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谢思勤阴恻恻的声音响起:“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她本来是想到京市医院看看病情,再做打算,谁知道询哥哥直接不管她了,那就不要怪她不客气了。
时永华夫妻俩正在给谢思勤收拾东西。
一听女儿提起这事,顿时都愁眉苦脸的。
因为这个事,他们都没来得及跟养女缓和关系,以后生活还得提心吊胆的,担心被别人发现。
于青萍在心里叹了口气,能拖一会是一会吧,她笑着安抚,
“事情我们已经安排下去了,这个事情急不得,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这时谢询从外边走来,只听到了最后一句,随口问道:“着急什么?”
三人吓了一跳,好在他们都不是正对着谢询,没被发现异样。
于青萍阅历比谢思勤高,脑子转得也快,温和地笑着:“勤勤想快点去京市做手术,早点好起来。”
谢询点点头,这个确实不能急。
谢思勤甜腻腻地喊了声:“询哥哥,你来了,我等你很久了。”
一听就觉得傻傻的,根本看不出刚刚扭曲偏执的影子。
谢询眉头下意识蹙起,她的声音比以前还夹,谢询不想继续受折磨,
淡淡开口:“嗯,我们走吧。”
永华夫妻还有点不舍,因为儿子还在这里。
谢询没办法在到那边帮卿安找到比现在更好的工作,而且他也不愿意跟他们一起去。
但那边是首都,他们不想放弃到那边发展的机会,只得把儿子留下。
这样也好,以后东窗事发了,儿子能够摘干净。
......
谢询带着时永华夫妻和谢思勤去了京市。
先去谢询他们租的小院子里安顿下来,然后就去医院找专家给谢思勤检查身体,京市关于这方面的专家都请了过来。
决定三天后给谢思勤做肿瘤切除手术,但手术难度比较大,就算成功也做不到彻底切除,只能缓解梗阻等症状。
谢思勤彻底死心,性格也更加偏执。
......
南栀正忙着准备即将到来的文艺汇演,这次宋队下了死命令,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她根本没时间想谢询他们的事情。
卢筱筱顶替了南栀的领舞位置,而南栀负责协助演奏一些复杂段落。
所幸这次的文艺汇演没有人捣乱,完美落幕,像极了童话里的美好结局。
但现实里的遗憾是,舞台剧原本的女主再也不能跳舞了......
温愉心跟着大家一起欢呼庆祝,平静了一点才发现南栀不见了。
反应过来她四处寻找,最后在门外找到了她。
一个人看着满是繁星的天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满身孤寂。
温愉心心疼不已,但又不知道怎么安慰,只得默默站在她的身边。
南栀侧头,看到来人是温愉心,朝她笑了笑,身上的距离感尽数褪去,“今天晚上的星星很多,明天肯定是个好天气。”
温愉心也抬头看着天空:“是啊,你的未来肯定也会越来越好。”
南栀扬起嘴角:“你也是。”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笑了出来。
南栀的心情好了很多,柔声说道:“我们快回去吧,免得她们找不到我们。”
话音刚落,里面就传来了呼唤她们名字的声音。
两人不敢耽搁,又赶紧进去了,后面还有节目呢。
......
这次文艺汇演结束后。
温愉心为南栀写的舞台剧终于火起来了,很多人都想再看,邀请她们宣传队过去演出。
南栀她们又开始紧锣密鼓的下连队演出。
......
谢思勤手术成功了,但做不到根治性切除,肿瘤细胞仍然残留在体内,会继续增值、扩散......
放射治疗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减轻症状带来的痛苦,化疗药物种类少,副作用大,且都不能做到根治。
她的身体营养状态会持续变差,抵抗力下降,只有几个月时间了。
如果患者心态积极,身体素质好,积极配合治疗,也有可能存活一两年甚至更久。
但谢思勤是能坦然赴死的人吗?
她好不容易攀上谢家,把自己从泥沼中拉出来,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
又怎么能接受自己二十多岁就要死了。
她一声不吭,谢询让她做什么就做什么,听话极了,想借此博得谢询的同情。
但谢询却没怎么在意,在京市的这些天,他都在想南栀。
他想,他和南栀生活了这么久,没有感情总归也是有亲情的。
在谢询要走的那天,谢思勤终于爆发了——
她拉住谢询的胳膊,眼泪鼻涕一直往下掉。
“询哥哥,可不可以不要走。”
“我好害怕,怕以后再也见不到你了。”
“就算是死,我也要和你一个城市。”
......
她还因为太过激动,腹痛加剧,恶心呕吐起来。
谢询想到了他睁开眼看到她时的场景,那时他以为他要死了......
现在是她面临死亡,谢询还是心软了,
时永华夫妻俩面面相觑,他们俩在这边折腾半天还是要回去啊。
又推迟了一天回去,谢询去重新买票。
谢询离开后,谢思勤目光森冷地看向时永华夫妻:“你们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于青萍心里苦啊,有谁要去讨好自己的亲生女儿的,她刚刚想说点什么,为自己辩解一下。
谢思勤又道:“不要试图蒙混过关,如果我跟询哥哥说你们的坏话,你们什么都得不到,白白把养女赶走了。”
反正她又没多少时间可活了,能带走一个是一个。
于青萍的笑容在脸上凝滞,这哪里是女儿?分明是冤家吧。
即使她心里再不情愿,也不得不按照她说的做了,不然真就是白忙活一场。
她想赌一把,万一南栀和谢询掰了,谢询真的愿意在女儿的最后时光娶她呢,今天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她重新扬起笑脸:“女儿你放心,马上就动手了,我先让他们踩点,找到他们的习惯,才好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