌声。
罗娟这时站了起来,说,听完阿塔的演唱,我倒是有了一个灵感,今天跟着王勇来草原体验生活,知道了老乡陈炽的诗歌,我想将它写成一首新歌,与《玛纳斯》那段《英雄的黎明》结合起来,让晚清的陈炽与柯族的英雄对话,那个晚清时候守卫伊犁的长庚将军,不就是像史诗中的英雄们一样,为新疆带来了安宁吗?
吴娥说,这个创意真好,你是听了《经典咏流传》来开始支教的,你应该带着这首新歌,去参加央视的《经典咏流传》!王勇也附和起来,说,这首新歌,就叫《万里天山北》吧!
罗娟说,“万里天山北”,这个名字好,歌词是不是可以让艾作家或者柯克纸来改编呢?艾米丽笑着说,我负责录像,再说陈炽是你们赣南的老乡,柯克纸最有情感共鸣,让小柯来吧!小柯作词,罗娟作曲,好搭配。
小柯谦虚地说,王勇老师才是专家,我觉得让他来写词,最好!王勇说,我只会读诗,不会改词啊,你就不要推辞了!这样吧,先让吴娥来唱几首草原的歌曲,这晚会是你提议你,小柯边听边想改词的事情!
吴娥站了起来,笑着说,今天的晚会,我当主持人还差不多!下面,我们请美丽的依布力大姐来一首草原民歌,怎么样?
依布力正喝着奶酒,听到点自己的名字,一时慌乱起来,说,我还没有准备呢!吴娥说,那就下一曲轮到你,你先准备吧,现在请摄像师艾作家上场来一个节目,朗诵一段《白山之恋》,大家觉得怎么样?
艾米丽推辞不过,就答应了,点开网站,找到了一段白沙湖景区的描写段落,读了起来——
“白色的蓝。帕米尔高原一种美得让人无法呼吸的蓝。蓝色的天空和蓝色的湖泊,阔大的天地之间互相凝视,互相警惕,互相指点,互相指认,互相祝福。天地一色,天之蓝与湖之蓝,是互相赐予的。天空送湖水多少蓝,湖水就会送给天空多少蓝。
八百米的风筝,正好可以探测到这个秘密,天之蓝与湖之蓝之间的秘密。风筝在帕米尔的风中晃**,倾斜,滑动。它像一种珍贵的娃娃鱼,喜欢帕米尔的风。当然,帕米尔的风,有两种,一种是西北风,一种是东南风。在帕米尔高原,风筝喜欢的风,就是人类喜欢的西北风……”
艾米丽的朗诵不仅让大家回到了白沙湖景区,而且让大家陷入期待,期待一个卖玉人的出现。为此,大家在朗诵声中静默了下来。
艾米丽朗诵完,依布力又唱了一首《草原之夜》。这时,柯克纸边看边听,一边让词句在脑子里飞速转动,把陈炽的诗转编为歌词——
“多少个年代,共一轮天山明月,映照着人世清亮。
多少个年代,将军与战马,奔赴在遥远的边疆。
谁令重险失,近喜寇氛消;蚕食行将尽,豚亡或可招。
多少个年代,将军与战马,奔赴在遥远的边疆。
今天我来到天山南北,看到了祖国的模样。
边关的春草长呀长,行人和骏马,认出了彼此的远方。
万里天山北,经营阅累朝。大秦今接壤,毋谓海西遥。
边关的春草长呀长,行人和骏马,认出了彼此的远方。”
柯克纸手机文档上敲出了一行行汉字,传给了吴娥。吴娥就叫柯克纸站起来,朗诵刚刚写成的歌词,作为一个节目。王勇听完,又问,怎么把《英雄的黎明》结合起来呢?
罗娟说,我想到了,《英雄的黎明》作为史诗内容,就让玛纳斯奇说唱,作为一个过渡放在中间或开头。
王勇笑着说,你赶紧谱好曲子吧,到时让阿塔和你一起去央视《经典咏流传》,我们就作为亲友团,跟着你一起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