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气回归理青春

第23章 顽强(下)

字体:16+-

第二十三章 顽强 下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王杰和战士周友录上街,看到工人们拉着装满石料的板车,通过高大的铁路天桥有些吃力,他们立即上去帮着推车。

周友录急着去代别人办事,先走了,和王杰约好在新年书店会面。周友录办完事,在书店左等右等,不见王杰。走到天桥,看见王杰脱了棉袄,满身大汗,还在那里帮助工人推车。周友录告诉他,请假时间快完了,王杰看了看头顶上的太阳,才恋恋不舍地走下天桥。

路上,他对周友录说,“工人同志们推车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看他们那样辛苦,我丢不下。”周友录现在谈起这件事,心情还很激动。

王杰对革命同志有深厚的阶级感情,他把为战友们做好事,同样看作是最实际的为人民服务。行军,全班三天的口粮,他一个人背上一大半。他背的一壶水,自己舍不得喝,都让给同志们。一次,连队冒着大风雪修桥,干了一天,战士们棉衣全打湿了,晚上大家都很疲乏,把湿衣服往火边一搭,倒头便睡着了。

王杰给战友们一个个盖好被子,看着一张张憩睡的面孔,听着窗外呼啸的北风。他想:天气这么冷,同志们的棉衣要是烤不干,明天还要在风雪里施工,那怎么行!他便坐到火堆边,拿起棉衣一件件地烤起来,烤干了一件又一件。

当他烤完全排最后一件棉衣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三点多钟了。第二天同志们穿上干爽的棉衣上工,听说棉衣都是王杰烤的,一股热流暖到每个人心窝里。

处处为同志们做好事,成了王杰的习惯。能做到的,他尽力去做,自己不会做的,他也千方百计想办法出上一分力量。就在他右手被沥青烫伤以后,他还用左手帮助同志们扒石渣,用左手端着脸盆到山下河沟里,半盆半盆地为上工的战友们打好洗脸水。住了医院,他还帮助护理员擦地板、送药、倒开水。

一事当前,王杰从来不分你的我的,只要是革命的,对同志有利的,他就全力以赴,越干越起劲。连队成立义务理发组时,他再三要求参加。同志们说他不会理发,可他总不死心,理发组一“开张”,他便拿着自己的毛巾和肥皂,跑去为同志们洗头。

他见同志们蹲在地上洗头不得劲儿,就搜集废木料做了一个洗脸架。就这样,他硬是“挤”进了这个服务小组,成为不可缺少的一员。

王杰在他短短的一生中,以火一样的热情,为人民、为同志做了许多好事。在他生前,就有同志称他为“活雷锋”。

但是,王杰始终牢记毛主席关于为人民服务要“完全”“彻底”的教导,认为贡献于人民的应该越多越好,要求于人民的应该越少越好。他给自己订下一条法规:“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下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

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野营时他把好的铺位让别的同志睡。出公差他争着干。越是在行军疲劳的情况下,他越要多站岗。他常常提早起床,挑水扫地,把全班、甚至全排同志的洗脸水打好……

七月初,领导上分配王杰到邳县张楼人民公社帮助训练民兵。他满腔热情,极端负责,不管下多大雨,不管路上多么泥泞,天天都是四点来钟就起床,从连队跑二三里路赶往民兵住地。要是场院里还有积下的雨水,他就拿起扫帚打扫干净。

有时去得太早,民兵还没有起床,他便在屋檐下,掏出《毛主席语录》,借着曙光,轻声诵读。王杰一有空就给民兵同志讲解毛主席著作,讲雷锋的故事,跟他们一块谈心、拉家常。民兵们都亲昵地称他为王教员,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跟他说。

王杰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做“革命牛”,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就在他牺牲的前一天晚上,他入睡前还坚持读了毛主席著作,夜里站完了自己的一班岗,又为别的同志多站了一班。

随后,象往常一样,为全排同志打好了洗脸水、漱口水,把牙刷摆好,才和三班副班长陈学义高高兴兴、有说有笑地赶往民兵训练场。

王杰同志就这样写完了他光辉历史的最后一页,不折不扣地实践了自己的誓言:“为了党和祖国,为了人民,我有一天的生命,就努力工作一天。”

在一个冬天的夜晚,一连在结着薄冰的河里打桩。战士们高举筑头,喊着号子,猛力向下锤打。打了一会,一个个冻得直打哆嗦,号子也喊不出来了。这时,王杰一面坚持打桩,一面鼓励大家:“同志们,想想罗盛教,就不冷了!”

王杰就是这样:他冷了,总是想到世界上还有比自己更冷的阶级兄弟;他遇到困难了,总是想着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还在受压迫。

王杰同志一心为革命、一切为革命的伟大胸怀,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出来。他一不吸烟,二不喝酒,三不乱花钱。战友们从他的遗物中,找到了一个小口袋,里面装满了牙膏皮。这是他生前收集起来,打算用它换些钱,给连队俱乐部买毛主席著作单行本的。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一个人吃好穿好不算幸福,只有天下穷苦的人都过上美好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吃穿太讲究,日子长了,就会忘本,就会脱离群众,就会慢慢的失掉革命的劲头”

从去年下半年起,王杰就是一个超期限役的战士了,家里几次催他回家结婚,但他决心继续服役,一再推迟婚期。

他说:“现在美帝国主义正在加紧侵略越南,一个革命战士怎能放下武器回家呢!”他还写过一首《革命岂有超期》的诗,其中有这样几句:“服役虽已期满,怎能解甲归田!”“约翰逊到处扩军备战,怎能放下枪杆把锄头换!”

王杰的脑子里时刻想着敌人,带着敌情苦练杀敌本领。一个北风呼啸、天寒地冻的夜晚,他把战士带到轧得梆梆硬的坦克跑道上去挖雷坑,一镐下去,一个白印,刨了一阵,手打起了血泡。

有的战士建议到土质较松软的地方去作业。休息时,王杰打开手电筒,给大家念《愚公移山》,并且讲了****副主席关于苦练二百米内硬功夫的指示。

他对战士们说:“我们要对付的是最凶恶的美帝国主义,一定要从难处着想,多练几手,不管敌人的坦克从松土上来,还是从硬地上来,都要把它消灭!”学完以后,大家劲头上来了,继续坚持苦练。

在每个具体科目上,王杰都是一丝不苟。就象挖雷坑这个比较简单的动作,他入伍四年,已经不知练了多少次。可是,每次他都象对待新科目一样挖得那样认真,他说:“战场上用一次两次,平时就要练千次万次!”

一九六三年春天,部队开展“每日一雷”活动。王杰和老战士齐昌君搞互助,练习布雷、起雷。

开始,他发觉不了齐昌君埋的雷,而他自己埋的雷,齐昌君总是很快就找到了。有一次,王杰跑到草地上,铲下一块草皮,把雷埋好,再把草皮原封盖上去,细心伪装好,结果还是被齐昌君发现了。

王杰纳闷,就向齐昌君取经。齐昌君说:“你这次埋的雷比前一次好多了,但还有缺点。你在埋雷时,踩倒了两棵小草忘了扶起来,这样,狡猾的敌人一看就能发现。”王杰受到很大启示,就更加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不久,他埋的雷别人就很难发现了。为了大量杀伤敌人,王杰改革了布雷方法。他还创制了七种教学工具,帮助战士更快地掌握手敌本领。

王杰关心世界大事,他认真地读着每天的报纸,注视着东南亚形势的每一发展。今年五月一日,营里作形势报告。当副政委谈到美帝国主义在越南北方狂轰滥炸,在越南南方大量增兵、残杀无辜人民的时候,王杰激愤万分,当场写下了十七个字:“坚决支援越南的斗争,我要当一名志愿军!”

报告结束,他又代表全班同志向营部写了一份决心书,表达了他们坚决支援兄弟的越南人民、打败美国侵略者的坚定意志。

王杰的战友告诉我们,他生前最爱唱的一首歌是《我们这一代》:“我们这一代,豪情满胸怀……脚下踩着山和水,怀里揣着全世界……”

这首气魄雄伟的歌,唱出了王杰同志高昂的斗志和开阔的胸怀,反映了在*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革命战士,具有多么崇高的国际主义情操。

“为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为革命胜利勇于牺牲。是共产党员哪能不视死如归,做革命军人岂能管个人安危。”

王杰同志在日记上的这一段豪言壮语,概括了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王杰以极大的热情,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件平凡的工作。还有艰险任务,他就挺身而出,奋勇当先。

施工中运石渣,要通过一条架在沟上的又窄又长的木板,既累又危险,王杰抢在头里干。爬高空,钻毛洞,在拱顶打炮眼的是他。发生哑炮,争先去排除的,也是他。

无论是施工还是防洪,是训练还是生产劳动,都象连里同志说的那样:“哪里有困难,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王杰。”

王杰深深懂得:“革命的道路是崎岖不平而又险阻的。革命前辈……已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们是革命的接班人,有什么理由畏惧困难,逃难艰险呢!我们青年人要象疾风中的劲草,岁寒时的松柏”,“能经受住各种各样的风浪的考验”。

一个冬天的夜晚,部队出发去架桥,河面浮着薄冰,寒风细雨一阵紧似一阵。连里要挑选六名身强力壮的战士下水作业,王杰争先报名。班长担心他体质较弱,没有答应。

他恳求说:“班长,你要想真正培养一个战士,就应该让我在艰苦条件下去锻炼。”说着,他就脱掉棉衣,第一个跳进了齐胸的水里,和同志们一起干起来。他完成任务,上到岸来,嘴唇早已冻得发紫。他把身上的水擦了擦,穿上棉衣,又跑去搬运桥板去了。

一九六三年八月,部队去抗洪。出发之前,王杰就表示了这样的决心:“当兵是为人民、为党、为祖国而来的,不管任何工作,党指到那里就冲向那里,就是需要献上青春也没怨言。”

在抗洪斗争中,运土时,他扛得多,跑得快。扛草包,别人扛一捆,他扛两捆。一天夜里,他们去运木料,夜色茫茫,洪水一片,连长喊道:“谁的水性好在头里探路!”话音刚落,王杰霍地站出来,爽朗地回答说:“我去!”他在水中一步一步探索前进,挺胸破浪,毫不畏惧,几次掉讲深坑,洪水没过头顶,可是他一探出头来,就招呼:“同志们注意,这儿是窄道!”“同志们注意,这几有深沟!”就这样,他为同志们探出了一条安全的通路。

王杰同志从不怕任何艰险困难。即使只有他一个人,也能奋不顾身,勇往直前。一九六四年七月底,部队在某山区施工。

一天夜里,突然下起了暴雨,战士刘承科和吴庆忠从睡梦中惊醒,出去一看,只见山洪卷着乱石,奔腾咆哮一泻而下,雷鸣电闪,犹如山崩地塌。他们忽然发现在暴风雨中有一个黑影在跳动,仔细一看,原来是王杰,正在不顾一切地抢救施工物资

。他们就奔向山沟,和王杰同志一起抢救,一直搏斗了四十多分钟,终于把施工物资抢救了回来。

王杰在他短短的生活道路上,已经历了多少次严峻的考验。他在日记中曾写道:“通过毛主席著作学习,我懂得了革命就是我的理想,斗争才是真正的幸福。”

“……为了党,我不怕进刀山入火海,为了党,那怕粉身碎骨,我也心甘情愿。”

这金石般的语言,表达了王杰同志对党对革命的耿耿忠心,也是他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王杰同志以自己年轻的生命谱成了一首雄伟壮丽的革命青春的赞歌。

从部队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从工厂到学校……人们到处传颂着王杰同志的英雄事迹。一个向王杰同志学习的群众性运动,正在全国、全军轰轰烈烈地展开。

王杰同志英勇牺牲了。千千万万个王杰正在迅速成长。他们将高举*思想伟大红旗,肩负起革命的重担,朝着党和毛主席指引的方向,更大踏步地向前迈进!

让帝国主义者、各国反动派和现代修正主义者在我们面前发抖吧!

这就是王杰的故事,也是他一生的写照。可能这个故事会有点长,可是他真实的反映了一个解放军,一个共产党员,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他用那顽强的精神创造了奇迹,创造了这个新的中国。

故事很长,可这对于他的一生来说还是很短,很短。

顽强的精神,是我们共同的信念。

残忍的命运挡住了入口,我会不甘愿地质问命运为何作这样专横的宣判,因为我的心尚未驯服,仍是狂热的;但刻薄无情的话到口里,我的舌头却没有说出来,像还未落下的泪,又流回我的心中。

顽强,我想你。