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3:让你开玩具厂,你怎么成军火巨鳄

第25章 临时起意

字体:16+-

陈建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二位兄弟,既然如此,那就一起走吧。

我也还没用过早饭呢,正好可以跟你们一起分享这份美味。”

然而,在他说完这话之前,陈大胜和王大富便连连摆手拒绝起来。

“不不不……”

“真的太感谢陈兄弟你的好意了,但是……”

话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行了,不用客气了。

其实找你们是有事情想要商量一下的。

咱们找个地方坐下来慢慢聊吧。”

说罢,他自己率先迈开步子朝黄包车的方向走去,并且毫不迟疑地坐进了其中一辆。

在东城区这个地方,自上个世纪初就开始出现了黄包车这一传统交通工具。

即使时间流转到了1993年这样一个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年代里,虽然随处可见出租车、私家车甚至是地铁等多种新型交通方式,但在保留着浓厚历史文化气息的东城街头巷尾,依然能够看见这些人力驱动的古老身影穿梭其间。

这种现象不仅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古朴之美,也让人感受到时光荏苒间未曾褪色的人情冷暖。

虽然存留的机会并不多,但对于那些没有特别技艺傍身,只为了糊口而四处奔波的外来者来说,这一行依旧是一条生路。

这些人往往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带着满心的希望来到了陌生的城市寻找更好的生活,但残酷现实很快就教会了他们什么是生存的压力。

王大富和他的同伴们便是这无数漂泊灵魂中的一部分。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位于国家心脏地带的东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发展潜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潮涌入。

每一年都有新的面孔出现在这个繁忙的城市角落,或怀揣梦想,或被迫迁移。

就这样,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小小的东城从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迅速崛起成为一个人口超过两百万的庞大城市,并且这个增长速度至今仍没有减缓的迹象。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东城各个行业内部的竞争压力也随之变得异常激烈。

工作岗位变得极其稀缺,尤其是对于像王大富这样的年轻人来说更为困难。

刚刚退伍回家,身上唯一能拿出手的能力大概就是还算健壮的身体了。

然而,在这座快速膨胀的城市里,这样“只有力气”的求职者比比皆是,使得他们在找工作的道路上举步维艰,最终只好加入到了这种既辛苦又不稳定的工作队伍当中。

陈建一坐进黄包车后便假装打起盹来,似乎对外界的一切都不在意。

看到这种情况,王大富和陈大胜互相交换了一个不解的眼神——对方到底是谁?要去哪儿?这一切对他们而言都是个谜团。

“哎,这位姓陈的朋友啊,您能不能给我们指个明确的目的地?”

王大富试探性地问道,语气里满是谨慎与疑惑。

他心中清楚,今天接到的任务并不简单,但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们都只能迎头而上。

“就去前面的酒店吧。”

“去万豪吃早餐?”

王大富和陈大胜两人的脸上同时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仿佛陈建刚刚说了一句天方夜谭般的话。

他们俩一个是货车司机,另一个是小商贩,每天都在这个繁华都市中努力拼搏,但挣来的辛苦钱却仅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开销。

面对突如其样的邀请,两人的心中除了惊讶,更多的还有些不知所措。

尽管他们是铮铮铁骨、不畏艰难的男人,可是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之下,谁又能始终保持着那份最初的梦想呢?尤其是当看到周围那些西装革履、谈笑风生的成功人士时,那种羡慕而又无力感就会愈发明显地在心头盘旋。

而此刻,陈建提出的建议无疑将这份差距拉得更加巨大。

对于每月收入仅几百元华夏币的两个人来说,能在东城区任何一个高档餐厅里享用一次饭食已经属于奢侈行为,更不用提入住或就餐于五星级酒店了。

因此,当得知目的地是万豪酒店这样奢华的地方后,王大富和陈大胜几乎同时发出了一声惊叹:

“真要去那儿吗?!”

“怎么?我们去万豪吃早餐不可以吗?”

陈建眯着眼睛笑了起来,嘴角扬起得意之色。

其实他早就打定主意要选择一家顶级场所招待这对老友了。

一方面确实是因为很久没见,想要好好聚聚。

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展现出自己如今的身份地位——一个不再仅仅是街头混混儿的“有钱人”。

“既然咱们有缘相遇,那么今天这顿早餐我来做东,请大家好好享受一番。”

他继续说道,“更何况吃完早饭我还有一些其他事情等着处理。”

看着眼前这位曾经一起并肩作战过的兄弟如此笃定的模样,再加上对方那充满诚意的目光,最终,犹豫了好一会儿之后,王大富终于点头同意道:

“行吧,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随即伸手拍了拍身边的陈大胜,示意后者一同前往。

虽然内心依旧忐忑不安,但对于这次前所未有的体验满是期待之情。

随后,二人便驾驶着陈大胜那辆虽老旧却保养良好的小型卡车向着位于市中心位置的万豪大酒店驶去。

而这时候,陈建仿佛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他急忙开口:

“稍等一下,我们先去百货吧。”

语气中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

这一次,王大富没有再多问,他默契地点了点头,拉着陈建直奔位于北城的超级百货大楼。

北城这个区域是整个城市中最繁华的地方之一,人潮拥挤、车流不息,满是生机勃勃的气息。

两人并肩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没有过多交谈。

“走,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吧。”

陈建打破了短暂的静默,提议道。

与此同时,王大富与另一位同伴陈大胜对视了一眼,彼此间似乎通过眼神交流着什么信息,之后他们才小心翼翼地为自己的送货用小推车上锁——这是他们赖以维生的小工具,必须保证安全无虞后才能离开。

做完这一切后,三人一同踏进了百货公司的大门。

1993年的东城,并不像今天那样拥有多个大规模综合性购物中心。

那时,这里还没有现代化大型商场的概念,大多数人还是习惯性地称之为百货。

在这个年代,所谓的“百货”基本上就是涵盖了从食品到服装等多种商品的一站式购物场所。

直到几年后,当著名商人包船王建造起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超级综合体江港城时,这种局面才得以改变。

不过那是未来的事情了,眼下人们仍热衷于在传统百货中寻觅心仪之物。

走进崇光百货内,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空间以及琳琅满目的各类商品展示区。

这里可以说是当时东城区规模较大的综合型零售店之一,汇集了许多知名的奢侈品牌专柜。

跟随着陈建的步伐,几人来到了一个专营男士正装的区域。

停在一个装饰风格高雅、摆满了各式精品男装的店铺前,陈建立刻吩咐道:

“你帮我这两个朋友各挑两套完整的职业套装吧,包括外套、裤子、衬衣乃至鞋子都得有。”

“好的先生,请随我来选看合适的款式。”

一位面带微笑的服务员热情回应。

正当她准备引导顾客往店内深处走时,没想到王大富和陈大胜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出了相同的话:

“等等,请让我们自己慢慢挑。”

并挥动双手示意服务员暂且不必麻烦。

显然,在面对如此正式甚至可以说略显昂贵的装扮选项时,这对好朋友希望能亲手挑选出最合适自己风格的东西。

毕竟,每件衣物不仅是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更承载着穿着者独特个性与品味的体现。

“陈兄弟,你这是……?”

王大富的脸上写满了疑惑,他盯着陈建手中的衣服,完全无法理解对方的行为。

“先选衣服吧,等会儿我再详细告诉你。”

陈建没有再多说,干脆利落地推着他们跟随着服务员走向试衣区。

那是一位训练有素的服务员,脚步轻盈地走在前面,领路的姿态专业又亲切。

尽管只有十分钟的时间,但在这段时间里,王大富与陈大胜几乎经历了一场变身的过程。

当他们换上精心挑选的衣服重新走出来时,整个形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这两位身材健硕的年轻人,穿上了剪裁合体的西装后仿佛脱胎换骨般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气质。

连一向自信满满的陈建也不得不在心底默默感叹——他们俩穿上正装的样子,真的几乎超越了自己原有的英俊外表。

当然,若论起整体给人的感觉来,还是他自己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沉稳和干练更加吸引人眼球。

“很不错嘛!”陈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就保持这样吧,另外按照这个尺码再给两位各准备一套备用。”

他说这话时语气温和却坚定。

“明白,请放心交给我们。”

店员点头答道,同时迅速记录下相关信息,动作流畅自然,显露出其良好的职业素养。

接下来便是全身装扮的大调整。

不仅包括了外面穿着的部分,连带里面的衬衫、鞋子甚至于一些小配饰也都没有落下。

当所有环节结束后,三人便离开了这家高端大气且服务周到的百货店。

真正让王大富与陈大胜感到震惊不已的是,在结账过程中看到最终价格那一刻所产生的心情冲击:

共计四套服饰加起来的价格竟然接近万元华夏币!要知道,对于这两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小伙子来说,这一万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它意味着能够极大改善一个家庭的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