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世子他反了!

第113章 接风宴

字体:16+-

冀州城的太守将举办宴席的场地定在了城东处的一个酒楼。

宁远如今下榻的酒楼在城西,一群车队浩浩****地穿过整个城的主街,听到宁远来了的动静后,百姓们纷纷探头出来,一脸好奇地查看情况。

宁远看着这些出来的百姓,这个时候才感觉到这座城市仿佛活过来了一样。

为了更好的照顾王昱,宁远便把王昱安排到了同一辆马车上。

王昱一路上都十分瑟缩的样子,看样子这次故地重游对他来说十分有压力。

“你不要担心,这一次我带你来是处理这里的事情的,绝对不会让你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

听到宁远这句话后,王昱的脸上浮起了一抹勉强的笑容,他点了点头,朝着宁远开口道。

“我并没有担心,只是故地重游有些紧张罢了。”

宁远并没有戳破王昱的心思,他点了点头道。

“等过段时间你就会习惯了,这次事情结束以后,我便会公布你的身份。”

听到宁远这句话,王昱一脸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丝毫不掩饰自己的震惊,他忍不住开口问道。

“你难道不怀疑我的身份嘛?毕竟我的身份没办法调查,时隔那么多年,难道你们就仅凭一块胎记来判断我的身份吗?”

宁远眯了眯眼睛看着面前的王昱,一时间不知道他说的是真心话还是什么。

绕过了大半个城池之后,宁远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太守定下的酒店。

太守领着许多官员跪在酒楼门口迎接宁远的到来。

宁远率先下了马车,看着前方乌泱泱的架势,他皱了皱眉。

“不是说不要铺张吗,怎么叫了这么多人过来?”

听到宁远的语气中带了点不悦,一旁的太守立刻开口解释道。

“皇上,他们听说皇上来到了冀州城所以自发出来迎接,今天这场宴席其实并不铺张,只要皇上进去了就知道了。”

宁远的目光扫过太守的脸,并没有说话,可是当太守看到宁远那张脸的时候,却突然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

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宁远的眼光中带了点点寒芒。

宁远带着王昱和赵大人周大人进了酒楼,看着里面的布置并没有太过奢侈,宁远紧皱的眉头这才松开了一点。

“冷月怎么没有跟过来?”王昱看到宁远身边一直寸步不离的冷月今天突然消失不见了,忍不住凑了上来开口问道。

王昱知道冷月武功高强,因此这一路上有冷月贴身保护着,他心里会安心许多。

可是现在突然看到冷月不见了,他的心里就有些慌张,如今故地重游,他生怕上一次的事情再次上演。

“我派冷月出去执行任务了,你找她有事吗?”听到王昱主动提起冷月,宁远忍不住追问道。

看到宁远眼中的怀疑之色,王昱立刻摇了摇头道。

“只是看冷月平时都跟着你,今天却没有跟着,所以有些好奇罢了。”

宁远点了点头,并没有深究。

等到宁远落座之后,看到下方站着的官员们,他摆了摆手,语气轻松地开口道。

“你们也坐吧,朕这次来是为了冀州城的案子,并不需要太过拘礼,只不过朕需要你们全力以赴,随朕将这个案子尽快破获。”

宁远话音刚落地,所有大臣齐齐跪在了地上。

“臣等遵命。”

随后,这些人得到宁远的命令之后,这才纷纷落座。

宁远之所以会答应冀州城的太守来参加这场宴会,目的就是为了将所有的官员都叫到这里,到时候他的人便方便行事了。

他现在并不知道这其中有哪几个人是和幕后的人勾结的,所以只能通过这种办法来限制他们的行动。

如果不把他们聚集在一处的话,有些人还是会私底下动手脚。

宁远的目光从每一个官员的脸上扫过,可是他们的脸上都带着恭敬和拘谨的表情,根本看不出来有什么异常。

不得不说,这个人实在是太会装了,就连宁远都看不出来他们的底细。

酒过三巡之后,宁远突然开口道,“这一次的案子十分棘手,不知道诸位爱卿有没有什么良策?”

听到宁远这句话,原本相谈甚欢的大臣们,都是陷入了沉默,他们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宁远这个问题。

如果他们说自己有办法解决这件事情的话,又何至于将这个案子闹到皇上的面前,到时候没准会被宁远扣上一个渎职之罪。

可若他们说没办法的话,恐怕也会引起宁远生气。

宁远的目光从下方的一些官员的脸上扫过,随后开口问道。

“当初你们难道没有听到百信报关吗?这么大的案子,当时为什么不处理?”

听到宁远这句话,冀州城的太守脸上浮起一抹笑容,开口解释道。

“皇上你有所不知,我们这一批都是近一年新调上来的,那个案子发生在一年半之前,所以我们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之前的地方官将这个案子压了下来,因此,我们也没有发现这个案子,直到百姓们闹了出来,我们这才知道这件事情,于是立刻上报给了京城负责这件事情的大人。”

听到宋炳坤这句话,宁远的眉头拧的更深了。

他没想到这件事情竟然这么复杂,如果是李玄时期的官员,那他想要追责也很困难了。

前段时间,为了稳固朝纲,他拔除了一批李玄手底下的官员,其中有一批就是冀州城的官员。

没想到竟然会有这样的事,这样一来,也给他们增添了不少麻烦。

想到这里,宁远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看到宁远这个样子,下方的官员们心中都十分忐忑。

“皇上,虽然年代久远,但是我们或许可以走访一下当时发生地点周围的百姓,万一他们还有一些能记得什么的,那我们也可以顺藤摸瓜了。”或许是生怕宁远责怪,一个官员站出来提议道。

“朕已经让人去做了。”宁远扫了那个官员一眼。

早不说,晚不说,偏偏现在才说,要说他不是故意的宁远都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