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流放,黑莲花靠种田颠覆江山

第28章 抓鱼

字体:16+-

翌日,沈妙悠闲地在家躺了一天。

他们家背靠一个小山丘,山上有许多前屋主种的枣树杏树之类的果树。

秋天叶子都黄了,打着旋儿飘下来,给大地敷上一层金黄的外衣。

院子前面是一块荒废的草地,不远处的小河潺潺流水穿行而过,有时能见到野鸭在芦苇群里飞过,会有村里人去捡野鸭蛋。

午后,沈妙坐在屋檐下,听着树上的鸟雀叫声与大壮时不时被落叶惊扰的声响,突然就体会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刚忙活完,种菜的任务也不急。

沈妙:“大哥,我们去河里抓鱼吧!”

沈砚对妹妹的要求自然应允,但他有些迟疑:"就用篓子抓?我们能抓到吗?"

沈妙想了想:“我们去找陶桓,我前几天听吴婶说他编了笼子抓到几条鱼。”

她俩说走就走,给宋母说了声:“娘,晚上吃鲫鱼炖豆腐吧,我跟大哥去抓鱼。”

宋静宛没什么不应的:“好,那你们小心点儿,河水凉,你别受寒了。”

那河本就是条小河,秋冬水位浅,淹不死人,是以宋母也不太担心。

沈妙:“我知道了,娘。”

沈砚:“娘,您放心吧,我会看好小妹的。”

宋静宛看着从小就老成持重的大儿子在这村里反倒松弛了许多,顿时也笑了。

兄妹二人去了陶家,发现吕家跟张家的小辈也在。说明了来意,一群年轻人当即准备一块儿去。

好在陶桓之前在家做不了活儿时,闲着没事编了很多竹笼跟竹篓准备拿去卖钱。

沈妙发现陶家人都很擅长做手工,当然也没白拿陶桓的竹篓,给他一个付了十文钱。

陶桓又涨红了脸说给多了要退给沈妙,沈妙让他收下了,主要是吴氏跟宋母常走动,沈妙愿意帮衬一下他家。

“你会打柜子吗?”沈妙看着手里编得精美细密的竹篓问。

“会,你要的话我帮你做。”陶桓道。

一旁的吕家老二吕琛帮他补充:“小桓以前是玩儿机关的,打柜子自然不在话下。沈家妹子,你有什么需要都可以找他。”

沈妙这下是真惊讶了,这陶家净出手工达人,传统机关术,真大佬啊。

“等有需要我肯定不会客气的。”沈妙笑眯眯道。

一行年轻人就说说笑笑地往河边去,吕家两个兄弟年纪算他们这群人里年长的了。

吕大叫吕淮,比沈砚大一岁,已经及冠了。原本定了婚事下年成亲,现在也泡汤了。

吕二才十七,跟陶桓是同窗。他们家也有个小妹,跟陶蓁差不多大,十一二岁的样子,正玩在一处。

吕家人性格都很开朗乐观,兄弟俩长得高大俊朗,妹妹也很可爱,很快就跟众人打成一片。

张家人丁单薄一点,就一个男丁,叫张昀,跟陶桓吕琛是同窗,也才十七。

他家还有个姐姐,本来新婚没几年,但因为他家的事,竟然被夫家休了回来。

张家姐姐因此郁郁寡欢,终日里就待在家里干活,不跟弟弟出来走动。

沈妙从兜里,实际是空间抓了把杏干儿给两个可爱妹妹,陶蓁有些羞涩,睁着大眼睛说谢谢,拿得有些不好意思。

吕姝就不一样了,冲沈妙甜甜一笑,大方接了过去道:“谢谢沈姐姐,你长得好好看啊。”

沈妙被逗笑:“嘴这么甜。”

吕姝:“哪有,我看到漂亮姐姐就喜欢说实话。”

沈妙算是见识到了社牛的力量,不一会儿路过村民家,还有几家人冲吕家兄弟打招呼。

村民:“嘿,去哪儿啊这是?”

吕家兄弟:“去河里抓鱼,去不去?”

村民:“去,反正没事儿,我们也去,等等啊。”说着就各自进屋去抄家伙。

于是,最后沈妙兄妹二人的队伍扩大成了一个十几人的大团队。

沈妙这几家人容貌都挺惹眼,一排大小伙子走一块儿,惹得村里许多在路边割猪草的小姑娘都忍不住悄悄的看。

尤其是沈砚,那芝兰玉树的模样,在一堆帅哥里都极为惹眼,气质就跟别人不一样。

沈妙已经习惯了被人当猴盯,只觉得他们这么多人,横着站一排都能给小河截流了,怎么也能抓到鱼吧。

秋日下午的太阳还带着暖意,河水却已经凉了。

大梁的风气还算开放,小村子里更是没那么多讲究了,没什么女子不能在外露脚的避讳。

不过这年头风寒难治,陶蓁跟吕姝俩小孩儿只能脱了鞋袜坐在岸边的草地上用脚挑水玩。

小河水挺清的,河底多是鹅卵石,沈妙挽着裤腿去下游放了几个篓子用大石头压着,沈砚他们在上游赶鱼。

村里的小伙子说他们平时都在下游拿堆泥堆截断河水捞鱼,吕老大听了当即号召弟弟们一块儿跟着干。

一时之间河水就浑浊了起来,俩小孩儿也不玩水了,沈妙也上了岸。

三个女孩子就蹲在岸边吃着果干,看哥哥们热火朝天地堆围堰抓鱼。

没想到这河里鱼还挺大只,沈妙看着被追赶得跃出水面的黑背白磷大块头,一看就是滑鱼片的好料子,晚上吃酸菜鱼也不错,可惜家里没酸菜。

一群大小伙子在河里横冲直撞,是不是逮到鱼一边往岸上丢一边叫得像猴子。

沈妙不知道有些年轻小伙是看到漂亮妹妹忍不住表现自己,她只觉得有些吵闹。

都是三个女人一台戏,但这十来个男人简直跟一千只鸭子一样吵。

最后收获颇丰,但一群人的衣服上全是泥水跟鱼腥味儿,简直没眼看。

连一向稳重的沈砚衣服上都沾了鱼鳞,但他抱着一条大草鱼,笑得格外轻松。

沈妙见状,也被逗笑了。

“兄弟们,既然都是一块儿出的力,这些条鱼我们平分怎么样?”吕淮提议。

“吕大哥说得在理,我没有意见。”沈砚点头。

“我也没有意见。”陶桓跟张昀也跟着说。

村里的小伙子闻言也咧着嘴笑:“就按吕大哥说的办。”

鱼有大小,数量不一,于是每人一条大鱼搭配一条小鱼。

也不用特地去称每条大鱼是不是一样重了,跟吕家兄弟相熟的这几日都不是爱计较的。

分得差不多了,还有一些太小的鱼就随意谁想要就拿。

沈妙还在她的笼子里捡出几只清虾跟螃蟹,秋天的蟹黄肥,沈妙决定回去清蒸了一人一只。

“沈兄弟,听说你们家明天盖房子?”吕淮问。

沈砚点点头:“跟砖窑定的明日。”

“那我们也去帮忙。”吕琛道。

“我也去。”张昀也说。

到底是一块儿战过狼群走到幽州共患难的交情,沈家也算帮过他们。

沈妙笑了笑:“都来,一天十文钱,饭食管饱。”

那几个村民听了顿时意动,村长那边只叫了十个汉子,他们这几个都是半大小子比不上青壮,就没叫。

“沈家妹子,我们能去吗?我们也很有把子力气的!”

“行,都来。”

沈妙看他们也不是偷懒耍滑的人,外来人在村里也要有自己的人脉才能快速融入。

否则被嘴碎地在背地里嚼了舌根,很容易排斥他们家。

就这么说定了,分别的时候,沈砚也学着村里汉子那样,折了几段草茎穿过鱼鳃把鱼提起来,就伴着夕阳跟小妹归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