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流放宁古塔,我打猎带娇妻吃香喝辣

第122章 跟大清的国运之战

字体:16+-

因为孔有德的事情,吓坏了耿仲明,尚可喜。

他们的手下也纷纷来找他们抱怨,可耿仲明和尚可喜心里苦啊!

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可以吃,他们造了大明的反,大明对他们的恨太深了。

陈嗣业又很讨厌他们,除了大清,根本就没有容身之地。

通过这件事情,也彻底打破了皇太极想要忽悠住索伦人的美梦。

人家不傻!

以前袁崇焕杀了毛文龙,让大清没有了后顾之忧,但是现在,索伦人成了大清的后顾之忧,比毛文龙更可怕。

必须干掉索伦人!

“总指挥,您看我发明了什么出来!”

“爱彼得,看你神神秘秘的,应该是发明了很了不得的东西,我很期待,放心,我不会吝啬赏赐的。”

爱彼得乐呵呵的带着陈嗣业见了最早的“水泥”。

“水泥?”陈嗣业震惊道。

“我都还没有给这东西取名字,您为何喊它水泥?”

陈嗣业也不知道怎么解释,“那就叫它水泥,不过你这个成本还是有点高,再想想办法,找一些便宜的替代品。”

爱彼得点了点头,做实验这种东西,总是要经过不断尝试的。

不过即便是产量高了,价格下来了,一开始也不可能广泛的运用。

陈嗣业还是会把水泥运用在修路,筑城上。

爱彼得获得了非常丰厚的赏赐,这让许多人羡慕,他们都想要研究出一些成果,好获取赏赐。

博果尔在见识到水泥修路的恐怖之处后,整个人都懵逼了,因为这个时代并没有什么车,所以水泥路并不需要铺很厚,能经得起战马踩踏就可以。

主干道只需要二十公分。

后世,动辄五六十公分,这还算是差的了。

以前也有路,但都是泥坯路,一下雨就完蛋,几乎要一直修,因为很容易就坑坑洼洼。

现在有了水泥路,还铺二十公分,大大减少了修路的量,也方便了大军行动。

“铺上水泥,隔几个时辰就能在上面行走,太不可思议了!”

“大哥,你可以骑上战马狂奔试试!”

“好。”

博果尔骑上他的爱马,在水泥路上狂奔,那感觉是真的不错。

先把各城各县各镇之间的交通主干道修好,就可以方便往来。

很快,皇太极的报复就来了。

辉发城,以及周边的军堡,同时遭受到了清军的进攻。

平时,辉发城有一万正规军,两千七百的城防军,外加一些巡逻队。

各军堡,有百人的,数百人的,甚至千人,数千人的。

有的军堡被攻破,当然是被清军杀了个鸡犬不留。

军堡还会被推平!

一收到消息,陈嗣业就领着三万大军,以及一万辎重队赶往了战场。

此时,辉发城下,战况非常激烈。

守城将领正在有条不紊的指挥着大家守城,“快,快将他们击退,不要让他们靠近城池。”

于是,弓箭,火铳,大炮齐齐发射。

而且守军还时不时的丟小炸药包,嗷嗷叫着,扛着云梯的汉军旗倒下一片又一片。

当然了,除了云梯,攻城车,撞城车,盾车,箭楼,拋石机,大炮等等,也在发威。

城墙上的守军也时不时的倒下,大家都在浴血奋战。

整整一天时间,都在这么高强度的战斗着。

王虎都感觉到心力交瘁,此刻双方损失巨大。

王虎这边,伤亡两千余。

汉军旗伤亡五千余。

没办法,皇太极亲自坐镇,后面可是有着四万八旗兵,汉军旗敢不卖命?

翌日清晨。

陈嗣业的大军离辉发城三十里,皇太极就要趁着他们立足未稳,给予闪电般的进攻。

四万八旗兵,排山倒海般的冲向陈嗣业这边。

得到斥候来报,陈嗣业一脸淡定。

皇太极还以为陈嗣业跟三年前一样,任他拿捏吗?

依旧是排队枪毙,三排阵型。

陈嗣业把火铳兵训练的很好,纪律性很强。

要知道,在战场上,只要有一个人乱开火,就会有无数人乱开火。

对于乱开火的,直接砍死!

陈嗣业建了一个高台,高台上有他的帅旗,他坐在椅子上,身边站着亲兵。

看到八旗兵万马奔腾,火铳兵其实害怕的很。

近了,近了!

两百米,一百五十米,一百米,七十米。

“开火!”指挥官立刻下令。

砰砰砰!

一排接着一排的火铳兵扣动了扳机,就跟炒豆子的声音那样。

“哈哈哈,废物火铳兵,这么远就开枪吗?”

八旗兵嘲笑人家,结果,不少人被打中,掉落下马。

这时候八旗兵笑不出来了,他们不明白陈嗣业的火铳兵为什么能打这么远?

“再近点,用弓箭射死他们。”

八旗兵打算在三十米时,万箭齐发。

火铳兵因为换弹快,被对面一波万箭齐发射死一批人后,又开始排队枪毙了。

砰砰砰!

还是三排,这次打死更多的八旗兵。

八旗兵气得咬牙切齿,他们打算近战,虐杀火铳兵。

然而,索伦兵和野人女真兵这时举起了反曲弓,来了波“箭雨洗地”。

差点被清空了一片地带。

博果尔则翻身上马,率领着八千轻骑兵冲击八旗兵。

他们的钢刀,比之前更加的锋利,直接砍断了八旗兵的钢刀。

火铳兵则装弹,开始了点杀。

眼看着己方陷入劣势,皇太极派兵增援。

陈嗣业一挥令旗,炮队就照着援军打。

因为炮管内雕刻了螺旋纹,大炮打得更远更准了。

十几门十二磅炮,够他们喝一壶。

“重骑兵出击!”

陈嗣业令旗一挥,两千重甲骑兵压了上去。

这是一场异常残酷的战斗,皇太极继续派出援军。

陈嗣业也将三千重甲步兵压了上去。

最后,陈嗣业甚至连辎重队都派了上去,身边只留下两百亲兵。

要不是怕皇太极还剩下的人冲他杀过来,陈嗣业都想把亲兵派上去了。

四万对三万,皇太极那边略占人数优势。

辎重队毕竟战力不行,只能吸引一下火力。

但陈嗣业这边的装备好,打着打着,居然占据了上风。

两支军队的战斗意志是非常高的,死亡已经快超三分之一了,鲜血已经染红了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