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内心充满好奇,但是多年的商海经验教会了二人即便在疑惑时也要维持表面上的礼仪周全,因此两人几乎是同一时间向前伸出了手,与陈建相握作为回应。
与此同时,在这间宽敞的大厅另一侧角落里,聚集了一些同样对陈建充满兴趣的人们。
他们低声交谈着,语气中满是猜测与不解:
“这个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他背后究竟站的是谁?”
这些问题就像无形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扩散开来,迅速引起了所有宾客的关注。
经过一番简单的寒暄之后,陈建与米亚德默契十足地离开了人群密集处,寻找到了一个相对安静的位置坐了下来。
周围的喧嚣似乎都被一层无形的屏障所阻挡,使得这对新旧相识的朋友能够专注于即将到来的重要谈话。
“我一直觉得你是一个极其聪明并且有着敏锐洞察力的人,”米亚德的口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再那么随和平易近人,取而代之的是种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的严肃态度,“我希望你能理解我决定给你提供十二倍杠杆使用的真正含义。”
言毕,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一般,只剩下轻微的呼吸声以及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谈笑声。
陈建闻言,点了点头。
他当然明白米亚德想要与他交流的核心是什么——
那无非是想探究自己背后的团队或者潜在支持者。
但是,紧接着的那一句“我希望给你使用十二倍杠杆的决定不是错误的决策”却令他一时半会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句话里面蕴含的信息量太过庞大了,让他不得不认真思索其背后的深意。
稍作整理思绪之后,陈建缓缓开口:
“米亚德先生,我很清楚你心中的疑虑。
我想明确地告诉你,我的背后其实并不存在任何团队或者神秘势力作为支撑。”
他的语调平缓而坚定,“之所以敢申请如此高额的融资比例进入沪深市场,并完全投入沪股,仅仅是因为我对自己的判断力充满信心罢了。”
听完对方的回答,米亚德并未立刻做出反应,只是用那双仿佛能洞察一切真相的眼睛紧紧锁定住陈建。
那一刻,两人之间的气氛似乎变得更加凝重了几分。
实际上,在晟天技术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最新一轮融资消息时,米亚德就已经开始特别留意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小投资者。
不仅如此,他还悄悄委托专业人士对陈建展开调查,希望能从中挖掘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然而,令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尽管他们动用了各种手段,却依然无法找到有关这位年轻男子过往经历的线索。
即使面对这种情况,米亚德心中仍然坚信一点:
眼前站着的人绝不可能只是一个普通散户而已。
如果真如陈建所说,他是凭借个人实力独立做出了正确的投资选择,那么这种精确把握时机并且敢于大胆押注的行为,几乎可以用奇迹来形容了。
要知道,在瞬息万变、充满不确定性的金融市场中,能够准确预测股票走向,并且还能够在恰好的时刻果断出手买进,这几乎是所有金融从业人员梦寐以求却又难以企及的目标。
因此,在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存在外部操控力量之前,米亚德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接受“陈建真的只是单枪匹马作战”的说法。
对于这件事,除非有更加有力的理由说服他改变观点,否则米亚德绝对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内心深处那种隐隐约约觉得其中必定暗藏玄机的直觉。
可凭着他在东城庞大的人脉和能量,他竭尽全力地调查了陈建的背景,但除了他的家庭信息外,一无所获。
这一点令米亚德更加关注起这个神秘的人来。
此前,他从未将陈建与任何大财团联系在一起过,特别是那几家闻名于世的技术融资集团,他对此圈子相当熟悉,也尝试动用自己的关系网去搜寻关于陈建的情报,结果却是空手而归。
这种情况愈发激发了米亚德想要探清陈建真面目的渴望。
最近一次交谈中,对方提出了要使用极高杠杆比率的要求,并表示出强烈的意向准备进入沪市进行投资。
根据陈建当时表现出来的坚定决心,这位经验丰富的银行家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信息——此人对即将进行的投资行动满是无比的信心。
这让米亚德感到既疑惑又好奇,他迫切希望知道支撑这份自信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资本力量或者独家内幕消息。
经过一夜无眠的思考,米亚德决定采取一种看似冒险实则极具策略性的方法来进一步接近真相。
他认为通过允许这位年轻人利用高杠杆的方式进行市场操作,也许能为自己揭露更多有关陈建不为人知的秘密提供机会。
毕竟在正常的审核流程下,像陈建这样身份并不明确且缺乏足够财力保障的客户是几乎没有可能获得如此高额财务支持的。
即便是出于对自己职业生涯安全着想,这样的批准也是异常谨慎甚至可以说是非同寻常之举。
然而此刻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米亚德还是毅然决然地下定了决心,尽管这也意味着他自己乃至整个银行体系将面临着潜在的巨大风险。
他之前一直策划着通过对自己在广府的投资事件来摸清陈建的真实底细,但是米亚德依旧忍不住想要通过与对方进行直接对话,以获取有关陈建真实背景的信息。
每一次想到这儿,米亚德心里便多一份迫不及待——因为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商海之中,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
米亚德如此急切地去深入了解陈建,最根本的目的其实很简单:
他不想成为别人的棋子,也不想仅仅成为别人赚钱的工具而已。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一个假设之上,那就是如果真的存在这样一个计划或者说是布局,并且这一切的幕后主使者是陈建或是陈建背后的势力,那么米亚德就一定会坚决停止与之继续深入交往。
否则的话,等到哪一天真相大白时,最终遭受最大损失与伤害的将会是他所任职银行的声誉。
对于一家银行来说,没有什么比信誉更加重要了。
而这个沉重的责任,米亚德深知自己无法单独背负起来。
不过另一方面来看,假如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呢?要是经过仔细调查之后发现,所有的事情都是由陈建个人独立做出决策、凭借着超凡独到的眼光洞察市场而取得成功的案例,那就完全是另一码事了。
这种情况下,这样的天才绝对是每一个金融机构梦寐以求的人才资源。
不仅应该努力拉近彼此间的关系,甚至可以说银行愿意不惜任何代价去结交这位年轻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