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教育为核心,让孩子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享受生命、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
近年来,小学生,中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某知名医院曾对几千名中小学生中做过调查,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而自杀未遂者则达到了1.71%。有24.39%的孩子曾有一闪而过的“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而曾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人数也达到15.23%。因此,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迫在眉睫。
一、唤醒孩子对生命的认识,让懂得知道珍惜生命。
我常告诉孩子,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一个人的出生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而每个生命的成长历程都倾注了父母的大量心血。所以我们应该小心呵护我们的生命。而爱惜自己的身体发肤,这是孝顺的开始。
在家人相聚聊天时,我还找出泛黄的照片翻阅,跟孩子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记忆中已逝的爷爷奶奶,他们做什么生了几个小孩他们那时喜欢吃什么最开心或难过的事是什么让孩子了解生命就是这样一个顺承的过程。
而残疾人运动会也是我对孩子进行直观生动的生命教育的课堂。每当有这样的电视节目时,我总是与孩子一起观看,选择几位印象深刻的运动员,了解其身残情况和奋斗经历,并交流看法,或者写心得作文,让孩子对生命更加珍惜。
二、让孩子摆正心态,正确面对压力:
生活中,我关注孩子的情感、心灵和个性,让孩子慢慢体验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告诉孩子,不爱惜生命,首先是自己对现实的逃避,自私狭隘的表现。作为学生,在应试教育下,老师向他要成绩,是很自然的事情。这就比如大人工作,要敬业,要做出成绩一样。所以,不能因某位老师一句“你真笨,怎么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等等,就造成强大的精神压力。或者因不良的成绩排名、不满意的学业评价而感觉脸面上挂不住,甚至走上绝路。我们要的是过程,平时只要自己努力了,就足够了。
每当儿子考试成绩不如意,或者与同学发生矛盾时,我总是先开导他,认同他,然后告诉他可以哭,可以发泄一下。于是儿子慢慢就平复了情绪,很快阳光起来。
三、通过参加实践活动,让生命的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
生活中,借助鲜活事件,让孩子从身边小事起步,明白生命的意义,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我让孩子养一种小动物,每天照顾它,看着它一天天健康成长;在小动物生病的时候,怎样帮助它渡过难关。借助这些具体、直观的活动,让孩子感受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通过这样对孩子进行合理的生命教育,不但能帮助训练孩子的坚强的品质,当孩子长大后就能更从容的面对死亡,珍惜生命,善待生命,体悟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