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3:让你开玩具厂,你怎么成军火巨鳄

第58章 精准的决策

字体:16+-

为了防止股价突然大幅波动或引起其他投资者注意,他们采取了一个谨慎而复杂的策略:

即在不断购入股票的同时,还要通过多种金融工具来稳定安胜集团当前的股价水平,尽量避免因收购行为本身导致的价格飙升。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陈建心底默默祈求着,在李家豪及其背后庞大势力开始正式介入市场之前,最好能够先完成超过五成的资金交易。

如果不能抢先一步布局完成的话,一旦对手加入竞争行列,则双方争购之下必然推高标的公司的估值。

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成本压力,也让最终取得控制权的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多变。

然而事与愿违,在金融市场这个变化莫测的战场上,往往越是害怕什么,它越有可能成为现实……

此时,同样的时刻,在繁华的北京路证券交易所内,一排排电脑屏幕闪动着不停更新的数据和图表,忙碌的工作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地操作。

突然间,一位身着正装、目光锐利的年轻男士快步走向交易所的核心区域,周围的人不时投来敬佩的目光。

这名男士正是市场中颇具影响力的投资顾问。

“先生,这是关于安胜公司今天股票交易情况的最新报告,”一名助手递上打印好的报表说道,“您请看,今天的总成交量比昨天同期增长了超过百分之三十,但这批增量并没有使得市场上可供交易的实际份额减少太多。”

听到这里,这位投资顾问眉头微蹙,快速从助手手中接过了那份看似普通的文件夹,同时开口追问:

“怎么回事?如果真是如此,那岂不是意味着有大量的买入行为并没有伴随着相应的卖出?这样巨大的变动背后必定有猫腻!”

正当他说这话时,双眼紧紧锁定于面前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字之间,试图从复杂的信息流里寻找破案线索。

“据我调查分析发现,尽管今天成交活跃度异常升高,但主要表现为许多小型个人投资者以较低价位抢购了大量股份,接着又迅速设置了高于买入价几档的位置准备转售出去。”

然而,顾问并没有直接采纳手下提供的结论,而是选择了沉默地思考起来。

只见他时而凝神细阅数据,时而摇头表达不满。

时间悄然流逝了数分钟后,一个更加令人信服且深具洞察力的观点逐渐成型。

“依我看,这个问题绝非表象那么简单!虽然表面上看来那些账户各自为政,相互间毫无关联可言,但是观察它们的买卖模式,竟然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即都是采取了‘低价吸筹+快速高价出货’策略。”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愈发坚定,“如果没猜错的话,有人正在通过控制这些分散的小账户实施一场精密布局的大规模操作,意图在于推动或压制安胜集团的市值波动走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说罢,这位敏锐的投资者转头望向站在一侧等待指令的团队成员们,“事不宜迟,我们需要尽快展开行动!首先你们要彻底摸清所有疑似参与此次异动的可疑账号背后的真相。

其次,请安排几位可靠的同事密切监控资金流向,并尝试追踪到幕后主使可能隐藏的秘密基地。

记住,这个任务非常关键,务必争取当天就有明确进展!”

随后,那名男子缓缓走到电话旁,手指拂过话机的按键,然后拨通了号码。

片刻后,电话中传来一道沉稳而又充满威严的声音。

“什么事?”

男子微微调整了一下呼吸,让自己的语气更加镇定,才继续开口说道:

“老板,我这边有些不太对劲的事情想要汇报给您,目前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那边的人听到这话后,顿时眉头一紧,而这位接听电话之人,正是李家豪。

作为一个商业帝国背后的实际掌控者,李家豪对于任何可能威胁到其利益的事情都格外敏感。

他问道:

“具体来说说看。”

“今天开盘以来的情况十分异常。

截至现在,我们发现交易量比平时大幅增加了至少30%,累计已经完成了超过200万股的买卖,”男子顿了一下,“更蹊跷的是,尽管表面上看起来这些股票是由多个不同的账户在操作完成的,但实际上种种迹象显示它们背后可能被同一个团队控制着。”

说到这里,男子声音变得更加谨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期间几乎所有买入的动作都是以极低的价格完成的,接着再以较高价位挂牌出售。

我的猜测有两种可能性:

要么有人正在刻意压制股价试图隐藏真实的意图。

要么则是在通过频繁交易制造高流动性的假象,从而掩饰其真正的动向。”

电话另一端,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李家豪才再度开口,“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不能放任不管。

尽快查清所有细节,如果确认确实有新的势力入场,立即设法与之取得联系,并且着手实施我们的预案——尽全力扫货,不给对方留下丝毫机会。”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之间就到了当天下午……

交易所的钟声已经敲响,标志着这一天的交易即将结束。

陈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目光扫过交易大厅中熙熙攘攘的人群,他知道要想不动声色地处理掉自己账户上的每一笔资金而逃过所有人的耳目,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自己的心事和盘算。

特别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李家豪这样精明狡猾的人物,必定正躲在某个暗处,紧紧盯着安胜公司这只股票的一举一动。

虽然表面上看来平静无波,但谁都明白李家豪是在静静地等待,就像是一头隐藏在深水之下的猛兽,在最佳猎物出现前绝不会轻易显露自己的爪牙。

陈建心里非常清楚这一点,因为他记得在前世通过一次罕见且坦率的媒体采访里了解到李家豪曾经分享过他收购安胜时的心路历程。

那时他就提到了,自己之所以采取观望态度,并非对安胜毫无兴趣或看走了眼,而是为了寻找最佳切入点——即判断安胜是否会因为巨额赔付而面临破产的命运。

对于任何一个投资者来说,当一家企业陷入困境、濒临崩溃边缘的时候出手往往是最好的选择之一,这意味着可以用相对低廉的价格换取更多的股份甚至全面接管控制权。

这正是李家豪当时的想法所在。

因此哪怕是在这段时间内安胜公司的股价已经跌落到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这位资本大鳄依旧表现得异常耐心,没有立即采取行动,显然其目的不仅仅是要获取部分所有权那么简单,他想要彻底吞下整个“果实”。

然而情况很快出现了转变,在获知有关赔偿纠纷最终得以妥善解决的好消息后,得知了安胜并不会因为此次事件走向绝境的那一刻,李家豪立刻展现出了敏锐而快速的反应能力。

几乎是在得知这一结果的同时,他就调动自己背后强大的团队力量,在安胜官方对外正式宣布该消息之前抢先一步完成了关键性的操作——迅速购买并锁定了该公司30%的重要股份,为后续更长远的布局奠定了基础。

这样一来,无论接下来局势如何演变,李家豪都已经占据了十分有利的地位。

之后,通过一系列精准的操作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